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型白酒企业营销必胜法则(实战实用 以弱胜强 白酒营销必读)
- 朱志明
- 2643字
- 2025-02-17 21:03:31
法则6:把握发展临界点
临界点是量变到质变的分界点,是改变命运的分水岭,是做事的最低目标点。突破临界点会形成雪崩效应,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做企业、做市场必须深谙此道。
企业与市场有两个临界点:一是生存的临界点,二是突破的临界点。突破一个又一个临界点才能迈过一个又一个门槛。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白酒企业1.8万家,上规模的酒厂1500家。其中,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296家、1亿元以上的130多家,年营业额千万元的不足千家,还有很多小型酒业在市场苟延残喘,甚至连生存临界点都没有达到,更别提如何快速发展了。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地突破临界点
研究中小白酒企业时发现,白酒企业生存阶段有四个临界点,也就是要迈过四个门槛,“1-3-5-10”,即1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10个1000万元,只有把握这四个阶段的发展规律,才能助推企业快速发展。
对中小企业来说,如果企业年销售额徘徊在1000万元,资金流就非常紧张,企业生存艰难。在这个阶段,许多企业的方向、思想、策略等比较混乱,不知道如何走下去,在生存的边缘挣扎。
当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企业就可以打一些有目标、有规模的进攻战。
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对众多尚未达到或已经突破的中小型白酒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难过的数字门槛。3000万元与5000万元之间只有2000万元的空间,虽然很努力,却很难迈过这条线。
一旦超过5000万元,司机(企业领导)和车辆(营销)好像上了一级公路,担忧也少了,只需盯着前方,握好方向盘匀速前进就行了。根据笔者多年的白酒营销实践和调查总结经验,白酒企业突破了5000万元的门槛,稍微做些努力就能达到1亿元的规模。
超过1亿元,必须做出战略调整,这不是本文阐述的重点。比如,宣酒、云门春、趵突泉、琅琊台、花冠、百脉泉、十里香等企业都是在基地市场突破5000万元后才走上正轨的,轻松突破上亿元、数亿元的销售额。
二、打造规模性成长的主导产品,才能有机会突破临界点
对中小企业来说,能够快速上量的主导产品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决定中小型白酒企业生存发展的命门。因为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一定很弱,根本无法与一线名酒、二线名酒、区域强势品牌相提并论。中小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市场呈现的机会点、消费者教育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劣势等,确定企业究竟用什么样的主导产品组合进入市场。
一些低端酒的规模和销量都很大,组织队伍相对健全,当地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也很大,但产品老化、市场衰退,企业一定要考虑如何激活老产品,或者通过换代的方式,维持或提升原有规模和销量。因为这些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绝对不能放弃,一旦放弃就失去了现有的生存优势。
企业因为拥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品牌力、口碑、地缘优势、资本实力等,可以考虑向上延伸产品,打造一个系列的中高端产品。若企业实力很强、资源丰富、领导有魄力,就可以华丽转身,进军中高端市场,与竞争者展开直接竞争,产品力、渠道力、推广力、直销力等方面加大投入,驱赶对手。若企业没有这样的能力,可以考虑渗透式操作,如团购渠道、重点烟酒店渠道、部分核心酒店渠道等,做重点不做面、选择性教育消费者,采取以点带面形式进攻。
一些濒临灭亡,既没有销量与规模奉献的产品,又没有一个像样的市场,更没有品牌力的中小型酒厂,客户信心不足,要打造一个能够快速上量、快速占有市场、快速形成渠道深度合作关系的系列产品。这个系列的产品应该聚焦中低端产品,绝对不要考虑开发中高端产品,因为做好中高端酒必须满足品牌、资源(资本与社会关系)、品质三大基本条件,此时的企业还没有资格参与这个价格带的竞争。经常看到一些小企业将中高端价位作为自己的核心价格带,产品卖不动,企业不断投入资源,再不断开发新产品,陷入恶性循环。
从整个渠道价值链构成来看,中低端酒在消费者这个环节可以用很低的成本激活,并带来较高的回报。因为区域型白酒企业的历史、文化在当地消费者心中已经沉淀多年,很容易被重新唤醒,教育成本比较低。只要企业加人、加产品、理顺渠道、恢复商业信心,市场增量在半年内应该会有显著增长。根据不同区域市场的容量、竞争级别、品牌沉淀、销售基数,企业的销量能增长30%~100%。在此过程中,企业内部组织重新焕发激情,领导权威得以树立,为组织能力培育奠定基础。
所以,中小企业在初始阶段打造能够快速上量的中低端产品,是建设渠道、打造品牌、塑造人才、激活组织的关键程序,不可以随意跳过。
三、打造具有领导地位的市场,真正迈上突破临界点的大道
大多数苦苦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中小型白酒企业,都没有一个规模基地市场,虾米市场一大堆,就是没有一个“大个子”。试想你拥有60个年销售额50万元的市场和拥有一个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的基地市场相比,哪个更节省资源?
山东济南的趵突泉白酒在济南市场一枝独秀、青岛琅琊台白酒在青岛五城区独占鳌头、菏泽花冠在菏泽市场称王称霸,这些企业年销售额上亿元甚至数亿元。大家可能会说:“山东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多是地产品牌为王,外来品牌不太强势。”那我们就说安徽市场,安徽宣城的宣酒,依靠低端光瓶酒实现规模性增长,然后向中高端产品转型,依靠最霸气的营销推广手段,让自己成为中高端形象的代表,成为徽酒中的黑马,年销售额近20亿元。
突破5000万元的销售额,关键是盘点自己的资源,分析目标核心市场竞争环境,分析目标对手从导入期到现在的年销量,寻找可行性容量参照依据。成功的前提是必须成为第一。在选择核心市场的同时,要考察该核心市场是否有边际效应。也就是说,攻下核心市场后,可以带动哪几个周边市场,能在边际市场上得到多少边际销售额,进而完成开发一点、带动一片的红色区域布局。
四、称王称霸的信心,是突破临界点的关键要素
一个市场的打造,一个企业的真正成长,必然要经历一场或者多场进攻性的战争。
想要改变市场格局或者局部市场格局,需要信心与相对充裕的资源,把所有资源聚焦在一个市场打击对手。拥有王者的霸气、成为第一的决心,是攻坚核心市场的根本出发点。如果没有这样的霸气和决心,就不要谈驱赶对手。
说白了,我们针对对手展开阵地战,其实就是双方展开的一场战术之战,没有对与错,只有成与败。成为第一就是100%的成功,成为第二等于成功了80%,成为第三等于成功了60%,第四名以后只能赔钱了。有了这样的进攻信念,就要把攻坚战术当作战略重点对待,有机整合产品力、直销力、渠道推广力、指挥力、广告促销力、攻关力,在没有充分整合的情况下绝不轻易开战,一旦开战,绝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然后,把握好各个临界点需要实施的市场发展策略与组织、资源配称策略,高效调整、及时布局,还是有机会走上快速发展的亿元征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