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批评与实践:基于西方文论本土化的一种考察在线阅读
会员

新历史主义批评与实践:基于西方文论本土化的一种考察

卢絮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1.3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4 20:41:54 最新章节:附录2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文化语境和文学土壤,从多个方面入手考察新历史主义在中国的批评与实践经验,既有纵向的史的线索,也有横向的中西文论对比研讨,还包括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解读,全书试以宏观视野分析新历史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及其影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卢絮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共分为五辑,在整体结构上显示出作者的儿童文学学科理念:儿童文学是一个学科,拥有自己富于特色的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具有跨学科性和实践应用性这两个属性。文集中的论文,为儿童文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话题和学术观点。第一辑“中国儿童文学史论”强调中国现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的“一体性”;发展出建构主义的本质论这一治史的理论方法;针对“传统”,采取“思想革命”的立场和观点;提出了“分化期
    朱自强文学29.2万字
  • 会员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教程》是一本介绍文学批评方法及其实践案例的教材。本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调实用性:每章都先介绍一种文学批评方法,以便学习者掌握该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思想;然后,举出两至三个使用该种文学批评方法解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或文化现象的论文作为案例,以便学习者参照使用。
    霍俊国主编文学25.2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以卡波特小说的早期(20世纪40年代)、中期(50年代)、鼎盛期(60年代)、晚期(70至80年代)四个阶段的创作特征为研究对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伦理学、心理学、新历史主义批评、消费主义等理论,对四个阶段代表作品和小说的总体创作特征进行解读,试图以独特的视角来呈现卡波特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该书既是卡波特小说的学术研究专著,也是介绍卡波特其人其作的入门读物。
    杜芳文学16.7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雪莱在中国现代文学不同时期的译介与接受,以1905年梁启超主持的《新小说》刊载的雪莱画像为起点,讨论雪莱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译介者中所突出的特质和呈现的观点,以此考察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及发展之关系。
    张静文学29.8万字
  • 会员
    南北朝文学史是文学研究整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本书上起刘宋,下迄隋代,共分为27章,对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各体文学演变进行了细致描绘和深入分析。本书两位作者曹道衡、沈玉成先生,均是这个领域的著名专家,著述丰厚,蜚声海内外。本书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阐述南北朝各体文学的基本面貌,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
    曹道衡 沈玉成编著文学35.7万字
  • 会员
    现代“学术范式”与“批评话语”两者之间的内在扭结、合谋,构成了现代中西文学研究整体活动中的某些深层问题,同时塑造了“文学批评的世纪”现象,内在表征着现代性命题的核心。具体说来,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的“知识下行”与“文化解救”,这两大时代境遇合力促动了文学研究范式的现代转型,其合力构成的整体知识文化空间的“人间性”特质,决定着置身其间的文学研究范式现代转型及重构的根本品质。而“文学的现
    张宏辉文学26.9万字
  • 会员
    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是经济、文化、教育高度繁荣的历史时期,崇尚雅好和博闻广识的文化氛围,令尚雅和尚博的文化风尚席卷了整个北宋文人阶层。南渡后虽国力衰微,但博雅之风不减,同时文人士大夫还普遍产生了恢复中原的爱国之志。植根于这样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宋代自传文学也呈现出有别于前代的开拓与新变,对后世自传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自传继承传统的同时,在思想内容和文化意蕴的开发上,进行了饶有兴味的探索和
    王莹文学17.2万字
  • 会员
    本书从梅尔维尔和康拉德,到德里罗和厄普代克,再到麦凯恩和瓦尔德曼,作者分析了不同时代与文化语境中文学再现、审美与恐怖的微妙关系。
    但汉松文学25.7万字
  • 会员
    本书共收录14篇文章,分三部分:批评困境、文本及探险,集中论述了中国新诗诸多显要议题。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当前诗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诗歌史书写问题、长诗写作问题、现代抒情精神、新媒体语境下的诗歌写作加以观照;第二部分是探索诗学经验所取得的艺术效果,主要研究对象为昌耀、多多、萧开愚、孙文波、靳晓静;第三部分在一种科学分析和史学态度的关照明晰“地方之于诗歌”的作用,研究对象主要有徐玉诺、苏金伞、森子、罗
    李海英文学17.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城市文学进行综合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本书以当代河南文学为研究视点,通观其城市文学的发展脉络。通过重回文学现场,在解读文本、考释史实的基础上,本书剖析其间的地域属性、文化心理、精神气质、城与人的发展史。河南的城市文学不仅触及了城市文学的普遍性问题,也呈现出很多不同的地方经验,包括历史积淀、古都文化下的城市光影与气韵、现代化进程中特定的心灵状态。而通过挖掘文学与历史经验所寻
  • 会员
    本书以威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帝国叙述为研究对象,以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文本细读、比较研究和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较为系统地探究威廉·华兹华斯在相关文本中表征出的意识形态内涵,以及文本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地域政治背景下被赋予的话语指涉,审视这位浪漫主义诗人与帝国多重维度的政治交集,揭示诗人、诗作与时代之间的动态互动。
  • 会员
    体育在美国的历史进程中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体育也在不少美国作家的作品中对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尚未引起文学批评界的重视,若予以关注,也仅仅是局部提及。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对德里罗小说中的体育叙事进行系统探讨的专著,让体育作为关键词进入严肃文学作品的阐释视野,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范式。本书从隐性叙事、历史书写和主体性等角度,深入系统地揭示出体育叙事与话语构建、身份认同
    安帅文学理论16.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出现的乡村题材小说,包括部分乡村非虚构作品作为观照对象,论述二十年来乡村叙事所出现的新质元素和诸多变貌。对近二十部乡村叙事作品(特别是长篇小说)进行了细致、深入、不乏新意的解读,分析了作家的创作动机还有表达意图。梳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乡村叙事的发展脉络,并对当下乡村现实图景有所揭示,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
    叶君文学理论21万字
  • 会员
    从文学发展史上看,《尚书》是我国古代出现的第一部初具诗性品格和文学内涵的文化典籍,堪称我国古典文学的最早发端。本书分渊源论、艺术论、叙事论、修辞论、影响论等五个部分,意图在中西融贯的学术视野下,系统全面地挖掘、评价《尚书》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这既有利于我们对早期中国古典文学发生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也有利于我们对早期民族文化经典《尚书》文学特征的全面理解。
    于文哲文学理论34.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明代文言小说中汇编类作品为研究对象,立足文献考证,从文体类型与文献类型两种维度透视明代文言小说汇编现象,选择志怪体、世说体、博物体、小说丛书等汇编类型为代表,清査其文献家底,提炼其审美特征,阐释其文学成就,探究其学术贡献。在个案研究基础上,对明代文言小说汇编之兴盛背景、体例样态、价值及阙失等做了整体观照。
    刘天振文学理论2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