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在线阅读
会员

话本小说

金开诚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3.3万字

更新时间:2015-05-07 17:50:04 最新章节:第9章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话本小说》主要内容分为话本小说概述、宋代话本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章节。“话”在古代有一层含义是“故事”,这种释意在隋代就已经通行了,唐、宋、元、明都沿用这一意义。
上架时间:2011-05-01 00:00:00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金开诚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作者通过细读沃克、盖恩斯、米尔豪泽、多克托罗、萨尔兹曼、鲁宾逊、厄普代克、戈德斯坦等当代美国优秀作家的有关作品,试图描述后世俗美国小说在堕落的现实中重构心灵的艺术探索,重新思考何为后世俗等后世俗小说研究这一新兴领域里的基本问题。
    刘建华文学29.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颓废主义的诸多关键问题为依托,在话语建构、范式方法、理论视域等层面展开系统研究,指出其作为在工业革命后遽然加速的西方社会现代性历史进程的产物,既是对这一社会历史进程的反映,更是对社会巨变的反应;既是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艺术表现,更是对社会巨变的精神-心理补偿。
    蒋承勇 杨希文学28.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梅尔维尔和康拉德,到德里罗和厄普代克,再到麦凯恩和瓦尔德曼,作者分析了不同时代与文化语境中文学再现、审美与恐怖的微妙关系。
    但汉松文学25.7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四卷本“科学院版”《俄国文学史》的翻译工程如何全面呈现苏联时期一流学者所描述的从10世纪至十月革命前俄国文学的发展进程,梳理展示了这一千年间俄国文学的历史演变、艺术成就、思想价值、文化蕴涵和美学特色;在和国内外同类著作的比照中,揭示这套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作所体现的文学史观念、主导思想和编撰原则,发现其结构方式、方法论特点和话语特征,探明文学史研究、文学理论建构和文学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为
    汪介之文学31.3万字
  • 会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具有世界革命意识的德语左翼作家将书写视域延展至正在经历无产阶级革命与反法西斯斗争的中国,并以中国革命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本书将注意力集中于安娜·西格斯、弗里德里希·沃尔夫和埃贡·基希等德语左翼作家创作的典型的中国叙事作品,以情节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切入文本,剖析、审视和挖掘文本叙事生成的过程和策略。本书选取英雄叙事、女性形象、空间叙事三个维度,分析作为叙事基点与旨归的中国叙事在
    陈丽竹文学14万字
  • 会员
    文艺复兴,顾名思义,是文学与艺术的复兴,也是古希腊文明的复兴。文明的所有主要领域,即文学、艺术、科学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诞生了众多巨人与巨作。这些巨人与巨作,如永恒星辰,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自文艺复兴之后,世界文化的发展可谓如江河湖海,汹涌澎湃,滔滔不绝,直至今天。
    文聘元文学14.1万字
  • 会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文明危机与大众旅游的兴起造就了战后德国的中国旅行热,彼时的中国以其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吸引着诸多魏玛德国旅行者,并成为其游记书写的重要对象。本书以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书写为研究对象,探究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如何成为德国旅行者想象现代中国的媒介,并剖析其现代中国想象背后的德意志现代性想象。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书写一方面通过对中国现代性的正面想象与建构寻求有别
    陈雨田文学12.5万字
  • 会员
    本书钩稽鲁迅杂文内在的修辞逻辑、文章形式、生成语境及作家的主体位置,以鲁迅杂文中固有的“生产者”“消费者”等概念为核心,开拓研究的新视点,追求构建对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的认知”,再一次在不断试错的意义上接近甚或进入鲁迅杂文,创新我们走进鲁迅及20世纪中国的理论资源和话语资源。
    李国华文学29.7万字
  • 会员
    古人所谓“七古”,除了真正的七古诗外,还笼统地包含了七言转韵律体、七言一韵新体、七言拗体三大类。有鉴于此,本书特将以上四类研究对象合称为“传统七古”,而有别于“真正的七古”。本书大量运用统计分析和罗列举证两种方法,对传统七古的体制及其演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观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考察每一种体制要素的分类、发展和特点。二是厘清七古体制若干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纠正一些与传统七古体制有关
    张培阳文学24.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从译介、语言、诗体、观念等层面,深入论析了现代抒情诗中“叙事性”的发生机制,具体呈现了现代抒情诗人在叙事性诗学实践中的多元繁杂面目。在此基础上,从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情事互动等层面,对叙事性的诗学形态——情境美学展开了理论上的探析。通过追溯“叙事性”的历史演变,重绘了现代抒情诗表意版图的变化,彰显了“叙事性”在现代抒情诗中的诗学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叙事性”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 会员
    本书重在阐述文学理论的实践特质问题,并进一步从实践角度探讨文学理论的功能、价值以及理论机制问题,在实践走向、范畴开掘、原理反思、理论演进等方面对文学理论实践视域的展开提出重要设想,并立足学科体系、教学状态、文学现实和地方本土文学文化资源,对文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具体分析,探讨打开封闭的文学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推进文学理论建设的可能性。
  • 会员
    本书是第一部关于贵州生态文学研究的专著。本书分析和评价了贵州生态文学的发展渊源及其主要成就,对生态文学的特征进行了深入论述,对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书中通过对贵州民间文学生态意识的解读,探讨了贵州民间文学中深厚的生态思想资源对贵州生态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通过对贵州作家的生态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揭示了贵州生态文学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探讨了贵州生态文学创作对现实的关注
  • 会员
    新世纪以来文学实践巨大的展开活力及令人震惊的展开规模,对当下国内尚居于主导地位的观念认识论文学理论形成无可规避的促迫。文学并不仅是文本,也不仅是认识对象,它更是实践对象,并且就是实践过程本身。本书研究要点在于揭示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对象的实践性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研究文学理论的实践属性、文学理论的实践逻辑、文学实践的鉴赏与批评活动、文学理论的实践文本学,以及文学理论的实践论研究方法等。
  • 会员
    这是一本精彩的世界童书创作者访谈录。本书通过采访11位入选“爱阅童书100”书目的童书创作者,揭秘优秀童书背后的故事,剖析创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儿童文学观。视角新颖、挖掘深入的提问与蕴藏智慧和独特思考的回答,带领读者亲近作者、理解作品。本书也为读者全面了解当下的童书创作和出版生态,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人文视角。
    王欣婷文学理论10.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比较文学跨界研究角度对文学与生态学、文学与影视艺术、文学与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的跨文化影响、比较与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与跨文化交流异常活跃的背景下,许多学科之间的界限变得不那么清晰了,特别是人文学科,彼此的交融愈加深入而广泛,其中文学起到了承载文化传播与促进学科交融的重要媒介作用。因此对文学进行跨学科与跨文化的研究、探讨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