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千家妙方在线阅读
会员

不孕不育千家妙方

王惟恒 董海燕编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医学中医9.5万字

更新时间:2021-12-16 17:18:52 最新章节:■食疗妙方治精索静脉曲张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作者精选了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症的1000余首特效良方,包括中药内服、外治,以及药酒、药膳食疗等,书中对于较难理解的病证名和医学术语做了简明的解释,还简要提示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调养护理方法。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在选方用药上突出“简、便、廉、验”的特色,力求疗效可靠,适合普通家庭配方使用。
上架时间:2017-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惟恒 董海燕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结构针灸是当前针灸研究热点,本书为结构针灸研究丛书之一。结构针灸学是近年来的针灸新兴学科,该学科是中医针灸理论与时俱进的代表之一,强调在全面继承传统经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精细、精准解剖和表面解剖学等现代医学知识,对腧穴定位、针刺手段、针刺理论、进针手法、疗效判断、康复预后等进行再研究,提出更加适合现代针灸临床需要的理论及治疗措施。本书基础部分围绕针灸科医师临床必备的解剖基础,结合临床实际、现代生物
    关玲编著医学8.9万字
  • 会员
    《儿科醒》系清代医家芝屿樵客所撰,其姓名不详,据书中内容线索,当为清代中期在江南扬州一带行医的医家,尤擅儿科。受业于华阳山人,承师意撰《儿科醒》十二卷,成书年代不详。华阳山人为之作序,赐福题金缕曲。书名之意在于告诫习幼医者应扼儿科之要领,常醒而不惑。本次整理,以清嘉庆18年(1813)刻本(卷一至卷九)和清嘉庆甘棠博爱堂刻本(序及卷十至卷十二)为底本,以上海千顷堂书局刻本和珍本医书集成本为参校本,
    (清)芝屿樵客撰 赵琼 和中浚 林英校注医学3.9万字
  • 会员
    中国针灸学会组织全国针灸学领域的数十位专家撰稿,全面总结2013年以来的针灸学科的发展成就和进展,方便广大读者系统了解针灸学各个方向的发展水平和动态,有助于推动针灸学更大的发展。本报告以针灸学科各个学术领域为框架,由中国针灸学会各个专业委员会牵头编写专题报告,分别总结针灸学科建设中的突出成绩、学术研究中取得的最新成果与进展,比较国内、国外针灸学科发展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明确本学科发展方向和战略需求,
    刘保延主编医学25.3万字
  • 会员
    兴化尚医,其来久矣,宋元以降,名家辈出。兴化医人情怀博雅,学养丰厚,多兼诗人学者,旁通金石书画,至清代,兴化医派(也称“清灵学派”)蔚成,承前启后,以“仁术、实济、清灵、圆融”为特色,是我国重要的医学流派。全书共四章,记述兴化历代名医生平及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追寻兴化医派的传承脉络,回望兴化中医的千年时空,体悟流派清灵圆融的特色,倾听医家悬壶济世的传奇,注重资料性、实用性、地域性、人文性、
    朱杰医学23.7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柯干先生传承中医精华的实践;第二部分,精选柯干先生临证经验方,给予翔实解读;第三部分,精选柯干先生典型医案100余则,汇集了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完整案例,融症因脉治、理法方药为一体,思维缜密,辨证精准,医案的按语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多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将中医传承过程通过对医案的解读呈现出来,使得读者身临其境。本书籍不仅用于中医从业者技艺精进,也可用于中医爱好者学习赏
    柯干 王婷婷主编医学10.1万字
  • 会员
    本书由清代外科名家王维德在总结自己40余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以祖传秘方编成,于康熙五年(1740)刊行。1卷。分论证、治法、医方、杂证、制药、医案六部分论述。其中介绍常见外科病证治法65种,常用外科效方75首,内、妇、儿科杂病验方48首,200余味药物的性能及炮制,医案15则。作者以治疗外科疮疡而擅长,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外科辨证论治法则,重视疮疡阴阳辨证,治疗上提倡“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临床治
    (清)王维德撰 胡晓峰整理医学4.7万字
  • 会员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本草原始》由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中立撰绘,成书于1612年。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四十年(1612)作者亲手书画原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共12卷。述药508种,分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人十部予以介绍。作者针对当时已很普遍的医药分家、医不知药的现状,编绘《本草原始》,旨在讲述药物本原(即药
    (明)李中立撰绘 郑金生 汪惟刚 杨梅香整理医学24.9万字
  • 会员
    《温热论》(另一传本为《温证论治》)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编撰。内容简短,仅四千余字,却对温病理论与临床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湿热论》《湿热论》(又名《湿热条辨》)由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编撰,约成书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以前。不分卷。全书仅论35条,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
    (清)叶桂撰 张志斌整理 (清)薛雪著 张志斌整理医学3.1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整理与研究历代名家关于脾胃病理论发展与临证经验的专著,主要包括胃痛、痞满、腹痛、呕吐、呃逆、噎膈、泄泻、便秘等脾胃系统疾病的经典医论及名医医案。梳理古今医家对脾胃病的发展源流,探讨历代名家对各疾病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的突出贡献与继承创新,阐释脾胃病的证治规律,深入研究脾脏象的内涵及外延,为国内外对脾胃病因机证治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国内外脾胃病临证治疗提供指导。书稿质量良好,体例清晰,内
    秦微 王彩霞主编医学1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