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沃尔玛之约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人们想象中的美国,应该是遍地高楼大厦、豪华饭店,充斥着琳琅商品的商场,无处不在的高科技。可是现在我眼前的美国,除了青草和绿树,别无其他,简直是一个绿色流放地。我不禁想起了鲁迅散文《秋夜》里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在这里,即使你兜里有钱,也千万别觉得有什么了不起,没有车,你这钱是花不出去的。来美国前准备行李的时候,本来打算放点方便面、粉条、挂面进去,我老公斜眼看了一眼“哼”了一声说:“你装那些东西干什么,不嫌沉吗?你去的可是美国,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人家什么没有,只要带上钱,其余什么都不用带。”我很听话,以为见过世面的人说的话不会有错,于是行李箱里除了书和几件衣服之外,什么都没装。结果到了这个小镇才发现,在这地方,没钱不行,有钱也没地方用。方圆几里之内没有饭店、没有商场,只有成片的树林,难得见个人影,蹦蹦跳跳的松鼠倒是随处可见。如果肚子饿了,想马上买点吃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使我开始怀念国内家门口就是超市的生活,想吃什么随时可以买到,快捷便利,多惬意啊!

我不时地在心里嘀咕,哪里有超市呀?什么时候才能买点吃的啊?家里有粮,心中才不慌啊。玛丽蓓尔简直是我们的救世主,她答应第二天上午十点,开车带我们前往当地唯一的大型超市沃尔玛进行采购。听到这个消息,我和儿子开心极了。

从阿梅里克斯小镇开车到沃尔玛大约只需要15分钟左右,但如果是步行,却需要一个小时。那里的公路两侧没有人行道,人只能走在马路牙子上或路边的草地上,步行确实比较困难。

3.1 到美国后第一次前往购物的超市:沃尔玛。

进入沃尔玛超市后,我直奔食品区,缺啥,就会觉得啥倍珍贵,“食物”确实是我们娘俩目前最缺的东西。我先是到水果区,又大又红的草莓,一盒1.78美金,马上在脑子里换算成人民币,嗯,11块钱左右,不贵,比中国便宜,拿两盒。油桃,看着也很新鲜哦,买!樱桃,5美金,买上一大袋!橙子也不错,买!蔬菜的品种极为丰富,而且没有超过6美金的。中国的水果蔬菜是按斤卖,这里是按袋儿卖,一袋一袋装好了,上面标有克数和价格,每袋大约在1千克左右。各种肉类不仅品种丰富,而且价格实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牛奶,不到4升的一大桶,仅卖2.38美金,我买了两桶,中中正在长个子,喝吧。看来美国的食品比中国还要稍微便宜一些,品种也要丰富一些。我和儿子就像阿里巴巴好不容易开启了宝库的大门,贪婪地采购着,各种食物不一会儿就塞满了我们的购物车。

如果不折算成人民币的话,美国的食品和衣物价格都不高,大多数都是个位数。我问了一下当地人的工资,低收入的人每月工资1000美金到3000美金不等,这样的收入,在美国生活是不成问题的。而在中国,我们那个三线城市,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基本上也是1000元到3000元不等,但超市里的东西动辄几十上百,稍稍放开了去购物,一次就要花费几百元。

第一次在美国超市购物,消费共计175.71美金,大约10天的食品量。看到冰箱里塞满了食物,我的心随之踏实了下来,家,有了家的感觉。

3.2 冰箱里塞满了食物,餐桌上摆满了美食。这才有了家的感觉。

后来又有一次,我们请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的学生比尔载我们去沃尔玛超市购物,这里基督教的信徒很多,我们总能很容易找到愿意帮助我们的人,这可能就是耶稣的感召力吧,让人们互为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互助互爱。进入沃尔玛之后,比尔什么也不买,跟着我们闲逛。我想买韭菜,查了电子词典,韭菜似乎叫做Leek,我问比尔哪里可以买到Leek,比尔在沃尔玛的食品区一顿找呀,最后拿出一把蒜苗,告诉我这就是Leek,令我哭笑不得,看来韭菜真是我们中国特有的食材。最后结账的时候,也发生了一点小插曲。俊英想买些啤酒做啤酒排骨和啤酒蛋,付钱的时候,收银员说:“今天是礼拜天,今天不卖啤酒。”我赶紧解释:“我们不是要喝,我们是用来做菜的。”收银员说:“你喝不喝我不管,佐治亚州规定今天啤酒不出售,不信,你看!”她用机器刷了一下物品,上面显示不能出售。我们这才知道,在佐治亚州,礼拜天超市是不能卖酒的。后来我们才知道,美国各州的法律,对烟酒的销售有不同的规定。我们也慢慢了解到,韭菜、挂面、老干妈、粉条等中国特有的食材,在沃尔玛超市是买不到的,要去专门的中国超市购买。阿梅里克斯小镇中国人少,中国食材在这里没什么市场,附近也就没有中国超市,这让我们的“中国胃”很受委屈。

在沃尔玛超市,中中拿了很多方便面,这孩子不知怎么啦,在国内的时候喜欢吃米饭,到了美国,却对面条情有独钟,看见方便面就走不动了。到家后,中中迫不及待地去厨房打开火,给自己煮了两袋方便面。看来生养在中国的孩子,真是离不开中国面呀!有了这个中国胃,就有了中国文化的根,离不开、丢不掉,到哪儿都是中国人。

记下这一段的时候,是当地时间凌晨1点36分,而我和中中没有丝毫睡意,我们还没有倒过来时差,生物钟也还是中国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