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Web 2.0环境中参与式的信息档案化管理:走向全景档案世界
更新时间:2020-08-14 11:26:39 最新章节:索引
书籍简介
本书立足Web2.0环境面向未来探讨参与式的信息档案化管理的对象与方式问题,依此预测档案理论与方法的数字变革与转型。在概念层面,以档案化应对信息与档案边界问题,对档案管理的探讨延伸至前端,将档案化管理应用于更广阔的环境,避免刻板界定信息和档案的边界,更注重探索档案职业在当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做些什么。在管理层面,参考海伦文献战略的分层思想和系统论的基本方法建立参与式的信息档案化管理的理论框架,设定其构成层级与要素。随后,依托互联网案例,从模式、原则、理念等方面讨论归档、整合、保存以及利用等关键环节的具体设想。由此,本书进一步提出全景档案世界的概念,它将在web2.0及其持续升级的技术推进下形成,即专业档案机构与人员成为档案世界的组织者、辅助员、统筹人与指导员,人人参与档案化管理,拥有智能有序的档案空间,档案化管理的信息成为更加流动的资源,从而呈现出多元化与社会化的特征,创造出可共享亦可保持个体性的档案世界。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8-09 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文泓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背景,主要从公共档案馆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建设实践、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研究的价值取向、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环境、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路径、公共档案馆发展战略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公共档案馆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作者认为,公共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涵盖面非常广泛的一项综合性工程,关系到多个行业领域、部门,涉及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档案管理体社科23万字
- 会员《用户画像与博物馆用户体验》一书探讨了博物馆从“以展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转变的背景下,中国年轻人作为主要受众的参观体验与内在动机。本书通过服务设计方法,结合Bartle玩家人格分类法和参观流程模型,采用快速民族志研究设计,从126名候选人中识别出社交者、探索者、成就者和攻击者四种理想用户画像。通过参观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数据收集,运用观察(服务旅行和影子跟踪)、访谈(情境访谈)及体验卡片等社科13万字
- 会员2018年10月15—16日,“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与研究:第六届东亚史料研究编纂机构联席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召开。会上中、日、韩三国学者就“档案修复及历史资料的数字化”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相关论文结集成本书,希望借此在历史资料的数据库建设、历史资料整理和档案文献修复方面扩大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东亚历史研究。社科41.9万字
- 会员清代地方档案作为一种新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包括四川巴县档案、南部档案,山东孔府档案,台湾淡新档案,甘肃循化厅档案在内的一大批清代地方档案名扬海内外,为学界、档案界、文物界所瞩目。但长期以来,各方对其藏地、案卷数量、时间起止、内容特色等情况并不完全清楚,往往各执一词。本书聚力当下关注度较高的数部档案,就其保存、整理与研究状况作一系统梳理,不仅有助于了解学术前沿、凝聚社科30.1万字
- 会员作者致力于“多学科视域下的档案价值认知”及其之上的价值实现机制研究,首先,历史的看待档案价值尤其是凭证价值或工具性价值,作为本书研究的基础和起点;其次,以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价值属性和资源稀缺视角研究档案价值,对于丰富我国档案价值规律实现途径、优化档案信息资源配置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最后,集成管理理念语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是稀缺的,不仅强调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的集成,而且强调集成管理与集成服务的融合,从社科3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