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应用法学研究
更新时间:2019-01-04 01:33:29 最新章节:检察机关服务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索
书籍简介
用法为中心的实证研究对于解决中国法律理论发展的困境有重要意义。法实证研究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中国法律实践的研究有必要坚持这一进路。本书稿为应用法学研究会的会刊,基本每年出版一本,刊载应用法学领域的前沿课题。
品牌:知识产权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06-01 00:00:0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肖强主编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遵循“问题-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加入WTO以来的法律法规的翻译状况从术语、语词、语篇、话语等多维度进行了讨论,通过我国法律法规翻译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及翻译规律和方法的总结,整体性研究了我国法律法规翻译状况及规范化问题,并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的角度,认为我国法律法规对外翻译的统一与规范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法律法规的对外公开透明,是建设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是打法律25.9万字
- 会员本书主题是“正当防卫”,设有“主题探讨”“刑罚理论”“实证研究”“理论前沿”“信息数据犯罪”“实务热点”“刑事程序”七个栏目。涵盖内容既有正当防卫等刑法总论的重点内容,也包括信息数据犯罪等刑法分论的热点问题,还涉及刑罚理论、罪刑法定、犯罪化、犯罪论体系与共同犯罪等刑法问题。法律59万字
- 会员本书认为:为应对新时代人权司法保障的现实需要,我国司法制度应当全面升级。如行政诉讼制度应通过诉讼类型化技术进一步拓展受案范围,并通过价值判断方法和审查基准的体系化强化审查力度,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人权保障的宪法功能。针对诸如发展权等未明确进入法定权利范围的权利保障问题,我国则应建立一体化救济路径,通过现有权利实施机制对发展权利进行整合性法律救济,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构实体性和程序性制度。法律19.8万字
- 会员本书以损害赔偿重大疑难问题为线索,研究内容从损害概念、赔偿方法的理解等基本原理问题,到违反强制性规定之侵权责任构成、买卖合同标的瑕疵致扩大损害之赔偿等责任法中横跨公法与私法、合同与侵权的体系问题,再到纯粹经济损失、惩罚性赔偿等损害赔偿领域的“边界地带”。法律28.4万字
- 会员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相关问题为出发点,以专题的形式,对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权利客体、民事责任与时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问题下还以案例形式加以说明,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法律20.7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患者权利法律保障研究,从权利概念的产生、个人主义的兴起以及现代临床医学诞生之后患者传统话语权的变迁角度探讨了患者权利产生的历史背景,呈现近代患者权利发展错综复杂的历史情境,并结合我国权利本位制度的演进剖析我国患者权利保障的制度路径及存在问题。法律18.3万字
- 会员本书以欧洲大陆核心的法律体系为研究重点,包括奥地利、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同时探讨比利时、荷兰、葡萄牙以及北欧诸国具有开创性的制度贡献。内容上,涵盖资本制度、公司组织机构、少数股东利益保护、公司的外部控制等核心制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司法的未来。法律20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技术与法律的关系,是这个时代长盛不衰的主题。当人类进化到信息化时代后,传统社会规范的迭代速率已很难跟上技术的升级频次。编码化的数据、数据化的知识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并且正在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编组,其信息密度已经超出了传统法律的负载能力,迫使传统社会规则频繁重启,更迫使传统刑法理论和规则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传统刑法究竟该何去何从。本书从技术变迁引发的安全主题的变化入手,沿着理论法学22.9万字
- 会员2021年12月18日,由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主办,天津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天大·中国司法论坛”在天津大学举行。该书则是此次论坛的精选论文集。本书围绕“智慧司法”背景下民事司法的“效率化”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涉及互联网司法建设的重点问题、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等一系列关联议题。该书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多元化纠纷解决、诉讼程序效率化改革、小额诉讼与审判辅助效率化改革、电子诉讼。该理论法学17万字
- 会员刑法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刑法的运作、发展与社会演进密切相连。本书创新性地引入系统理论,考察刑法与现代社会之间的互动,以刑法与社会关系的性质、呈现方式与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理论为研究工具,具有交叉学科的研究特点,深刻阐明了政治系统、经济系统、个体意识对刑法学的影响。理论法学45.9万字
- 会员法律与习惯之间的关系,是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法哲学、法社会学、法人类学、法文化论等方面考察了习惯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指出习惯是国家形成期的一大统制力。在习惯享有法性的过程中,经历了法律潜在期、法律与习惯并存期、法律分化期三个时期,习惯最终分化为拥有法律效力的习惯与仅拥有社会效力的习惯。在习惯如何享有法性的论说里,本书整理出六大学说,并进行了全面的法律进化的调查研理论法学1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