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避重就轻

杜磊的事业已经起了步,如今又是爱情事业双丰收,自然不需要陈百川再给他安排出路。

眼下苏联解体已经是不远的事情,北方商贸的倒爷事业维持不了几年了。

前世北方倒爷事业在进入90年代后就逐渐的自然消亡了。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成功建立,商品流通体制逐渐完善,国内的商品市场取消双轨制并且日益丰富,这些都让倒爷模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取而代之的是逐渐走向正规的国际贸易体系和跨国企业合作。

日后的国际贸易必须是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商业合作关系,要遵循国际规则和标准,建立起大规模有组织的商品供应链,这才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取利润。

锦程国际与伊万诺夫商贸之间的合作已经算是先行一步了,新的供应链体系正在逐渐被完善。

而杜磊的北方贸易还在通过倒爷贸易缓慢的积累着原始资本,陈百川自然是要出手拉一把的,他心里想着的是伊尔库斯克重工机械厂库房里封存的那一百多台重型拖拉机。

陈百川说道:“磊子,明后年苏联的经济依旧不乐观,在满洲里做倒爷生意也不是长久之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的北方贸易业务模式要尝试进行调整。

我在伊尔库斯克准备收购一家重工机械厂,现在已经基本谈妥了,预计四五月份有望签约。他们仓库内还有一百多台库存的拖拉机需要清仓,这些都是超过300马力的重型拖拉机。

我想把这个生意交给你试试,等过年以后你先去跑一跑国内重型拖拉机的需求市场,尤其是内蒙古和黑龙江这两省的那些大型农场。.

一定要以国内正规的外贸进出口的手续来做生意,提前让北方贸易上手,这对公司未来发展有好处。

另外,等下半年你把公司资金尽量收缩回收,年底我这里有一个赚大钱的机会,到时你要是能拿出资金来,哥哥我再带你飞。”

杜磊闻言眼睛就是一亮,那种跟着陈百川头一次跑到龙城倒腾国库券的感觉立即就回来了,刺激的他浑身就是一激灵。

“没问题!等我回到满洲里就立即安排人手调查国内拖拉机市场,等今年过了六月我就把公司的倒爷的业务停了,然后盘账关门回家结婚。下半年可就等着你带我飞了啊!”

杜磊一脸的兴奋,一副要赌身家的样子,看的陈百川直扶额。

没得说,就冲兄弟这份信任,那必须带你起飞啊!

陈百川跟国内团队逐一聊完之后便让他们先去休息准备了,这几天多了解了解这边的风土人情,过不了几天他们就要回去了。

跟下属谈心是每一个老板必备的技能,对于这一点陈百川前一世已经算是身经百战了。看着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家伙,他也由衷的高兴。

陈百川忽然出声叫住了张光耀,让他先留一下。

其他几个人也没多想,都猜测陈百川可能是要详细询问刘桃的事了。

他们不约而同的都给了连长一个住嘴和制止的表情。这是他们来苏联碰头后就商量好的,百川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命犯桃花,将来怕是要在女人身上吃亏的。

所以他们兄弟一场,无论如何也得尽可能帮他挡灾。

其实刘桃的事情哪有刚才说的那么轻描淡写,秦家挨了断子绝孙脚,他们的怨恨又哪里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就算刘桃跟了段正存,甚至把龙腾商贸都从上海搬迁到了金华来寻求庇护,可那段家又怎么会为了一个儿子的外室而真的拼命?

那秦力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不但和地方上的很多闲杂人等有染,而且手里有钱,还掌握着一家批发市场。这样的人要么不动,要动就得大动干戈。

这两个月段正存确实是给刘桃撑腰了,甚至公开给秦力施加压力,双方碰撞的很是激烈。

张光耀听说秦力为了除掉刘桃背后的靠山,把她和段正存之间的不雅照片撒播的到处都是。

直接导致段正存和原配妻子离了婚,段家也与亲家反目成仇。对他老子的仕途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正所谓以色侍人人,色衰而爱驰。

段书记已经公开声明瞧不上刘桃这样的儿媳妇,甚至还放出了狠话,段正存如果非要娶刘桃,那就和他断绝父子关系。

那段正存如今是贪恋她的美貌色令智昏,但他一旦失去了家里的庇佑,在外面做事到处受挫时,他还会坚定的选择她么?

张光耀他们都不看好刘桃的未来,不论段家和秦家最终结果如何,作为挑起事端的始作俑者,刘桃怕无论如何都不会讨得好的。

他们统一口径封口就是决定不会把这些事情告诉陈百川,担心这小子感性发作或者割舍不下,再想跑去帮刘桃什么的。

说好听点呢,叫重情义。

说不好听的,那也是色令智昏。

反正有他们这帮兄弟在,刘桃这个扫把精就绝对不能再让陈百川沾上。

张光耀还在盘算着如果陈百川问起刘桃近况,该如何避重就轻,结果陈百川根本就没有问刘桃的事。

“光耀,老首长那里你去拜会了么,从他那里招人的事情有没有个说法?”

张光耀愣了愣,立即反应过来。

“去过了,应该是问题不大的,按照现在的政策,国家只对符合在城镇安排工作的退伍士兵实行系统分配包干安置的办法。

可是还有很多占用农村征兵指标入伍的士兵和从非户口所在地入伍的城镇退伍士兵,当地政府是没办法给他们安置工作的。

这些人都面临着回归社会后的再就业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们提供待遇优厚的岗位的话,老首长那边愿意给我们提供方便。”

这是个好消息,陈百川道:“今年,国内的就业形势怕是会很更严峻,企业受到三角债影响的范围会更大,很多大型国企都会陷入债务链中难以解脱。

不管中央会如何应对,地方上面对企业破产倒闭带来的下岗工人潮都会感觉压力山大。

我想老首长肯定能看到这一点,我们想要扩充安保力量,必需要用我们自己人才放心。”

张光耀赞成陈百川的想法的,他想了想又道:“上次碰面我跟老首长提了一嘴你说的精密机床的事,不过老首长没让我继续说,只说等你回来再谈。”

陈百川也不知道这块敲门砖能不能管用,只能见机行事了。

陈百川道:“行吧,等这边的事情都敲定,咱们就去香港,年前再回趟粤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