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公元前57年之大汉王朝(四)
- 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
- 黄河三尺鲤07
- 2312字
- 2025-04-13 21:57:04
石德急了,他上前一步,抓住刘据的手臂,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殿下,您这是何苦?前往甘泉宫,只怕是自投罗网!
江充那厮分明是想置您于死地,您若不先发制人,恐怕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刘据被石德的话惊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
“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我毕竟是太子,怎能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石德见刘据仍犹豫不决,心中焦急万分。
他深知,若不尽快做出决断,太子的性命难保。
于是他再次劝道:
“殿下,如今形势逼人,您已经没有退路!
江充那厮抓住您之事逼迫甚急,
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按我的计策行事!”
刘据沉默了许久,最终长叹一声,点了点头:
“先生,我听你的。可这假传圣旨之事,
终究是大逆不道,若父皇怪罪,该如何是好?”
石德微微一笑,拍了拍刘据的肩膀,语气中带着一丝安慰:
“殿下,如今只有先保住性命,
才能有机会向陛下解释清楚。
您放心,我定会全力相助!”
于是,刘据在石德的劝说下,决定按照他的计策行事。
他深知,这或许是自己唯一的机会,
而这场斗争,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秋七月壬午(初九),夜幕低垂,长安城被笼罩在一片沉闷的氛围中。
刘据站在太子宫的高台上,望着远处的宫阙,心中满是焦虑与无奈。
他深知,自己已经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而这场斗争,已经无法回头。
在石德的建议下,刘据决定采取行动。
他召集了自己的门客,这些人大多是忠诚可靠的亲信,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刘据低声说道:
“今日之事,迫不得已。你们要冒充皇帝使者,
去逮捕江充等人,务必小心行事,不可露出破绽。”
门客们领命而去,他们换上侍卫的服饰,
手持伪造的诏书,迅速赶往江充的住所。
按道侯韩说负责协助江充,他警惕性极高,见到使者后,心中便起了疑虑。
他仔细端详着使者,冷笑道:
“陛下在甘泉宫养病,你们的诏书从何而来?”
刘据的门客见韩说不肯配合,心中焦急,便强词夺理道:
“这是陛下的密令,你若不从,便是抗旨不遵!”
韩说冷笑一声,厉声喝道:
“大胆!你们分明是假冒的,竟敢在此欺君!”
话音未落,双方已经动起手来。
韩说虽然勇猛,但寡不敌众,最终被刘据的门客杀死。
与此同时,江充也被逮捕,押到了刘据面前。
刘据望着江充,眼中满是愤怒与仇恨。
他咬牙切齿地骂道:“你这赵国的奴才,
先前扰害你们国王父子,还嫌不够,如今又来扰害我们父子!”
江充被五花大绑,跪在地上,
他抬起头,试图辩解,但刘据根本不给他机会。
他亲自监杀江充,将其首级悬于高处,以示众人。
随后,刘据又将江充手下的胡人巫师押往长乐宫附近的上林苑。
这些巫师曾是江充的帮凶,如今也难逃一死。
他们在烈火中哀号,最终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与此同时,刘据派侍从门客无且携带符节,乘夜赶往未央宫长秋门。
无且通过长御女官倚华,将一切经过报告给卫皇后。
卫皇后听后,心中惊恐万分,但也明白事态的严重性。
她立刻下令调发皇家马厩的马车,运载射手,
打开武器库拿出武器,又调发长乐宫的卫卒,准备应对可能的变故。
长安城中,一夜之间陷入混乱。
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传言:“太子造反了!”
消息如同野火一般迅速蔓延,整个长安城被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苏文,江充的亲信之一,趁乱逃出了长安。
他一路疾奔,不敢有丝毫停留,最终来到了甘泉宫。
他气喘吁吁地跪在汉武帝面前,声泪俱下地说道:
“陛下,太子造反了!他杀了江充,还调发了卫卒,简直无法无天!”
汉武帝听后,心中震惊不已。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苏文,喃喃自语道:
“太子?他怎么会……”然而,苏文的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
瞬间在汉武帝的心中炸开,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疑惑与愤怒之中。
他沉默片刻,沉声说道:
“太子肯定是害怕了,又愤恨江充等人,所以才发生这样的变故。”
他深知太子刘据的性格,为人宽厚,素来谨慎,
若非被逼无奈,绝不会轻易造反。
于是,他决定派人召刘据前来,当面问个清楚。
使臣接到命令后,立刻赶往长安。
然而,当他抵达长安城外时,却发现城内一片混乱,到处都是手持武器的士兵。
他心中惊恐,不敢贸然进城。
使臣犹豫片刻,最终决定返回甘泉宫,向汉武帝报告情况。
使臣回到甘泉宫后,跪在汉武帝面前,声音颤抖地说道:
“陛下,臣不敢进城。太子已经造反,他要杀我,我逃了回来。”
汉武帝听后,心中怒火中烧,他本就对太子的行为感到不解,
如今听使臣这么一说,更是气愤不已。
他猛地一拍龙案,怒道:
“大胆!太子竟敢如此悖逆!”
与此同时,丞相刘屈氂听到事变的消息后,惊慌失措,
连丞相的官印和绶带都来不及带走,便抽身而逃。
他深知太子造反之事非同小可,
若不及时向汉武帝报告,自己定然难逃其咎。
于是,他派长史乘驿站快马,将事情的经过奏报给汉武帝。
汉武帝听到长史的报告后,微微皱眉,问道:
“丞相是怎么做的?”
长史跪在地上,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丞相封锁消息,没敢发兵。”
他深知丞相刘屈氂的懦弱,心中也有些不满。
汉武帝听后,怒道:
“事情已经这样沸沸扬扬,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丞相没有周公的遗风,难道周公能不杀管叔和蔡叔吗!”
他提到周公旦,那是西周初年的贤臣,
曾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平定叛乱,诛杀管叔、蔡叔等叛逆。
汉武帝以此为例,显然是对刘屈氂的无能感到愤怒。
于是,汉武帝给丞相颁赐印有玺印的诏书,命令他:
“捕杀叛逆者,朕自会赏罚分明。
应用牛车作为掩护,不要和叛逆者短兵相接,杀伤过多兵卒!
紧守城门,决不能让叛军冲出长安城!”
他深知太子手中有兵权,若让他冲出长安,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他必须尽快平息这场叛乱,维护帝国的稳定。
丞相刘屈氂接到诏书后,心中既惊又惧。
他深知自己此前的失职,如今只能硬着头皮执行汉武帝的命令。
他立刻调集兵马,封锁城门,
同时命令士兵用牛车作为掩护,防止与太子军短兵相接。
长安城内,一场内乱已经拉开序幕,
而汉武帝与太子之间的父子情谊,
也在这场风波中被撕裂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