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杂文和随笔(彩图精装)
- 鲁迅 斗南
- 2913字
- 2025-03-26 12:00:50
偶像破坏论/陈独秀
入选理由
中国近现代反对封建政治的重要文献
陈独秀深刻思想的体现
政论文章中的激昂之作
“一声不作,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音同久)坐不动,十(音同实)是无用”:这几句形容偶像的话,何等有趣!
偶像何以应该破坏,这几句话可算说得淋漓尽致了。但是世界上受人尊重,其实是个无用的废物,又何只偶像一端?凡是无用而受人尊重的,都是废物,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
世界上真实有用的东西,自然应该尊重,应该崇拜;倘若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人人尊重他,崇拜他,才算得有用,这班骗人的偶像倘不破坏,岂不教人永远上当么?
泥塑木雕的偶像,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只因有人尊重他,崇拜他,对他烧香磕头,说他灵验:于是乡愚无知的人,迷信这人造的偶像真有赏善罚恶之权,有时便不敢作恶,似乎这偶像却很有用。但是偶像这种用处,不过是迷信的人自己骗自己、非是偶像自身真有什么能力。这种偶像倘不破坏,人间永远只有自己骗自己的迷信,没有真实合理的信仰,岂不可怜!

痛击封建反动势力
此漫画原为保路运动中抨击盛宣怀的宣传画。盛宣怀作为阻碍民主进程的反动形象受到了人们的痛击。
天地间鬼神的存在,倘不能确实证明,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上帝也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一切宗教家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无用的骗人的偶像,都应破坏!
作者简介
陈独秀(1879~1942),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领袖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以及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号实庵,1879年出生于安徽安庆北门后营,17岁中秀才。1898年入杭州求是书院学习。1902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开始在故乡从事革命活动。1905年,在安徽组织秘密的反清军事团体“岳王会”,为同盟会在安徽的发展打下基础。“反袁”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5年,回到上海,创办著名刊物《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新青年》),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1917年初,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和李大钊、胡适等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陈独秀像
1919年5月4日,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并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还联络全国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陈独秀被选为中央局书记,成为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后来相继担任中共要职。还曾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并先后在沪参加了“五卅”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等领导工作。
1922年后,犯严重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错误,8月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撤销其总书记职务。1929年11月,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1932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陈独秀支持抗战,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后,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独立进行政治活动。
1938年,陈独秀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晚年流落于四川。1942年5月,病逝于江津。
古代蒙昧初开的民族,迷信君主是天的儿子,是神的替身,尊重他,崇拜他,以为他的本领与众不同,他才能居然统一国土。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王,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事到如今,这等不但骗人而且害人的偶像,已被我们看穿了,还不应该破坏么?
国家是个什么?照政治学家的解释,越解释越教人糊涂。我老实说一句,国家也是一种偶像。一个国家,乃是一种或数种人民集合起来,占据一块土地,假定的名称;若除去人民,单剩一块土地,便不见国家在哪里,便不知国家是什么。可见国家也不过是一种骗人的偶像,他本身亦无什么真实能力。现在的人所以要保存这种偶像的缘故,不过是藉此对内拥护贵族财主的权利,对外侵害弱国小国的权利罢了。(若说到国家自卫主义,乃不成问题。自卫主义,因侵害主义发生。若无侵害,自卫何为?侵略是因,自卫是果。)世界上有了什么国家,才有什么国际竞争;现在欧洲的战争,杀人如麻,就是这种偶像在那里作怪。我想各国的人民若是渐渐都明白世界大同的真理,和真正和平的幸福,这种偶像就自然毫无用处了。但是世界上多数的人,若不明白也是一种偶像,而且明白这种偶像的害处,那大同和平的光明,恐怕不会照到我们眼里来!
世界上男子所受的一切勋位荣典,和我们中国女子的节孝牌坊,也算是一种偶像;因为功业无论大小,都有一个相当的纪念在人人心目中;节孝必出于自身主观的自动的行为,方有价值;若出于客观的被动的虚荣心,便和崇拜偶像一样了。虚荣心伪道德的坏处,较之不道德尤甚;这种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却是真功业真道德的大障碍!

“国家偶像”
1901年,载沣代表清政府就德国驻华公使被杀一事亲自前往德国道歉。此时,清朝已无大清帝国往日的傲气,显出一副衰落之态。没落的清朝是“国家”这一“偶像”的代表。图为载沣途经上海南京路的情景。
破坏!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此等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宇宙间实在的真理和吾人心坎儿里彻底的信仰永远不能合一!

《新青年》书影
创刊于1915年9月,原名《青年杂志》,第2卷始改名为《新青年》。1918年在陈独秀主持下,吸收了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等参与编辑工作,成为提倡“新文学”、“新文化”的主要阵地。
·作品赏析·
个性至上、个人至上的思想,正是民主主义的重大主题,而所谓的“偶像”思想正是阻止民主进程的最大精神障碍之一。辛亥革命后,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十月革命的炮声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以及更广泛的爱国民主运动促成了“五四”运动,中国历史从此开始了的新纪元。那是一个破除封建政治、文化和思想迷信的时代。陈独秀的《偶像破坏论》写在“五四”运动前夜,在文中,陈独秀把“国家”“民族”同“宗教”“君主”“节孝”一道视为应该破坏的“虚伪的偶像”。其实早在谭嗣同那里,“国”已经成为否定的对象,他在阐发“春秋大一统”时指出:“《春秋》之义,天下一家,有分土,无分民。同生地球上,本无所谓国。”在《偶像破坏论》中,陈独秀写道:“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像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思想的闸门一旦打开,以民主和科学为出发的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其后尽管经历了漫长艰苦的革命斗争,但是中国从此在政体上真正摆脱了封建的集权一统,逐步走上了民主和科学发展的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