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2023)在线阅读
会员

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2023)

谢新洲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出版23.5万字

更新时间:2024-10-16 18:07:34 最新章节:四、促进交流互鉴的有效途径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2023)》主要收录未正式发表的新媒体与互联网领域研究成果,包括新媒体学科理论与方法、新媒体发展管理与政策、网络空间战略、网络内容治理、新兴基础设施建设、互联网技术发展走向、互联网产业发展与规制、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AI及大数据应用、网络用户观念与行为、重大舆情事件分析等方面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和报告,既有对学术基础问题、前沿问题、关键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也有对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及时回应与研判,兼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上架时间:2024-09-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谢新洲等
主页
  • 会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媒体和互联网研究及其应用普及。《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2022)》旨在跟进新媒体与互联网的发展动向及其社会影响,关注党和国家及其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重要问题。本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既有对学术基础问题、前沿问题、关键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也有对现实问题、热点问题的及时回应与研判,兼具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书收录的是北京大学新媒体学院对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从媒体融合与舆论引
    谢新洲等新闻传播23.6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2015年4月20~24日,“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在澳门理工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及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华文学术期刊界知名主编、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可谓名家荟萃,成果丰硕。与会嘉宾围绕“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与战略”“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华文社科学术期刊与国际化”等专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本书即此次研讨会论文结集。
    李向玉主编社科44.8万字
  • 会员
    本书首先对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内涵、机制与模式等进行理论分析,并以图书馆为例对我国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次,从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目标用户视角,研究了用户在选择学术期刊论文和电子书过程中的关键感知点,分析了用户的感知行为特征对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启示;最后,聚焦推广信息视角,借鉴内容营销理论,构建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内容营销机制与方法体系,提出了应用内容营销方法促进深度数字阅读推广的
    茆意宏 马坤坤 彭爱东社科13.9万字
  • 会员
    本书稿主要研究一是整理总结萨特后期(1945~1980)发端于《什么是文学?》的大众传播思想,即面对“读者群”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形成关于传播媒介、大众文化的态度立场和言说策略;二是分析研究他依托于《现代》杂志的实践文学活动,即通过媒体机构、媒介技术生产出来的文学产品特色。将萨特“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深化为“什么是文学性”的学理思考,萨特后期强调文学的社会性因素,关注文学性与社会生活、历史事件和文化实践
    阎伟社科23.7万字
  • 会员
    作为全面、系统地对中国财经报道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的应用新闻学论著,本书开创性地建构了由财经报道本体研究、财经报道艺术研究、财经报道类型研究三部分组成的财经报道研究体系。本书研究视角独特,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理论性与操作性,曾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财经频道及海外中心财经记者的培训教材使用,对财经报道一线的编辑记者以及财经报道领域的研究者、学生等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孙凤毅社科25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基于自己供职的单位的视角撰写的关于新闻工作的论文,大多数文章都已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实践与思考》等刊物公开发表,第二部分是作者撰写的对社会热点的时评文章,全都发表在作者供职的《工人日报》上,时间跨度为1998年至2004年。这些文章折射了新世纪以来传媒格局、媒体业态发生的深刻变化,凸显了互联网传播时代主流媒体对于内容的定义与把握、内容的生产与分发等核心问题的
    刘家伟社科9.7万字
  • 会员
    《电视纪录片发展与社会变迁》一书以“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包括叙事模式、美学特征、制作模式、传播策略与效果这四个维度的多维度纪录片研究框架,将纪录片引向文化研究领域以及传播学研究领域,采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全面解析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在传统文化传播中所发挥的巨大价值。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叙事模式,第二章为中华传统文化题材纪录片的影像美学,第三章
    刘兰社科10.4万字
  • 会员
    周振甫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型编辑,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亲历者和参与者之典范。本书遴选周氏围绕编辑出版工作所撰写的文章近四十篇,分为“经验脞谈”“审稿纪实”“编辑忆旧”“出版杂议”“文心书简”等编,既富书林掌故,亦有经验总结,可为当代出版人提供宝贵借鉴和启示。
    范军编选社科16.1万字
  • 会员
    本书探讨了建构全球媒介伦理的理论基础、全球各国媒介伦理规范、基于儒家伦理的媒介伦理建构等诸多问题,理论层面分析一种最底标准的伦理规范存在的可能性,继而围绕全球134篇媒介伦理规范共通准则、中外媒介伦理规范的对比、儒家伦理与媒介伦理等层面进行分析,以一种“尝试的、努力的”姿态来探讨媒介伦理规范,提出12个方面的伦理准则,涉及媒体权利与责任、真实、消息来源等,形成了一份“全球媒介伦理规范”文本,从而回
    牛静社科15万字
  • 会员
    本书为喻园新闻传播学者论丛中的一本,收录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余红教授近年来关于网络新媒体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度思考文章,涵盖网络舆论与意见领袖、网络公共参与、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风险传播、健康传播、媒体传播力和网络新媒体人才培养等领域。本书对网络舆论、国家形象、媒体传播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了对公共议题中科学传播框架嵌入、健康风险报道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前沿性研究;选取
    余红社科19.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