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随姚正平学习肾病治疗

姚正平老中医以擅长治疗肾病而闻名京城,钱英刚毕业就被安排到北京中医医院内科肾病组跟师姚老,8年间,钱英从姚老身上学到了很多独特的肾病治疗经验。

姚老擅长运用三焦气化学说治疗肾炎水肿,重视从肺、脾、肾三脏气化入手。治疗肾炎,姚老常用大量麻黄、附子、生黄芪,有时麻黄用量可达30g以上。姚老认为,治疗水肿,关键是要使三焦气化通畅。《内经》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所以三焦就是水道,绝不能因为西医称为肾炎而见肾治肾。中医治疗肾炎的着眼点要在三焦,“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主通行水道”。肾炎水肿的根本病机在于三焦气化不行,水道不通。

中医学认为,“上焦如雾”。肺主宣发肃降,肺的宣发在水液的代谢过程中极其重要。急性肾炎多属中医学“风水”范畴,因风邪犯肺而影响了肺的宣发肃降。姚老认为开肺逐邪、宣通利水莫过于麻黄。麻黄并非虎狼之药,麻黄不得桂枝则不热,而量大方能取效。根据姚老经验,麻黄用至一两,则利水效果较明显,有提壶揭盖的作用。

“中焦如沤”。土能治水,中焦脾胃在水液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关键的是脾的升发作用。脾主升,脾气升腾才能散精上肺。姚老治疗肾病水肿常用大量生黄芪,一是健脾益气,使脾气散精于肺再宣发肃降;二是走表实表,使在表之邪得以宣散,使表固不受邪侵;三是补气行水,使三焦通畅而饮邪无遁藏之所。

中医学讲“下焦如渎”。肾主开阖,司二便,在水液的代谢中起着关键作用。《内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姚老认为,尿液得以正常排泄的关键在于“气化”,而“气化”的关键在于肾阳的鼓舞。鼓舞肾气,助肾气化莫过于附子。

姚老认为,三焦气化不畅有虚实两方面的原因,如果是无形之邪导致三焦不畅可按以上方法治疗;如果属中焦气滞水停,则要用行气利水的方法。姚老常用木香、厚朴等行气利水。

钱英一边跟姚老学习,一边做住院医师。当时经他诊治的一个病例,至今仍记忆犹新。一位15岁的男性患者,水肿非常明显,钱英采用姚老的行气利水方法治疗,疗效非常明显。于是他又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了木香、厚朴等理气药加减与尿量的关系,并绘制成曲线图,亲自进行尿蛋白等检测。结果发现,加木香、厚朴后尿量明显增加,减木香、厚朴后则尿量明显减少,从而验证了“三焦气化”学说在指导肾炎水肿治疗中的作用。这是钱英第一次进行临床科研,为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之后钱英又进行了晚期尿毒症中医治疗的临床观察,发现中药对尿毒症的治疗也有非常明显的疗效。他将临床观察结果写成论文,发表于《中医杂志》。

姚老重视三焦气化的理论不但对钱英日后治疗肾病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钱英肝病学术思想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比如治疗肝硬化腹水和乙肝相关性肾病,虽然两者病因病机不同,但均强调三焦气化的重要。另外,钱英治疗肝病重视固肾,其“见肝之病,其源在肾,急当固肾”的学术思想与跟随姚老学习不无关系。

姚老重视食疗治病和“突破禁区”辨证论治的思想对钱英也有很大启发。姚老治疗肾病经常打破西医所谓的“禁忌”。有位雷姓患者,肾功能衰竭比较严重,血清白蛋白也很低。西医会诊均告诫不能进食大量蛋白,而姚老嘱患者喝鲫鱼汤、鸡汤,外加中药进行治疗,患者的肾功能不断好转,最终临床痊愈。这给钱英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收到很大启发,对西医的一些观点要敢于怀疑,衷中参西不离中,一定要按照中医的理法方药组方用药。另外,中药之外加以食疗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在他日后治疗肝病过程中也常常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