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市场调研
- 科技巨企,从创立华为开始
- 辣条鲨手
- 2462字
- 2025-03-07 13:39:47
任国非也算见多识广,并且在深城待了有六七年,还真没听说谁持有三年期的特区通行证。
当然了。
也有可能是他接触不到。
但问题又来了。
他华南石油集团前区域经理都接触不到的阶层,任安一个还未毕业的大学生是怎么挤进去的?
现在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两张证件是假的。
迎上任国非诧异的目光,任安没有卖关子,而是把自己拿着两份新政报纸闯深城,再给李怀明修CRT电视机的经历一五一十托出,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道:
“事情经过就是这样,我也没想到南山办证处主任李龙是李怀明首长的儿子。”
“……”
任国非沉默了半晌,似乎在消化这些信息。
他发现自己对任安的了解还是太少,竟然拿着两份报纸就敢闯进深城这个敏感特区,这是真没有挨过收容的毒打。
为什么说深城是敏感特区?
四个字。
毗邻港岛!
因为和港岛接壤的缘故,深城既要防止偷渡客,又得保持开放政策,发展自身经济。
随着1980年10月24日港岛新规发布,偷渡客入港不再发放身份证,并且发现会遣返回内地,这股“游泳潮”才被抑制住势头。
游去打黑工的原因也很现实,那就是港岛薪水非常高。
普通工人2000-3000港币,要是从事金融行业,5000港币打底,上是不封顶的。
内地薪资呢?
普通工人50元一个月。
两地巨大的收入差距,催生的大量偷渡客,也让深城保持开放的同时,严厉打击偷渡行为,并制定了一系列证件。
任国非扪心自问,如果不是部队转业到深城,他真没有勇气来闯“二线关”,因为站在风口是有可能飞起来,但也有可能摔得粉身碎骨。
……
沉默了大约半分钟,任国非的眼神越发坚定,并露出一丝决然的神色,现在确实如任安所说的那般,打工是绝对不可能还清债务的,他只有创业这一条路。
做为兄长,他目光看向任安,传授为人处世的经验道:
“新城检查站潘卫国主任我听说过他,这人非常看重自身信誉,是可以‘牙齿当金花’的人,和这类人打交道要真诚,少点心思,不然反倒适得其反。”
“还有那位李怀明首长,我虽说不知道他是谁,但既然他把党员证借给你用,说明他有欣赏你的意思,要学会借力使力。”
“就像搭乘飞机航班,我们人类虽然不会飞,但却会借助外力实现空中飞行。”
人的能力分很多种,情商是为数不多可以后天训练的。
任国非能坐上华南石油集团的区域经理,他的能力暂且不谈,情商绝对是顶尖的。
他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总结概括起来就八个字:维系人脉,借力使力。
“记下了。”
任安微微颔首。
他两世为人,自然也懂得如何维护,并利用好现有人脉资源。
见任安已经记下,任国非拍了拍前者肩膀,站起身道:“回家吧,明天跟我去做市场调研,我们要确保万无一失。”
倒买倒卖,利用两地信息差赚钱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易事。
这就好比开饭店,不仅要会看路段、人流量、毛利率、房租水电和人力成本,还要根据客人口味去进行调整,留住客源。
像川渝的火锅开到粤东,如果老板不调整辣度,吃习惯“鲜甜”的粤东人怎么能吃得惯?
很多新手创业者就是看见别人赚钱了,就着急忙慌地跟风,什么市场调研都不做,最终只能是收获银行长长的催债单。
“听你的。”
任安同样站起身,踩灭地上正在燃烧的香烟。
现在他们当务之急就是赚到第一桶金,然后往自主研发方向靠拢,建立技术壁垒。
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技术壁垒的重要性,就这么说吧,如果你无法建立起技术壁垒,那你就还处于随时被替代的角色。
像后世的英伟达,以前没有科技公司愿意投入大量资金钻研GPU,觉得用途不大。
结果人工智能爆发,算力面临严重短缺,等高通、博通、AMD这些竞争对手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英伟达成了人工智能时代唯一一个可以“上桌吃饭”的算力设备供应商。
……
次日,早高峰。
任国非先是开车把孟兰君送去纺织厂,她是厂里面的会计,紧接着他又折返再回来,搭任安直奔位于工业七路的湾厦电信局。
1987年,随着“大哥大”进入内地市场,国家邮电局也把电话业务进行了下放,由电信局进行管理,这也是“华国电信”的前身。
对于电话安装、入网号码申请等电信业务需求,电信局采用的是区域管理模式。
什么是区域管理模式?
拿南山区举例,它会设立一个电信区域总局,然后会在湾厦村、向南村、南山村、渔一村、渔二村等人口密集的城中村设立分局,进行更方便的管理。
每个城中村分局,都会有一位区域经理进行负责。
任国非也不愧是华南石油集团曾经的高管,人脉没得说,与前台小妹简单沟通两句后,很轻松就见到了湾厦村的区域经理——蔡杰伟。
“任总,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蔡杰伟大约四十岁左右,一米七不到的身高,挺着个啤酒肚,搭配白色衬衫和银框眼镜,给人一种圆滑精明感。
“好久不见蔡经理。”
两人礼貌握手,脸上都挂着抹职业假笑。
“这位是?”
蔡杰伟看向一旁的任安。
任国非松开手,介绍任安道:“这是我弟弟任安,这不暑假了嘛,让他来深城见见世面。”
“暑假”二字,再加上任安相对年轻的面孔,蔡杰伟一下子就知晓了任安是在校学生的身份。
他主动伸出手,顺着任国非的话往下说道:“是该见见世面,以后才能前途无量。”
任安与其微笑握手,并没有开口说些什么。
在一番客套过后,蔡杰伟把任安和任国非带到自己办公室。
办公室大约有30个平方,除了办公区域外,还有专门招待来宾的区域,区域内的黑色皮质沙发和大理石的桌子格外吸睛,上面还放着一套茶具。
“这边请。”
蔡杰伟做了个请的手势。
“请。”任国非同样做了个请的手势,待蔡杰伟入座以后,他才往沙发坐下。
三人坐下后,蔡杰伟动作娴熟,先是沏了一壶茶。
待茶水放置在任安和任国非面前,他才不紧不慢进入正题道:“任总这次来找我,是想咨询什么业务吗?还是说华南石油集团那边有什么业务合作要和我谈?”
蔡杰伟还不知道任国非已经被辞退,以为后者是代表华南石油集团来谈的合作。
任国非没有进行纠正,而是就事论事道:“这次来找蔡经理,是想谈点私事。”
“私事?”
蔡杰伟来了抹兴致。
任国非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水,又放下道:“也不能说私事,算公事合作吧。”
“你说说看。”
蔡杰伟拿起茶杯,静待下文。
只见任国非淡然一笑,把来意说了出来道:
“是这样的,我一朋友最近想拉我入伙搞个通信设备公司,主营业务是卖自动交换机,我们也注意到国家的《七五计划》要推进通信电话的覆盖率,所以就想来问问,有没有和蔡经理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