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量化分析
- 陆静
- 1320字
- 2024-11-02 00:45:48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技术革新、产品创新以及放松监管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外银行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操作风险,如何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银行业风险管理中面临的重要挑战。本书以信度理论和贝叶斯网络为主要工具研究了操作风险的高级计量法与预警机制。研究发现:
(1)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全球银行业在2019年之前逐步实施新的资本监管规定,由于该协议在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同时,提高了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减少了对合格资本的认定,因此可能导致银行监管资本的缺口。研究表明,到2019年,全球银行业将面临着巨大的资本缺口,如欧洲银行业的一级资本缺口约1.2万亿欧元;美国银行业的一级资本缺口约8700亿美元;印度银行业至少应补充1285亿美元资本;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约4万亿人民币。这将直接影响对操作风险资本的监管,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应尽早制定应对之策。
(2)虽然操作风险具有低频率/高损失的特点,但对于银行价值的损失而言,操作风险案件带来的负面效应远远超过其带来的有形损失。以中国上市银行为例,每千万元的操作风险涉案金额将会引起银行约3.2亿元的市值损失。
(3)通过自上而下的多因素模型估计的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资本较大,约为604亿元;采用POT极值模型测算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资本约为75亿~114亿元;在操作风险数据缺乏的情况下,非寿险精算的信度理论可以用于混合银行内外部的数据,以提高估计的准确性,采用传统信度理论测算的操作风险资本约为6.1亿~14.5亿元;采用半线性信度理论测算的操作风险资本约为1.4亿~10.2亿元。
(4)操作风险计量中应充分考虑各业务条线/风险类型单元之间的相关性。在高级计量法比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节约40%~50%资本的情况下,如果考虑操作风险之间的相关性,采用Copula函数算法,则不但能更加精确地计量操作风险,而且还能节约10%~30%的操作风险资本,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显然,商业银行具有开发高级计量法的强烈动力,因为这样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节省监管资本,创造更多利润。
(5)由于历史损失数据的匮乏以及低频率/高损失的特点,较难采用传统方法对操作风险实施预警。本书将贝叶斯网络方法引入操作风险预警中,通过构建由关键风险指标(KRIs)和关键风险诱因(KRDs)组成的操作风险拓扑结构,在对各级指标节点赋值的基础上,运用贝叶斯网络测算各类指标对操作风险的影响程度,建立操作风险的预警系统,以便在出现可能导致巨额操作风险的情况时,商业银行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6)传统先验概率的测量方法在操作风险预警系统中不太适用。本书将超级贝叶斯方法应用于贝叶斯网络先验概率的测算,用算例说明了该方法计算先验概率的具体过程。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比,超级贝叶斯方法既不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支持,也不需要复杂的操作过程,却能为贝叶斯网络设置比较可靠的先验概率。
本书还针对中国银行业操作风险计量与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改进措施,包括尽快建立操作风险数据库;加强对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的进一步研究;实施操作风险压力测试;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和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建立操作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加强操作风险缓释力度;建立操作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构建安全、高效的IT系统;提高外部监管水平等。
陆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