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明的历史(六):宋之新文化
- (日)佐伯富编著
- 777字
- 2025-04-11 04:38:15
秘密结社反抗
盐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盐价上升令下层人民负担沉重。百姓们寻找价廉的盐,私盐遂应运而生。私盐的价格即使是公盐的一半,仍然能够因便宜而获得巨大利润。官价越高,私盐越盛。政府放任私盐的话,会令财政收入减少,所以制定了严厉的法律加以禁止,很多时候贩卖私盐会被处以死刑。但官盐价格高昂,私盐的储量巨大,取缔的成效不大。当严厉打击私盐时,私盐贩子便聚集党徒,建立严密的贩卖网络,通过秘密结社进行买卖。有时成百上千的私盐贩子携带武器进行大量秘密交易,与官军进行武力对抗。这些人在宋代被称为盐贼(宋代虽有大量失业者投军,但更多的是投向盐贼的结社。军队是社会表面的失业救济所,盐贼集团则是其背后的救济所)、盐徒,在清代又被称为盐枭。
政府的官盐价高而质劣。这是因为搬运途中各级吏员和搬运工偷盐后再混以沙土补充重量,致使其实在不堪食用。私盐比官盐质优,价钱又几乎是官盐的一半,百姓当然欢迎私盐。
如果要将私盐贩子和私盐购买者一同处罚的话,购买者就不能不包庇盐贩。这样一来,普通百姓就和私盐贩子站在同一阵线。也就是说,民众和私盐贩子一起,站到了政府统治的对立面,进行无声的、消极的抗议。
在宋代以后的近世中国,叛乱时起是一大特点。这与私盐贩子势力庞大有关,他们有周密的地下组织,不论哪里的私盐贩子起事,反抗运动很快就会波及全国。
以私盐贩子为中心的秘密结社,也有相当巩固的财政基础。民间所消费的盐,官私各半。宋代盐专卖所得占岁入一半,而私盐价格是官盐价格一半的话,则秘密结社的收入是政府收入的四分之一。这样想来,后梁朱全忠、前蜀王建、吴越钱镠等盐贼首领能够建立新政权,就不足为怪了。
这样,宋代以后私盐贩子的结社频频出现。他们在政府管治松弛或被镇压时就起事造反、波及全国,让社会陷入危险的境地。就是说,政府最终迫于确保财源,强制推行盐的专卖,其背后潜藏着重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