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阐释
更新时间:2020-12-14 12:52:17 最新章节:附录四 梁云访谈:21世纪秦文化研究的重心,是秦早期历史
书籍简介
《史记》关于秦有两个本纪,即《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充分说明了司马迁对秦的重视。汉承秦制,又要避免秦二世而亡,故秦如何从一个边鄙陋国一统天下而又转瞬覆亡,成了自贾谊以来两千年士人最为关心的历史问题之一。从西迁陇右到统一天下,前后约七百年。《史记·秦本纪》记述了秦人如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完整经历了从附庸到诸侯国,再到王国,最后到帝国的发展,再现了“三部曲”的历程,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有经典意义。本书以《史记·秦本纪》为主线,以相关的考古资料为“第四家注”,以期達到考古与文献相互印证、相互启发的“二重证据法”冊效果。作者聚焦的问题是:秦从一个鄙陋的蕞爾小國能最终统一天下,建立帝业,除了历史时势,自亦有制度文化、思想理念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其早期发展的时空格局中有怎样的萌芽?在物质文化上有怎样的反映?秦的早期发展如何从考古学角度得到合理的復原和陈述?另外,秦人早期历史中长期聚讼纷纭的谜团:如秦人的来源和秦文化的渊源、平王东迁和秦始建国的年代、秦国的周餘民、大堡子山秦公大墓的墓主、穆公葬地等,也是本书关注的重点。
品牌:三联书店
上架时间:2020-04-30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梁云
最新上架
- 会员在丰富的国内外档案、报刊等文献资料基础上,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首先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国际格局缠变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国际环境变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酝酿、形成、曲折发展、破裂方面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分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发展历程对国际局势的影响,进而分析了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以及远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所产生的影响。历史32.5万字
- 会员吉林省扶余市档案馆藏有清代伯都讷副都统衙门及伯都讷旗务承办处满、汉文档案。档案起止时间为清同治六年(1867)至宣统三年(1911),总量约为5000多卷,30000余件。其中,满文或满汉合璧档案约100件,其余为汉文档案。本《档案选编》所选档案,主要为满文或满汉合璧档,以及与其内容关联密切的少数汉文档,以伯都讷副都统衙门或伯都讷旗务承办处,与吉林将军衙门或吉林全省旗务处、以及及其辖下各机构间往来历史3412字
- 会员《近代史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的1979年,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专业学术期刊,在业内享有良高声誉,在各种期刊评价体系中均名列前茅。这个刊物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当代学术的恢复和发展,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进步与成就。在其40年的发展历程中,《近代史研究》一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是当代中国历史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并见证了数代学者的成长。作为一份重要的学术期刊,《近代史研究》以其对理论和方法论的重视和专业研究历史59.2万字
- 会员13—14世纪,蒙古统治下的元朝和伊利汗国关系密切,交流频繁,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对伊朗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本书聚焦蒙元时代中国西迁伊朗的移民群体,以及元朝和伊利汗国之间的使者,考察他们为中华文明西渐所做的贡献。本书还重点讨论了中国物质文化在伊朗的传播,揭示出中国文明的影响更多体现在物质文明层面,“中国制造”为改善古代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贡献了巨大力量。历史27.8万字
- 会员《(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决定启动的国家重大学术文化工程。2020年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纂修工程实施方案做出重要批示,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开展纂修工程,打造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精品力作。2020年6月,纂修工程正式启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牵头组织实施,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本书是《(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在《(新编)中国通历史56.1万字
- 会员1980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创办《南开史学》,在学界颇有声望。后停刊。本次复刊,内容以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为主,以考古学与文物研究为辅,以刊发原创性、前沿性论文为主,兼以书评和读史札记。本刊强调以“南开史学”为主要特色,突出“实学”的研究风格,以社会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带动研究领域及题目的变革,具有鲜明的南开特点。历史23.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