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更新时间:2023-03-31 11:11:58 最新章节:第8章 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是在对传统体育进行长期研究、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并借鉴参考了诸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成果。本专著以中国传统“龙舟竞渡”庆典为例,分别展示了两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事象,体现了传统文化特征,其民俗庆典行为过程就是一种仪式和仪式行为过程,并体现出仪式的内涵和外延,能够表达在乡土社会和传统社会形成的民俗风情和民众的精神信仰。《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集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时代性等特征于一体,语言准确,结构体系完整,对于推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上架时间:2021-12-01 00:00:00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陆盛华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为西马金润小学2020—2022年三年校本研修项目成果,开发并设计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模板,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第一章阐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理,包括“以学生为本”的教改背景、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设计等内容,是创建“以学生为本”课堂的理论基础。第二至十章汇集了14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案例,涵盖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数学、语文、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心理健康等8个学社科12.7万字
- 会员养育孩子不能在真空的环境下进行养育子女更为艰辛,有很多实实在在的困难然而父母能得到的帮助常常比较有限父母都是普通人,并没有什么超能力父母孤立无援,束手无措——为什么父母为了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不得不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什么父母会很担心自己的孩子无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导致了父母鸡娃,给孩子带去了极大的压力和焦虑?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小孩?……我们还要重蹈传统养育的覆辙吗?百万级畅社科17.7万字
- 会员本书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四川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结合中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现状,紧紧围绕三全育人内涵、中职院校校情、学情、教情等方面展开研究,深入浅出地分析中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现实困境及问题归因,深层次挖掘、全面系统研究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切实把握课程思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充分发挥三全育人与课程思政价社科17.4万字
- 会员本书为“嘉应学院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丛书”之一本,是2019年7月12—17日由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学科教学论教师课程育人与理论创新高级研修活动的成果。全书共分“理论篇”与“实践篇”两部分,“理论篇”主要是学员就“课程育人”等问题所做的理论思考,“实践篇”主要是学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所做的实践探索。社科16.8万字
- 会员本书从构建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框架出发,基于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建设的现状调查,对教育治理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并结合研究对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路、重点任务和主要目标,试图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丰富我国教育治理理论以及区域教育发展理论的内容。社科14.9万字
- 会员本书依托“互联网+”条件,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规律,着重从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原则与方法、平台与载体、路径与机制等方面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的对策方案,形成立体、全时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体系。作者既着眼于理论探讨,又有实践教育模式展示,以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既注重把握教育内容,又特别关注教育方式、手段,以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既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遵循教育的特殊规律,以社科22.5万字
- 会员本书以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教相关理论为切入点,围绕大学生的主体身份,精心选取与大学生校园生活密切关联的重点法律知识,以解决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打造大学生德法兼修的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有力提升思政教育和法治教育为主题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方式的实效性,在全面推进大学生学法知法守法尊法的同时,有效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本书作为法治教育教学专著,适合广大高校教师与学生阅读借鉴,具有很强的参社科17.1万字
- 会员高考志愿至关重要,关系一个人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本书是《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国高校专业解读(2025年)》一书的姊妹篇。全书特色鲜明,内容涵盖近600所高校的基本信息,如是否“双一流”“211”“985”,历史沿革、校区分布等;特别是本书给出了参与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的高校的学科评估结果,有详细的等级划分,有利于高考考生弄清楚目标高校学科和专业的优势和劣势,精准地选择学校和专业;并将近60社科11.8万字
- 会员2006年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引导其快速发展。本书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要分析单位,利用大样本数据和前沿的量化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严谨的实证研究。一方面,以制造大类专业为例,估计课程、教师、校企合作等投入要素对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重点分析示范院校建设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校企合作和生源质量的影响,并估算财政资金对非示范院校的外溢效应。社科1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