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力、重量、杠杆和压力
如何站起来
假如有人和你这么说,他有一种能够让你坐下了就再也站不起来的方法,而且这一过程不需要人和其他的手段来辅助着去固定,你会相信么?“不可能的,开玩笑吧你?”这肯定会是你想说的,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就像图10那样,这就是那种不能使人站起来的姿势。

图10:这种坐姿能使你无法从椅子上站起来
如果你心存疑惑,你大可以亲自试验一下。如图所示,根据膝盖的高度,找一把和它同样高的椅子,坐上去,然后使你的双脚和上半段身子都与地面保持垂直,然后在这种情况下,你再试着站起来。有没有发现,不管你怎样用力,你根本站不起来。如果你觉得这样很失败,那你可以试着把自己的双脚收回到椅子下面,或把上半段身子稍向前倾,这时你再站起来是轻而易举的。
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告诉你答案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对物体、也包括人的平衡问题做一下了解。对于所有直立的物体,假如从它的重心引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只要这个物体的底部内存在这条直线,那么这个物体就永远不会倒下去,反言之,假如这条直线位于物体的底部之外,物体就会倒下去。如图11那样的圆筒肯定会倒下,然而,假如这个圆筒底部面积再大一些的话,也就是说如果能够让从它的重心引出的一条直线通过它的底部,它就倒不了了。

图11:因为经过圆筒重心的垂线落在底部外,所以这种圆筒会倒下去
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图12)、“斜钟楼”(位于俄罗斯亚陆塞路里斯克)、波隆那斜塔就是这个原理,它们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是倾斜的,但是由于重心的垂线位于自身底部之内,因此才倒不了(当然了,它们不倒的另一个缘故是有比较深的地基)。

图12:比萨斜塔
同理,对于一个站立的人,倘若他的重心的垂线可以通过他脚底所在的区域,这个人就会站稳(图13)。因此,我们站不稳的时候,大多是我们是在单脚站立或者只用脚跟站立,那么我们身体的重心很容易就跑出脚下站立的区域,因为我们这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太小了。

图13:一个人站立时,重心必定通过的范围
我们都知道年岁较大的船夫的走路姿势与一般人会有些区别,这和他们长期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船夫长年生活在水上,因此经常站立在摇摆不定的地方。为了使重心的垂线保持在双脚站立的区域内,他们通常都会把双脚张开得比较大一点,从而把自己站立的范围扩大,也就可以在船上顺利地干活了。时间长了,这种站立的姿势对于船夫来说就会是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即便不在船上,在陆地上他们还是会这样站着,因此我们看他们走路的姿势就“与众不同”了。
再有一种情况,恰好和船夫们相反,这些人依旧能够保持身体的平衡,但与船夫比起来姿态就优美多了。大家听说过举世闻名的雕塑“顶水缸的少女”吗?是的,我们此时说的就是它。对于这个头顶物体的人而言,一定要把身体各部分都保持直立的状态,并且要保持头部和身体同在一条直线上,才能保持平衡,反之,只要身体稍一倾斜,那重心的垂线就会随着跑出了双脚站立的范围,身体也就失去了平衡,头上的东西无疑会掉下来了。
通过上面的例子,再理解为什么人无法从椅子上站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那是因为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在肚脐以上20cm左右处的颈椎附近大约是他重心所在的位置,因此我们会明显地看到,经过他身体重心的垂线位于他脚后跟的后面,也就是说,它已经脱离双脚的范围了,那么,人自然就不能从椅子上站立起来了。
这个例子使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个常识,假如我们要想从椅子上站起来,首先需要做一件事,要么把上身向前倾,要么把脚往后缩,这样才可以把经过自己身体重心的垂线置于自己双脚站立的范围中。不然的话,我们是不可能站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