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妈妈?难道还有兼职的妈妈?

这本书关注的对象被称为“全职妈妈”,将“妈妈”与“职业”并列显得有点奇怪,有人曾反问过:难道还有兼职妈妈?所有的妈妈不都是全职吗?从母性的角度说,只要成为妈妈,就是百分百的。

综观人类历史,“职业”概念出现时人类已经进入到文明社会,但是“母亲”概念的出现则早于人类使用语言之前。女性生理构造决定了女性有着承担母亲角色的使命,这个使命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也塑造出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生活节奏与思维方式。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发现,由于照顾婴儿,成年女性活动半径少于男性;为了给婴儿提供稳定营养,女性擅长采集使食物来源更加稳定;为了降低婴儿生存风险,女性通过更多交流形成互助群体彼此帮忙照应;为了识别婴儿情绪,女性更擅长阅读表情,更擅长于情绪沟通。“母亲”角色沉淀在女性基因中代代传递,深刻影响到人类进化的方向。

一个在热带丛林里攀援高高树干的采蜜者,树下仰面而望的是她的几个孩子;一个伫立于海滩礁石上将手里的鱼矛甩进海里的渔民,背上裹着她的孩子;一个为冬季来临鞣制狸子皮毛准备用骨针缝制衣服的猎手,胸襟半敞,怀里吃奶的是个小宝贝……

任何一个女性,她都可能是个母亲,用“职业”来定义“妈妈”确实太显浅薄。

这个称呼出现于现代社会,对于人类历史而言非常“崭新”。

现代社会实现了普遍意义的社会分工,催生了“全民职业化”特点,职业帮助我们将教育投入进行转化以获取支持我们生活下去的资源。细究起来,“全职妈妈”中的“职”虽然表面上是指作为妈妈的职业,但是,更深一层意思是将这一群只做“妈妈”的女性与拥有其他职业的人进行对比,例如,职场男性和职场女性,“全职妈妈”的意思是全天候在家、专职照顾家庭和孩子、没有外出工作的女性,另一层意思还包括,“全职妈妈”没有家庭经济之外的收入来源,经济上依靠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员供养。按照现代社会逻辑,女人成为一位母亲后脱离现代职业分工体系,她的教育投入没有实现即时转化,她的生存资源间接通过丈夫从职场获得,为了使女性的经济获得合乎现代社会运行逻辑,“全职妈妈”或“全职主妇”的称呼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