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提要
前言
模块一 网络路由的配置
项目1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1.1 用户需求
1.2 知识梳理
1.2.1 认识路由器
1.2.2 CLI的操作模式
1.2.3 路由器的登录方式
1.2.4 路由器的配置文件
1.2.5 配置命令
1.2.6 热键和快捷方式
1.3 方案设计
1.4 项目实施
1.4.1 Console口登录路由器
1.4.2 路由器的加密配置
1.4.3 路由器以太口和计算机IP地址的配置
1.4.4 路由器串口的配置
1.4.5 路由器telnet的配置
1.5 项目小结
1.6 拓展训练
项目2 静态路由的配置
2.1 用户需求
2.2 知识梳理
2.2.1 直连路由
2.2.2 静态路由
2.2.3 默认路由
2.2.4 汇总静态路由
2.2.5 管理距离
2.2.6 浮动静态路由
2.3 方案设计
2.4 项目实施
2.4.1 直连静态路由的配置
2.4.2 下一跳静态路由的配置
2.4.3 完全指定静态路由的配置
2.4.4 默认路由的配置
2.4.5 汇总静态路由的配置
2.4.6 浮动静态路由的配置
2.5 项目小结
2.6 拓展训练
项目3 RIP的配置
3.1 用户需求
3.2 知识梳理
3.2.1 动态路由协议
3.2.2 RIP的特点
3.2.3 被动接口
3.2.4 RIP的配置
3.2.5 路由环路的避免
3.2.6 路由表
3.3 方案设计
3.4 项目实施
3.4.1 RIPv1的配置
3.4.2 RIPv1不连续网络的配置
3.4.3 RIPv2的配置
3.4.4 被动接口的配置
3.5 项目小结
3.6 拓展训练
项目4 EIGRP的配置
4.1 用户需求
4.2 知识梳理
4.2.1 EIGRP的特点
4.2.2 术语
4.2.3 EIGRP的数据包类型
4.2.4 EIGRP的度量值
4.2.5 配置命令
4.3 方案设计
4.4 项目实施
4.4.1 EIGRP的配置
4.4.2 禁用自动汇总时EIGRP的配置
4.5 项目小结
4.6 拓展训练
项目5 OSPF的配置
5.1 用户需求
5.2 知识梳理
5.2.1 OSPF的特点
5.2.2 OSPF数据包类型
5.2.3 OSPF Router ID
5.2.4 OSPF的网络类型
5.2.5 DR和BDR
5.2.6 虚链路
5.2.7 度量
5.2.8 配置命令
5.3 方案设计
5.4 项目实施
5.4.1 单区域OSPF的配置
5.4.2 多区域OSPF的配置
5.4.3 OSPF虚链路的配置
5.4.4 不同进程OSPF的配置
5.5 项目小结
5.6 拓展训练
项目6 路由重分布
6.1 用户需求
6.2 知识梳理
6.2.1 路由重分布
6.2.2 路由重分布的种类
6.2.3 种子度量值
6.2.4 路由重分布的配置
6.3 方案设计
6.4 项目实施
6.4.1 将静态路由重分布到RIP
6.4.2 将静态路由重分布到OSPF
6.4.3 RIP和OSPF间路由重分布的配置
6.4.4 不同OSPF进程间路由重分布的配置
6.5 项目小结
6.6 拓展训练
模块二 网络交换的配置
项目7 VLAN的配置
7.1 用户需求
7.2 知识梳理
7.2.1 VLAN的基本概念
7.2.2 VLAN的优点
7.2.3 VLAN的分类
7.2.4 交换机的端口模式
7.2.5 配置命令
7.3 方案设计
7.4 项目实施
7.4.1 交换机VLAN的查看
7.4.2 交换机VLAN的配置
7.5 项目小结
7.6 拓展训练
项目8 VLAN中继的配置
8.1 用户需求
8.2 知识梳理
8.2.1 VLAN中继
8.2.2 帧在中继链路的转发
8.2.3 VLAN中继模式
8.2.4 VLAN中继的配置
8.3 方案设计
8.4 项目实施
8.5 项目小结
8.6 拓展训练
项目9 VLAN间路由的配置
9.1 用户需求
9.2 知识梳理
9.2.1 VLAN间路由
9.2.2 传统方式的VLAN间路由
9.2.3 单臂路由
9.2.4 配置命令
9.3 方案设计
9.4 项目实施
9.4.1 传统方式VLAN间路由的配置
9.4.2 单臂路由的配置
9.5 项目小结
9.6 拓展训练
项目10 三层交换机VLAN间路由的配置
10.1 用户需求
10.2 知识梳理
10.2.1 三层交换机
10.2.2 二层口与三层口
10.2.3 三层交换机的VLAN间路由
10.2.4 配置命令
10.3 方案设计
10.4 项目实施
10.5 项目小结
10.6 拓展训练
模块三 网络访问控制的配置
项目11 部署ACL限制网络访问范围
11.1 用户需求
11.2 知识梳理
11.2.1 ACL的概念
11.2.2 ACL的用途
11.2.3 ACL的工作原理
11.2.4 ACL的类型
11.2.5 通配符掩码
11.2.6 通配符掩码关键字
11.2.7 ACL创建原则
11.2.8 标准ACL的放置位置
11.2.9 配置命令
11.2.10 ACL的编辑
11.3 方案设计
11.4 项目实施
11.4.1 标准编号ACL的配置
11.4.2 标准命名ACL的配置
11.5 项目小结
11.6 拓展训练
项目12 部署ACL限制网络流量
12.1 用户需求
12.2 知识梳理
12.2.1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12.2.2 端口号
12.2.3 扩展ACL的放置位置
12.2.4 基于时间的ACL
12.2.5 配置命令
12.3 方案设计
12.4 项目实施
12.4.1 扩展编号ACL的配置
12.4.2 扩展命名ACL的配置
12.4.3 基于时间ACL的配置
12.5 项目小结
12.6 拓展训练
模块四 网络地址转换的配置
项目13 静态NAT的配置
13.1 用户需求
13.2 知识梳理
13.2.1 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13.2.2 网络地址转换
13.2.3 静态NAT
13.2.4 NAT的术语
13.2.5 端口转发
13.2.6 配置命令
13.3 方案设计
13.4 项目实施
13.4.1 静态NAT的配置
13.4.2 端口转发的配置
13.5 项目小结
13.6 拓展训练
项目14 动态NAT的配置
14.1 用户需求
14.2 知识梳理
14.2.1 动态NAT
14.2.2 配置命令
14.3 方案设计
14.4 项目实施
14.5 项目小结
14.6 拓展训练
项目15 基于端口NAT的配置
15.1 用户需求
15.2 知识梳理
15.2.1 基于端口NAT
15.2.2 配置命令
15.3 方案设计
15.4 项目实施
15.4.1 出口路由器只有一个内部接口情况下基于端口NAT的配置
15.4.2 出口路由器有多个内部接口情况下基于端口NAT的配置
15.5 项目小结
15.6 拓展训练
模块五 网络优化与安全配置
项目16 生成树的配置
16.1 用户需求
16.2 知识梳理
16.2.1 网络冗余
16.2.2 网络中二层环路
16.2.3 生成树协议
16.2.4 生成树协议的类型
16.2.5 STP的算法
16.2.6 端口角色
16.2.7 网桥ID
16.2.8 STP的收敛
16.2.9 路径成本
16.2.10 端口状态
16.2.11 RSTP
16.2.12 边缘端口
16.2.13 BPDU防护
16.2.14 配置命令
16.3 方案设计
16.4 项目实施
16.4.1 根桥和端口角色的查看
16.4.2 STP的配置
16.4.3 边缘端口和BPDU防护的配置
16.5 项目小结
16.6 拓展训练
项目17 链路聚合的配置
17.1 用户需求
17.2 知识梳理
17.2.1 链路聚合
17.2.2 EtherChannel技术
17.2.3 创建EtherChannel的两种协议
17.2.4 配置原则
17.2.5 配置命令
17.3 方案设计
17.4 项目实施
17.5 项目小结
17.6 拓展训练
项目18 交换机端口安全的配置
18.1 用户需求
18.2 知识梳理
18.2.1 端口安全
18.2.2 安全MAC地址类型
18.2.3 安全违规模式
18.2.4 发生安全违规的条件
18.2.5 配置命令
18.3 方案设计
18.4 项目实施
18.4.1 静态端口安全的配置
18.4.2 动态端口安全的配置
18.4.3 粘滞端口安全的配置
18.5 项目小结
18.6 拓展训练
模块六 网络设备的管理
项目19 路由器的密码恢复
19.1 用户需求
19.2 知识梳理
19.2.1 配置寄存器
19.2.2 路由器密码的恢复
19.3 方案设计
19.4 项目实施
19.5 项目小结
19.6 拓展训练
项目20 路由器IOS的备份与恢复
20.1 用户需求
20.2 知识梳理
20.2.1 思科IOS
20.2.2 IOS的存放位置
20.2.3 TFTP
20.2.4 Xmodem协议
20.2.5 配置命令
20.3 方案设计
20.4 项目实施
20.4.1 备份IOS到TFTP服务器
20.4.2 用TFTP服务器恢复路由器的IOS文件
20.4.3 使用rommon模式恢复
20.5 项目小结
20.6 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5-04-02 16: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