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管理学:认知、现论与实践(第三版)
教材教辅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30.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5-07 11:29:00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本书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提高学生管理的综合素质,坚持教学单元化和系统化相结合、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本书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组织教学工作,以管理者角色扮演为情景,以体验式教学为手段,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导向,以提高学习者的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为目标,遵循认知——理论——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能力齐飞的目的。书中配有大量思考题、案例和实训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可以满足教师教学、学生自学的需要。本书在整体结构的设计上遵循学习教育的逻辑规律,从管理者角色扮演的认知学习,到了解管理基础和管理工作的环境与性质,再到管理的四大职能学习,最后进行管理者的自我修炼。这个学习循环层次性分明,充分体现了应用型本科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蕴含着能力素质培养的终极目标。本书主要创新点有三个:其一结构创新,即按照认知学习——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的结构进行编著;其二以管理者角色进行内容设计,情景化教学得以很好地应用;其三通过模拟企业综合案例贯穿整个知识结构,与管理者角色扮演统一起来,从形式到内容上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社会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上架时间:2019-03-01 00:00:00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费湘军 胡一鸣编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新媒体技术的核心知识与应用领域,包括新媒体技术概述、图形图像的编辑与制作、视频的编辑与制作、音频的编辑与制作、动画的编辑与制作及综合案例等内容。本书第1章为基础知识;第2~5章以课堂案例为主线展开讲解,每个课堂案例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快速熟悉新媒体技术并掌握应用技巧,课堂练习和课后习题可以提升学生应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第6章综合案例设有8教材教辅9万字
- 会员当前,互联网产品已经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与此同时,互联网产品开发也已成为互联网从业人员及创业者关注的热点领域。本书系统阐述了互联网产品开发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互联网产品概述、互联网产品开发流程和工具、产品需求分析、产品规划、产品原型设计、产品开发和测试、产品发布和推广、产品迭代等。本书内容覆盖面广,各项目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理论讲解与案例实操教材教辅8.5万字
- 会员本书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围绕企业级应用进行项目任务设计,介绍了平台的本地模式安装、伪分布式模式安装及完全分布式模式安装,并基于Hadoop2.X生态系统,全面讲解了Hive环境搭建与基本操作、ZooKeeper环境搭建与基本操作、HBase环境搭建与基本操作、Hadoop常用工具组件的安装与应用、集群搭建与管理,以及Hadoop平台应用综合案例等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本书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语言教材教辅6.2万字
- 会员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媒体领域中的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新媒体的生产效率,而且让新媒体传播更加精准和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短视频、直播和图文等新媒体平台开展营销内容创作与生产、私域经营和管理、短视频直播带货、广告投放与管理等互联网组合营销活动。本书根据新媒体运营和营销岗位及其要求,聚焦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主流的新媒体平台,讲解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对新媒体职业领域的认知与策划、营销内容的采编与生产、以及教材教辅9.6万字
- 会员本书以中华传统文化在商业实践中的影响、传承、融合与光大为主线,系统阐述了伴随商业活动成长起来的中华商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在数智化时代背景下,本书力求将传统与现代商业文化兼收并蓄,取中外商业思想之精华,将以人为本的商业情怀融入其中,倡导合作共赢、和谐发展,并展现新时代社会主义奋斗者的精神风貌。本书共8章,包括商业文化概论、中华商业文化的演变与觉醒、中华传教材教辅13.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对人体的运动系统、内脏学、脉管学、感官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个系统展开讲解,阐述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以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简述各器官和系统的主要功能。本书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确保理论体系完整、知识点阐述完备。本书正文为英文,在其基础上以中文标注解剖学用语。与一般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全书字数较为精简,使用更为真实形象的标本图等彩色图片而不是线条图或上色高教教材4.4万字
- 会员《大一国文》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西南联大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我们希望读者朋友们借助这本书,了解西南联大的历史,以及大师们不拘一格的名士风范和学术风采。我们也希望,这所在民族危亡之际仍然坚守教育、传播优秀文化思想的大学留给我们的遗产,能够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