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大朝盛衰:图说元代
更新时间:2019-03-22 20:14:12 最新章节:结语
书籍简介
本书讲述了元朝的发展和衰亡,成吉思汗统一了草原部落,并转化为游牧背景下的国家,然后向文明社会发起了挑战。作者讲述了军事力量强劲的蒙古人由于文化的差异和治理模式的缺陷导致这个王朝仅维持了九十八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西藏和云南被添加到中国版图里,奠定了中国领土的基本格局。统治者们也希望建立自己的文化模式,然而对于从落后的草原直接闯入文明世界的他们来说,所能认识和了解的文化形式几乎只有宗教,这使他们将各种宗教抬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元朝的宗教政策十分宽松,一些在以往被视为异端的教派也能够很好的发展,这直接导致了这个强大帝国的灭亡。
上架时间:2016-12-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陈煜
最新上架
- 会员朱元璋率领群雄平定江南,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一方面,他勤政爱民、修养生息、编户齐民、推行科举、治贪打黑,使明朝渐渐步入正轨,焕发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他晚年丧子,为了子孙后代能够稳坐大明江山,故意制造胡蓝之狱,残暴屠戮功臣。本书以史料为基础,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向读者讲述朱元璋治理下的洪武时代。朱元璋到底有没有“火烧庆功楼”,诛杀开国功臣?常遇春为何会暴死军中?徐达和刘伯温是不是被朱元璋毒杀?本历史21.5万字
- 会员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中国近四百年的分裂,但实现文化、心理认同上的真正统合,是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本书的研究取径跨越文、史,提出“中州士大夫”概念,揭示了北方在唐以后中国文化发展脉络中曾经存在的主动性,基本厘清了从金朝中期到元朝中期,汉地北方、南方文化统绪流变的基本线索,分析了南北士人精英围绕“文”与“道”的思考、论辩、交流和融通,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元朝在完成政治统一之后,如何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实现历史24.8万字
- 会员以文书御天下是中国古代国家官僚制度中的显著特征,而不同时期信息沟通与处理机制的差异,也彰显出各自不同的时代性格和权力运作方式。宋代的文书行政以多元的信息沟通和发达的文书制度为依托,其所能达到的深度也是远迈前代。本书梳理了宋代多渠道并存且相互竞争的信息沟通机制,并从御批、省札、批状等君相日常行政文书和针对决策行为的封驳制度入手,分析了宋代士大夫政治架构下的权力运作机制。历史29.3万字
- 会员19世纪末的最后十年,晚清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内部变革、外部战争、思想碰撞、外交压力……一部全球视角的晚清史。19世纪末的清帝国尝试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应对危机,却连续失败,并在世纪末导致一场国家参与动员的义和团运动。与此同时,东亚格局彻底转换,中国遭遇日、俄直接压迫,西方各国在清廷的不断失败和排外浪潮下重新审视对华关系。改革派或流亡海外,或图谋下一场新政,革命者则彻底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李礼以全球历史24.7万字
- 会员盛宣怀一生创办了众多实业,其中经历时间最长、在中国近代产业发展中影响最深远的,要数轮船招商局与中国电报总局。轮、电二局创办与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对我国当时的军事、经济、民生的发展与改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书按历史阶段梳理了轮、电二局创办与发展的过程,并着重探讨了盛宣怀与轮、电二局的密切关系,及其在这一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历史14.7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部以世界为背景的、中外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明史论著,集中体现了刘家和先生的基本治学理念,破除西方中心论,把中国史放到世界史中,并给中国史以应有地位。本书选文九篇,共分三辑:第一辑是以探讨古代中国文明特点为主要任务的中外古史比较研究的成果;第二辑是从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的意义上对世界历史所做的比较研究;第三辑则是从方法论上对于古代中国文明与世界历史研究所做的理论反思。本书收录了刘家和先生在古代历史14.8万字
- 会员本书以1927~1937年上海与北京的知识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报刊、档案、日记、文集、年谱、回忆录等为资料基础,勾勒出现代中国城市知识群体的日常生活图景。考察了知识群体所处的阶层位置,及其在饮食、交往、休闲、服饰等日常生活的不同维度中发展出的旨在建构身份认同感与合法性的话语资源。对这些资源竞争的过程既促成了知识群体内部的分化,又催生了知识群体作为一个整体的阶层意识与集体行动。历史31.6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