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时代与朱全忠

各地军阀最头疼的事情是支付军饷。大量募兵的话,其支出相当巨大,也难以保证粮食供应。唐末各地战乱纷起,这妨碍了农耕,使得粮食产量减少,由此米价暴涨,粮食难得。在黄巢起义中,官军士气不振的原因之一就是缺粮。各地军阀麾下的兵变,也有不少是缺乏粮饷引起的。所以,军阀必须注意保证粮食的供应。在这一点上,条件最优越的是镇汴州的朱全忠。汴州位于黄河和运河的交叉点,当时东南地区要将作为租税的粮米和绢帛运到都城长安,需先经运河到汴州,再换船经黄河上溯到长安,或用车运到洛阳。因此物资一度会在汴州堆积。汴州是唐廷最重要的要冲,也是朱全忠能够迅速扩张势力的因素。

与朱全忠争雄的,是山西晋阳的李克用。他在征讨黄巢时立下大功。朱全忠有次遇险,得到李克用的救援才幸免于难。但在黄巢走向覆灭后,李克用成为朱全忠前途的障碍。于是朱全忠设宴款待李克用,意图暗杀他。李克用赖亲兵之力得以逃脱。愤怒的他向朝廷控诉,请求讨伐朱全忠。但朝廷仅以爵位笼络而拒绝了他的要求。失去耐心的李克用因此怨恨朝廷,擅自采取了军事行动,由此有了朝敌的污名。

汴州的运河(出自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这正中朱全忠下怀,狡猾的朱全忠让朝廷向各镇节度使下达讨伐李克用的敕令。河北的藩镇也站在朱全忠一边。李克用曾一度攻入了长安,使僖宗出奔,但在朱全忠巧妙的运筹帷幄下,李克用渐渐被孤立,甚至落入居城晋阳被围攻的窘境。而且,李克用的军队虽然骁勇善战,但因经济不振,长期作战并不是朱全忠的敌手。朱全忠控制着运河末端的汴州,占有极大的优势,既可以用其财力招募新的军队,又能收买其他军阀。由此,李克用被仅拥有数州的朱全忠压制,也完全地失去了对中央的发言权。而将强敌李克用排挤在边陲的朱全忠,其势力如冉冉而升的旭日,开始实践其篡唐的野心。这样,以自然要塞拱卫帝都的关中时代结束了,历史转入运河时代,翻开了新的篇章。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译注

Turgesh。——译注

《新唐书·罗弘信传》。——译注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九》。——译注

《资治通鉴·唐纪六十八》。——译注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二。——译注

《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十四。——译注

《新五代史·唐本纪第四》。——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