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传统金融面临的冲击

1.1.3.1 人工智能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比如,一般基金经理个人跟踪研究的股票数量在50只以内,而利用人工智能的大数据挖掘却可以覆盖市场上所有的股票。基金经理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2小时,每周至少会休息一天,无法保证跟踪市场数据的连续性。但是利用计算机实现人工智能就可以保证全年无间断地、连续地跟踪市场数据。

1.1.3.2 人工智能更高的决策理性程度

人工智能基于历史数据和先决程序做出投资选择,投资理性程度更高,可以有效避免人的主观性,相对更客观公正。此外,人工智能还能让客户享受到更加主动、智慧的金融服务以及更加安全、高效的智能化投资服务,未来的金融服务生态甚至也会因此而重构。

1.1.3.3 传统金融中介作用淡化

传统金融领域的供需模式是资金需求者和资金富裕者(投资人)通过金融中介达成协议,融资方式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中介的作用不断被淡化,资金需求者可以跳过实体金融中介,直接在各类互联网平台上和投资人相互交流。这样的变化使得资金的流动更加顺畅高效。而与互联网金融相比,智能金融不仅能满足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交流的需求,还能根据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的特征为他们进行自动匹配,提高匹配的成功率。

1.1.3.4 去中心化趋势明显

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金融机构之间只能通过中央银行发生互换,中央银行是国家金融体系中最关键的节点,负载了全国所有的交易信息,一旦中央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对该国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互联网金融改变了这个现象,它使得每一个交易者都可以成为一个权重节点,比如使用支付宝、微信可以向亲朋好友们转账,大家可以实现点对点的互换,而不一定需要经过银行系统,每个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都是信息的提供者、记录者和传播者,这样的转变明显削弱了中央银行的中心地位,充分增强了个体在整个金融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共享经济等思想的产生具有启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