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的历史(六):宋之新文化
- (日)佐伯富编著
- 774字
- 2025-04-11 04:38:14
成为天子门生的官僚
科举制始于隋代,到唐代反而成为贵族扩展其势力的手段。主考官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及第者可以与之结成亲密的师生关系。这是一种特别的关系:其中的师不是传道授业之师,他们在科举时作为考官给予了考生及第资格,于是成了考生的老师,这种关系是贯彻一生的。这样,他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形同亲子的关系,甚至可以发展为派系。如此一来,私下里的党派就形成了,官僚只考虑自己的利害行动,天子也无法辖制。
太祖时,在礼部组织的省试中也偶尔存在考官不公的情况,差劣者及第,优秀者反而落第。太祖亲自再行考试,更正了最终结果。因为是在宫中殿内进行的考试,故名殿试,这在之后成为惯例,一直延续到清代。
在这之前,在礼部的考试中合格的人想要任官,还必须经过掌管人事的吏部的录用考试。礼部考试是获得资格的考试,合格者被称为进士;通过吏部考试的进士,才可以被任命为官。但是,吏部被贵族把持,身份低微和不得考官欢心的人是不能通过吏部考试的。然而殿试的出现,让天子亲自面对新科进士,成为判断他们是否具有任官资格的考官,吏部无法对此提出异议。如此一来,在宋代门阀贵族消失的背景下,吏部也逐渐成为单纯的人事机构。
殿试形式上是天子亲试,故其成绩自然是反映天子的意思。当成绩的优劣难以决定时,太祖便命应试者一决高下,定出状元,也有成绩最后揭晓时一跃成为状元的故事。还有,殿试是用来彰显天子恩惠的,所以不会出现落第者。由于是天子决定殿试的排名和合格,所以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十分荣耀。
通过科举选拔出官吏治理百姓,一方面彰显着天子的恩惠,另一方面也使对天子忠诚成为可能。殿试最能反映天子这方面的期望。官吏因天子而获得成为官吏的资格,其身份得到承认的同时,天子的权力还保证了他们在面对官僚群体时压倒性的地位。此后经由殿试授官的人,会对天子效忠。南宋末年的忠臣文天祥曾以状元及第,对天子之恩铭感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