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的热议,往往指向的是无奈和焦虑的情绪

作为“中产阶级”标配的全职妈妈们,却并没有“中产阶级”自带的光环,追求高品质生活、追求享受人生的方式都并非推动女性回家育儿的主因。反而,社会很多关于“全职妈妈”的热议,都指向了一种无奈和焦虑的情绪,知乎上关于“全职妈妈”的帖子也劝退了许多梦想做“全职妈妈”的姑娘。

关于全职妈妈的讨论经常引发争议,屡上热搜:

全职妈妈家务劳动是否该获得补偿?

女性选择做全职妈妈是资源浪费吗?

全职妈妈到底对孩子成长有无助益?

全职妈妈回到职场到底有多难?

全职妈妈的价值感体现在哪里?

张桂梅校长创办了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把无数乡村女孩送到大学,昔日的一个学生前来探望张校长并想捐款助学,却因为大学毕业选择做全职妈妈而被张桂梅“逐出”门外。

张校长希望每一个女生都能以一个社会职业的身份实现价值,而这个女生让她失望。

“全职妈妈门槛低,不需要学历教育”;“全职妈妈家务劳动平庸,缺乏意义”;“全职妈妈意味着只能围着家人转,没有价值”。全职妈妈们经常听到这些“声音”,暴露于人们的口舌之下,几乎失去了辩驳的勇气。

我所接触和访谈的全职妈妈们,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她们接受过完整的义务教育,其中有一大半都接受过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她们既履行了义务教育规划,也曾经埋头刷题、点灯鏖战,获得过深造的机会。

全职妈妈们在网上戏称自己当年也是才女一枚,所谓“

上知天体运行原理,下知有机无机反应;

前有椭圆双曲线,后有杂交生物圈;

外可说英语,内可修古文;

求得了数列,说得了马哲;

溯源中华上下五千年,延推赤州陆海百千万;

既知音乐美术计算机,兼修武术民俗老虎钳”。而现在,面对着满脑子神经元还没有搭建好的人类幼崽,只剩下满眼的奶瓶奶嘴尿不湿,满嘴的咿咿呀呀屎尿屁。以前费劲全部脑力背课文,解方程,现在的脑力却退化,儿歌念了五六遍还是要找书才能读给孩子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