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研究
更新时间:2019-07-05 15:19:56 最新章节:附录 调查数据部分变量频数
书籍简介
目前,我们国家对经济形势的现状监测和未来预测已经有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每月都发布我国的经济运行状况景气指数。与之相比,对社会发展状况的监测还没有专门机构进行系统的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对社会发展状况的监测难度大、涉及面广、主客观数据资料收集较难;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的观念有关。我们在十多年前曾提出要对“社会景气”进行研究的设想,后由于各种原因被搁置。最近,我们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欧盟许多成员国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问卷与题器,其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了研究者与政策分析与制定者的重要“社会事实”基础。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经过多年的理论与方法准备,从今年开始,我们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开展“中国社会景气指数”和“社会信心指数”研究。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研究,不仅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目前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形势,而且可以与经济景气指数“相得益彰”,更为全面的把握我国经济社会的运行状况,使我们的政策制定有一个全面、可靠的数据基础。本书就是这一研究和调查的成果。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3-04-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汉林 魏钦恭
- 会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中国经济转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组织变迁过程中经济社会关系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将处于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核心位置。本书以政府及其主导目标为中心阐述政企关系的演变,强调作为主体的政府与企业嵌入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试图分析,在不同结构环境中,政府的制度安排如何规范不同类型企业的行为,以及这些制度安排以何种逻辑机制改变与形塑中国经济21.5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收录了《“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我们的全球文明》《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一个多元与多重文明的世界》《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等文章,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进行跨学科融合,探讨了文明的对话、变化的世界、共同的挑战、大学的责任四大主题,并形成三张学术名片,即北京大学引领全球大学交流合作网络构建的“国际学术名片”、北京市引领国际化都市建设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名片”,以及中国引领全球文明倡社科12.6万字
- 会员本书讲述了多位北大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思、所为、所悟。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北大选调生的文章,涵盖了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如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公共服务、基层经济发展等。社科11.1万字
- 会员本书探讨了儒学与社会主义思潮的亲和性,聚焦晚清的思想转向中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勃兴,以居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两位思想大师康有为和刘师培的广义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社会主义思想的内生起源,把康有为、刘师培的社会主义放在整个中国思想史的演变脉络中考察,考察他们和清代及更早的儒学思想之间的源流关系。本书具有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共通性质的理论价值。社科15.2万字
- 会员《医疗社会史研究》第九辑的主题为“丝路医药交流与中国社会”,收录专题论文9篇、文献考证4篇、学术述评1篇和学术书评2篇。专题论文以时间为轴,以空间为面,讨论了古代丝绸之路在东西方医药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文献考证论文则立足多语种、新材料,表明了丝绸之路上东西医药的交融。本辑所收论文的作者在丝路医药的研究方面皆有造诣,既有资深专家,也有年轻学者,所著文章皆为首次发表,展示了目前国社科16.5万字
- 会员作为国内首部系统探讨高温热浪人文因素的学术专著,本书主要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出发,通过跟踪国际上高温热浪研究中显著的人文“转向”,围绕“感知—影响—适应”的研究脉络,重点探讨高温热浪的人文因素问题,丰富与拓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与领域,促进了地理学与生态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将为公众尤其是脆弱群体身心健康的保护、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社科15.8万字
- 会员福利院常被视为国家、社会和保育人员施予孤残儿童无私关爱的场所。基于对东南某省永江福利院长期的田野调查,本书意在倡导用一种辩证的视角看待中国儿童福利机构的运作机制。主书名为《爱的悖论》,即希望这样的视角能够提醒读者注意围绕机构运作所呈现的“爱”的复杂性,它兼有光明与晦暗:“国家关爱”兼有救济与治理的两面,“社会关爱”兼有扶弱与排斥的两面,“保育员妈妈的爱”亦兼有付出与自利的两面。在福利院这一由“爱”社科23.7万字
- 会员本书以经典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以新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理论为依据的评论视角,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了社会主义思潮对英国、美国、加拿大三个主要英语国家文学的深刻影响,回溯了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历程中的多种社会主义理论及其文学表征,探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逾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与这三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学评论之间复杂而多维的关系。本书力图为学术界提供一本资料较为全面翔实、客观科学的具有学科前沿性的学术论著,提供一社科3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