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1902—1932)在线阅读
会员

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1902—1932)

董丽敏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化文化研究32万字

更新时间:2020-08-19 10:30:28 最新章节:后 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在晚清以来由帝国主义殖民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文化危机背景下来研究商务印书馆这一近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出版巨擘的崛起过程,在“媒介变革”“知识生产”与“文化转型”三者错综复杂的关系格局中,讨论商务1902年至1932年间在西学译介、古籍整理、文学期刊运作、国文教科书编制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多种面向,分析其在深度参与中国文化/社会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境、所汲取的资源以及所探寻到的富有创造性的实践途径,从一个侧面来把握作为后发现代性国家的中国“现代”转型的独特性,为重建中华文化自信提供历史依据。
上架时间:2017-09-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董丽敏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老舍的跨文化视野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老舍早年的欧游经历和社会活动,形成了其看待东西方文化的基本视点:既不因热爱本国传统文化而护短,也不因盲目崇拜他国文化而自卑。作为一位具有传统人格和现代思想的知识分子,老舍对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文化进行了独具慧眼的理性审视,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对比、互鉴,显示出宏大的思想视野。
    李东芳等文化19万字
  • 会员
    书中义湘研究诸篇论文的主题涉及义湘的无我报心思想与戒律观,义湘及其后学的一乘思想,华严宗僧人对义湘《华严一乘法界图》题名的解释,以及东亚佛教史上义湘叙事的演变及意义;华严学研究主要探讨了7至10世纪东亚华严学中十佛说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东亚佛教视域中华严宗思想发展的地域特征;澄观研究涉及澄观的人性观及其对普贤菩萨的看法;《大乘起信论》研究则利用华严宗祖师的相关注疏,重点考察了该论的关键概念“体相用”
    刘成有主编文化10.8万字
  • 会员
    在俄罗斯,俄罗斯文学扮演着俄罗斯文化代言者的角色。文学不但深刻地表达了俄罗斯思想的诉求,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俄罗斯精神和俄罗斯民族心智,树立了俄罗斯文化形象,输出了俄罗斯民族的价值观。俄罗斯文学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俄罗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分几个方面系统探讨了当代俄罗斯文学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深入分析了当代俄罗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变化和文学在其中起的作用。对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郑永旺 孙影 宋羽竹 石馥毓文化24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对王蒙文学创作、文艺思想、文化心理等进行多视角系统性研究,拓展了王蒙研究的学术视域和思维空间。主要创新价值在于:突破了以往王蒙研究方法单一化、视野零散化的局限,注重精神史视野与具体个案相结合,理论阐释与文本细读相结合,文学外部研究与文学内部研究相融通,揭示一个全面立体的王蒙。本书首次对王蒙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并从语言、文体、主题等层面,对王蒙经典小说进行重
    温奉桥文化16万字
  • 会员
    贾平凹与张艺谋是我国当代文学界和影视艺术界两面标新立异的旗帜,更成为文艺陕军的标志性符号。陕西地域文化塑形了二人的文化性格,并深刻影响其艺术创作。贾张及其作品承续、丰富和发展了陕西地域文化。
    韩蕊文化16.8万字
  • 会员
    本书包含对于丝绸之路及其交通路线的研究,丝路沿线古代城址、关隘的调查考证,丝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敦煌文化研究几部分。书中对于丝绸之路研究中若干学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通过多年来持续地在丝路沿线的实地考察,对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丝绸路上遗存的一批古代城址、关隘驿站的位置及其历史变迁等做了必要的探讨,摸清了其历史面貌;同时对于丝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作用和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
    李并成文化27.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民族文献遗产中的隐性信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隐性信息的表现特征,在对其保存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制约其保存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从隐性信息提取方式、语言文字传承人的培养、内容存储再现形式、活态原生性传承保护的社会环境保障、显性化传播途径的创新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全面的综合探索。本书可供政府部门、文化遗产机构、民族古籍文献保护机构从事文化遗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文献遗产保护机构从事遗产保护、
    仝艳锋文化18.2万字
  • 会员
    本成果结合文化史、园林史、环境史等领域的研究方法,从区域文化的整体视角出发,全面梳理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区”的形成、发展脉络、政治文化内涵以及它对北京空间区域的影响。三山五园是清代重要的政治文化副中心,它伴随着清王朝的兴盛而兴盛,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而衰落,三山五园的兴衰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清朝国家兴衰史。三山五园不仅直接促成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区”的形成,而且直接影响和塑造了海淀京西文化的发展,见证了
    刘仲华主编文化22.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牧野文化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主要介绍牧野地区的地理概况。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牧野的地理区位与历史沿革,主要介绍了牧野所处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地理位置和所辖政区的历史演变;第二部分为牧野自然地理,生动地描述了牧野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自然环境与自然条件;第三部分为牧野经济地理,系统阐述了牧野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历史、发展、结构与地域
    赫兴无文化22.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