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当代艺术理论:分析美学导引
更新时间:2019-09-06 18:09:27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在纵向地梳理分析美学史的基础上,本课题试图从共时性的角度来做出分析美学的导论,聚焦于分析美学的最核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试图“以点带面”地将整个分析美学的基本样貌呈现出来。我们认为,分析美学与艺术哲学研究的“最核心”问题应该由如下的几对问题构成的:⑴“艺术本体”——“艺术本质”;⑵“艺术再现”——“艺术表现”;⑶“审美经验”——“审美属性”;⑷“艺术评价”——“艺术价值”;⑸“艺术起源”——“艺术终结”。前三对问题相对而言是更加重要的,而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也是分析美学贡献最突出的地方。其中,有两对问题形成了“相反”的并置关联,比如,再现与表现分别涉及到艺术与外在世界、内在世界的不同关联,再如,起源与终结分别言说的是艺术的历史开端与结束的问题;其余的三对问题则构成了“相联”的并列关系,比如对艺术的本质的追问与对艺术本体的追问是可以相互深化的,再如审美经验与审美属性问题更是内在相关的,而且艺术评价问题最终也会导向艺术的价值论。在本课题当中,我们选取了“本体——本质”、“再现——表现”、“经验——属性”、“评价——价值”及“终结”问题进行梳理,因为艺术起源问题更多与考古学和人类学相关,而评价与价值问题也暂时不被列入其中,试图给出一整套分析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导论。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立足于我国当代各艺术门类领域中的作品、现象,通过研究中华美学精神的含义、现代性转化、与西方诸美学思想的比较等方面获得理论依据,聚焦当代具体艺术案例、热点现象进行分析论证,突出中华美学精神对当代文艺事业的针对性与现实性,同时兼顾理论性与传播性。哲学23.5万字
- 会员本卷收入作者关于审美文化、文艺美学、传媒艺术等领域的研究论文50余篇,从中可以见出作者对当代的审美文化的建构性理念,对于传媒艺术的功能解析,对于视觉文化的批判性反思,对于艺术媒介、艺术语言作为艺术学理论的基本范畴,都有颇具深度的认识和理解,且有独树一帜的理论建树。作者还将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作为文艺美学的重要资源,使古代文艺理论的当代价值得以彰显。哲学49.5万字
- 会员本书以焦虑体验为研究对象,在现代文化转型的框架中集中探讨焦虑体验带给现代人审美现念的变化,挖掘焦虑体验作为一个现代美学问题的理论谱系和文化成因。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国现代文学表意实践文本和后现代媒介消费语境中,索解中西方焦虑体验的不同审美表征和文化意蕴,同时将焦虑放在不同审美范畴中考察,探寻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焦虑与传统审美范畴的关联性及其自身的独立性。本书从审美话语与审美表意实践的层面上,系统深哲学25.9万字
- 会员本书围绕文化想象的主线重启对战时美学的研究,力图突破新启蒙主义的思想框架,正视战争状态下中国现代美学的新发展及其经由美学再造传统之努力。通过对朱光潜、宗白华、李长之三个代表性个案的分析,不仅旨在勾勒战时美学的文化想象在三人论著中的具体开展,更力图呈现其中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所遭遇的难度与困境。哲学2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