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党氏庄园在线阅读
会员

绥德党氏庄园

秦岭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地方史志2.4万字

更新时间:2020-08-25 09:46:07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党氏庄园位于陕西省绥德县,由党氏家族第四世开始修建,经六代人不断扩建,形成了以窑洞为主体的若干个四合院组成的集群村落。它不仅具有典型的窑洞风貌,还是建筑领域的奇观,渗透着浓郁的陕北风情,是黄土高原上北方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缩影。是纯正本真的“陕北印象”和“陕北风貌”。《陕北党氏庄园————未曾远去的村落》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著名摄影家秦岭拍摄,该书以图片配合文字的方式,完整展现该民居瑰宝的风貌。
品牌:陕西人民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9-21 00:00:00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秦岭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该书是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主编,会同文旅、传媒等单位,依托深圳市基层全覆盖调研成果编写而成,着眼于深圳市86个街道,一区一册,全面剖析全市各街道的地理、历史、人文、产业、自然风光等要素,既可以让初次来深的游客对深圳各街道有初步了解,也可以帮居住多年的本地居民补全对居住街道认识。
    本书编委会编历史5.9万字
  • 会员
    赤桥村毗邻晋祠,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因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而蜚声海内外学界,是一处理想的田野点。2017年,山西社会史研究中心遴选10位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对赤桥村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田野调查,围绕聚落、移民、民俗、造纸、戏曲、服装业等议题进行细致调研。在此期间,学生们认真查阅文献、访问耆老,同时深入田野搜集民间文献和口述资料,出色地完成了考察报告的撰写。这些报告,践行“走向田野与社
    行龙主编历史13.5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北溪流域的开发主力金沙、银塘、玉兰、碧溪四个村落为典型进行田野调查,结合对民间文献与官方史志的利用,较清晰地勾勒出唐宋以降北溪中下游区域社会的历史变迁,并对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区域社会变迁的原因、影响进行深入探讨,特别是对不同家族对九龙江北溪中下游的开发、家族势力的消长及其对地方社会秩序的影响的分析,既有对传统观点的补充,也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观点。
    黄艺娜历史20.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关于一座北方小城的地志学。作为融合历史人类学与都市社区研究的尝试,本书借鉴人类学“地志学转向”对世界物质性的关注,运用“地景制作”的概念,通过城市整体空间及历史建筑、公共空间与家园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一座城市的地志脉络,探讨了其中的权力、文化与历史。基于城市地景制作的历史实践,归纳出空间支配的不同类型:帝国晚期的“象征支配”,改革开放之前的“总体支配”,当下的“生命支配”。最后探讨了近代以来中
    刘行玉历史22.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创办与发展为研究主线,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地方势力朝向近代化的努力及其困境,探讨了事变后东北流亡势力在抗日战争、中央与地方的争夺以及解放战争等时代大势下的应对与纠葛。从中可以发现,地方势力对如何发展地方以及应对内外困难都有他们自己的规划,尽管这种规划富于地域性,但也充满使命感,从而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去。
    王春林历史21万字
  • 会员
    本书记述了陈渠珍作为进出西藏经历的政治动荡和战争风云,穿越茫茫雪域大漠的历险以及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该书深刻揭露了英、俄帝国主义对西藏的觊觎与争夺、清末封疆大吏和新军内部的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真实记录了辛亥革命对川藏地区的重大影响,以及不同政治势力较量的实况;详细描绘了川、藏、青的山川风景、少数民族人情风俗和社会生活。该书是一部重要的清末民初川藏军政情势的实况史料,也一部精彩的纪实文学作品。
    陈渠珍著 中华书局编辑部整理历史9.4万字
  • 会员
    《北京史学》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辑的学术刊物。本辑设学术概览、文化纵横、史事考索、近代掠影共4个栏目,刊载史学理论、文化保护、文献探析、西风东渐、社会变迁等方面的论文15篇。全辑以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史学探索为中心,兼及不同学术视野下的现实关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历史18.6万字
  • 会员
    程凤翔纂《喀木西南志略》,清宣统三年(1911)四月成书,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藏东南地区方志和清代唯一一部专门记载西藏边境地区的地方志文献。本书以中央民族大学所藏孤本为底本,对这部清代西藏地方志进行全面校勘和整理,对其的编撰情况、成书过程、体例内容、资料来源及地位价值等诸多方面情况进行细致考察。本书的出版,既是中国藏学汉文古籍挖掘整理和研究利用的重要成果,亦为我国在中印边境争议地区拥有绝对主权并行使有
    黄辛建历史16.6万字
  • 会员
    哈尔滨是一座文化多元、交互与共生的城市,华洋杂处与中西交融。作为铁路枢纽的哈尔滨是一个依水而定、因路而兴的城市。城史纪元是哈尔滨城市史研究的一个关键性和节点性问题。俄侨等侨民是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者与“建设者”。哈尔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条路径(法国、日本与俄国)的结合点。哈尔滨作为一个多元化城市,其自然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国史、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等的学术价值更
    高龙彬历史2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