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博弈:算法世界的实践逻辑在线阅读
会员

社会博弈:算法世界的实践逻辑

赵璐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学13.8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08 19:33:34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采纳了人本主义社会学最为常见的一种研究视角,也即将互联网时代短视频行业中决定视觉呈现结果的算法看作一种实践逻辑,将算法实践纳入到技术-组织-个人的研究框架下,强调算法实践的社会情境性和社会嵌入性,并重点关注渗透在其中的人类主观能动性,最终展示出各类社会行动者在与算法实践互动的过程中,如何持续地、动态地参与着算法实践之社会建构的一幅幅场景。本书将算法实践看作社会行动者共同参与的一个不断被规制、驯化的循环过程的同时,其实它也是一个关于文化、关于政治、关于伦理甚至关于想象的社会性过程。这意味着,谈论算法时,我们关切的不仅是各类社会行动者是如何以及何时参与开发和维护算法逻辑的问题,还要关切有关治理、数据归谁所有以及数据用于什么目的等问题。希望能通过本文的微观调查与实证分析,更好地了解算法和计算是如何更广泛地影响社会生活以及信息的生产和消费的。
上架时间:2024-04-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赵璐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考察日常生活场景实践的生态社会理论为分析框架,结合问题解决视角来设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以保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具有目标清晰的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结构性、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转接性以及服务成效的累加性。
    童敏社科21万字
  • 会员
    本书在人们的社交每一类关系中选择了四类典型场景,用案例呈现场景,在场景中捋出案例内含的社交关系重构,探讨数字社交带来的社会关系革命——从个体围绕社会的社交转向个体汇聚关系的社交。
    邱泽奇社科16.1万字
  • 会员
    获得感是民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其需求满足过程和结果的主观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经验的综合反应,其心理内涵应能充分体现民众心理的共识性表征。本书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借鉴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范式,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建构和实证探索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感的内涵及其结构进行解读,建构测量指标,编制测量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阶层与流动等因素对民众获得感的影响。
    谭旭运社科12.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社会安全、矛盾化解、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社会公平五个维度,对河南省社会治理形势进行分析和总体评价;聚焦于河南省十八市城市宜居度、城市社区治理发展、农民工社会参与状况、郑州市共享单车发展现状等议题;研究了城镇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以及农民工返乡创业等问题;介绍和研究了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农村医疗贫困、五市县脱贫攻坚成效、兰考县“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以及嵩县旅游扶贫开发中农民再组织化
    郑永扣主编社科19.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线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层社区治理中的相关重要议题,如社区碎片化、阶层化,基层治理结构,政策执行,集体消费,社区治理创新,基层党建以及智能社区治理等,凝结了作者多年来基于田野调查的观察体会与理论思考。本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含线索,即中国社区发展从碎片化走向新的整合。从历史纵深的视角审视,从“碎化”到“整合”体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深层逻辑和未来走向。
    葛天任社科13.7万字
  • 会员
    互联网在中国出现在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之中,并和其他社会力量一起形塑了21世纪中国的发展历程,也为成长于该时代的70后、80后、90后群体打上了深刻的烙印。由于不同时代群体的生命历程不同以及生命历程与互联网发展进程之间的耦合差异,其网络参与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特征,在接入、技能和应用三个层面形成了互联网鸿沟。在既定社会结构之下展开的互联网发展进程和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要素相互作用,正在
    赵联飞社科12.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并重。书中研究团队基于对社工事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的反思,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编中的案例研究的内涵值得其他社工同行在开展研究及项目时借鉴及参考,而“大爱之行”项目实施所积累的经验也可为政府创新社会治理和职能转移提供重要的示范的参考。
    李昺伟 吴耀健 郭思源 陈安娜等社科13.4万字
  • 会员
    中国正面临因人口快速老龄化,进而造成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结构性失业问题愈加严重的困境。我们不禁要思考,中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结构究竟呈现什么特征?又应如何缩小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缺口?本书所阐述的内容和观点,正是针对上述两大问题,基于劳动力供给侧视角,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分析维度,探讨和挖掘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缺口的症结所在,以期通过优化升级劳动力供给结构、深化劳动力供给侧改革,缓解劳动力市场技
    戈艳霞 郑路 徐玲 沈纪社科11.7万字
  • 会员
    本书梳理了“三社联动”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经验。本书是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三社联动”模式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学术成果。他们以“呼和浩特市睿联凯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为实践平台,联结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及在地企业的资源,培育在地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回应居民服务需求,并由此创新出了一套“产—学—政”三位一体的民政工作机制。‘
    杨志民主编社科11.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行深度访谈,涉及人群广泛,以曲江的六种情绪(梦想、归属、改变、执着、安逸、隐忧)为主线,记录了曲江新区十年变迁过程中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全面而又深刻地展示了曲江的地方感及其在各类人群中的表现。本书虽聚焦于曲江这一城市新区,但折射了改革放以来乡村人口流城市、乡村人口城市化及城市间人口流动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地方建构的经历和经验,是探索城市新兴空间人地关系
    白凯 王晓华 谢雪梅社会学15.3万字
  • 顺应当今社会热点:人口问题,人口创新、人口与经济、国家创新能力、教育等问题的关系。本书将详细分析人口如何影响创新力,而科技创新能力又将决定国家的经济、军事和政治的能力。本书的基本的框架可以用以下的模型来描述: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内部交流量+外部交流量)==>创新力==>国家竞争力。本书详细分析人口规模效应,分析老龄化如何影响整个社会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讨论城市化对于创新的影响。人口聚集的大城市会
    梁建章社会学23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查阅大量档案、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记述了四川省战旗村自农业学大寨立村以来55年的变迁历程,分析了村庄演变中宏观政策调整和村庄内在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核心——乡村作为中国“去依附”的微观基础;两个视角——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相结合;三个阶段——政治化竞争阶段的红色战旗、产业化竞争阶段的金色战旗、生态化竞争阶段的绿色战旗;四个启示——成本内化
    董筱丹社会学30.6万字
  • 用经济学视角解释社会进化,用风险与博弈重新理解人类文明。一部具有宏大视野和学术突破性的著作。迷信、婚姻、家庭、宗族、商业、金融……为何生产率不能完全解释文明进化逻辑?如何衡量文明是进步还是倒退?如何正确理解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些社会现象?……生产率和风险应对力是判断人类进步的两个关键维度,前者解决正常情况下的生活,而后者决定非常条件下的生存。在《文明的逻辑》一书中,作者以“人类与风险的博弈”历程为线索
    陈志武社会学4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