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的历史(六):宋之新文化
- (日)佐伯富编著
- 995字
- 2025-04-11 04:38:14
黄袍加身的宋太祖
继承周世宗皇位的是七岁的皇子,是为恭帝。契丹因中原天子年少,联络北汉,以图夺回被世宗所占的州县,一举侵入河北。后周朝廷即命相当于禁军总司令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出御外敌。赵匡胤为人宽厚、善待部下,在世宗在世时已立下赫赫战功,深得世宗信任,在兵将中很有声誉。五代时的改朝换代,常有军队的司令官被推举为天子,其中不乏殿前都点检一职。因为坐上这个职位的人作为军队最高指挥官,的确有实力。
受命防御契丹的兵将不愿出动,因为觉得当今主上年幼不知事,即使英勇地为国家效力退敌,也不会得到赏识。军队中则流传着“不如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的说法。都城开封中的流言也沸沸扬扬,甚至有人开始外出避难,一时间局势动荡。在这样不安的气氛中,赵匡胤领军出征,宿于都城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当时兵将们一致推举赵匡胤为天子,并告知了作为部将之一的赵匡胤之弟赵匡义。赵匡义与后来成为宋朝开国功臣的赵普商议,认为在抵御契丹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先收拾事态,而兵将要求立刻拥立赵匡胤为天子。不得已之下,赵匡义等人只好飞檄各地支持赵匡胤的将领,请求他们的同意。另一方面,赵匡义等人来到赵匡胤的大帐,向他告知此事。赵匡胤此时正醉酒不起,赵匡义等人只好在外面等他酒醒。天亮时,诸将在赵匡胤帐外高声大呼:“诸将无主,愿奉太尉(赵匡胤的官职)为天子。”被这喊声惊起的赵匡胤来到帐外,将士们一拥而上,将天子的黄袍披在他身上,并一齐跪下齐呼万岁。赵匡胤不肯答应,被士兵们扶上马就准备返回都城。见事态发展至此,赵匡胤于是在马上诘问众人道:“你们自己贪图富贵,所以推举我为天子,如果能服从我的命令尚可,如果不服从,我是不会做这个天子的。”将兵们慑于这种威势,纷纷发誓追随他。于是赵匡胤进入开封,受后周天子禅让即位,是为宋太祖。时为公元960年,这一年年号改为建隆。

宋太祖赵匡胤像
(故宫南薰殿旧藏)
这种通过禅让获得天子之位的改朝换代方式,在中世社会很常见,是中世政治史一个重要的特色。但宋太祖接受的这次禅让,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禅让。其中一个原因是,宋代以后独裁政治发达,天子与臣僚之间权力的差距扩大。宋代以后,除了边地民族入侵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侵犯天子权威的臣下。即是说,中世的改朝换代,主要是宗族间的政权转移;而宋代以后,则更多地表现为边地民族在各种各样的民族自觉意识驱动下入侵中原,覆灭汉族政权并建立新的王朝。从中可看出向新时代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