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陈波上“贼船”
- 科技巨企,从创立华为开始
- 辣条鲨手
- 2160字
- 2025-03-16 00:09:58
“2400栋房屋,按照平均两层去算的话,湾厦这个城中村起码住着两三万人。”
“这么多?”
“湾厦的外来务工人口多嘛,很多都是合租的。”
“也是,三室一厅住了六七人也很常见,毕竟房租这么贵,都是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离开湾厦电信局,任安和任国非在车上闲聊着,车窗外的风夹杂着雨后的湿气吹进车内,不断拍打着他们脸庞。
由于没有车载空调,他们不敢关窗,只能默默忍受这湿热的风。
毕竟相比较于热风拍脸,关上车窗的闷热会更难受。
在任安与任国非驱车前往湾厦村委会的同时,华南石油集团的深城总经理林少平同样在驾车,不过却是前往华国银行南山分行。
此时的他脸色紧绷,脑海不断浮现出任国非怒怼他的那一幕。
这两天他一直在调查,想知道任国非的底气是什么。
可问遍了华南石油集团和任国非走得比较近的人,都说不清楚对方最近在搞什么。
为了好好惩戒一下这条养了几年的“狗”,顺带达成自己的目的,他决定用集团名义给银行施加压力,让银行派催债的人去试试任国非的斤两。
来到南山分行,林少平径直走进了行长韩楚瑞的办公室。
韩楚瑞见到他,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脸上堆满了笑容:“哟,林总,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事情是关于任国非欠债的问题……”林少平没有说什么客套话,而是直接说明情况。
在了解完来龙去脉,加上华南石油集团是储蓄大户,更是当地巨无霸,韩楚瑞也是连连点头道:“行,这两天我再派人去催一催他。”
“也不要把他逼急,要少量多次,能明白吗?”
林少平特意嘱咐。
他是想通过银行施压,迫使任国非向他低头认错,顺便想通过任国非来认识任安,再从任安这条线去结交南山办证处主任李龙,可不是说要把任国非往死整。
况且退一万步讲,帮集团追回70万对他有什么好处?
如果他年轻十岁,或许可以凭借这件事情搏一搏晋升,但现在他都临近退休年龄了,哪怕晋升也蹦哒不了几年,用集团平台为自己创造利益才是最实在的。
“这个我们都有度的,林总你放心好了。”韩楚瑞连连点头,随后他又说道:“对了林总,快临近下半年了嘛,我们这边的信贷额度还有一部分没完成……”
“我回去开会研究研究。”
“行,感谢林总。”
“好了,这件事情不要和别人提,催债的事情注意分寸,要是这都办不好,你是知道后果的。”
“当然当然。”
“那我就先走了。”
林少平没有过多停留,在与韩楚瑞达成共识后,便驾驶着他的黑色奔驰车离开了分行,准备找外汇黑市的人聊聊有没有续签入港证的途径。
他之所以想要续签入港证,并不是想着去消费购物,而是他与朋友合资,挂靠在华南石油集团的私营公司需要这个证件进入港岛。
是的。
他本身也是位“倒爷”!
现在但凡关注时事新闻,以及社会认知高的民众都知道,入港证就是一张财富凭证。
可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倒”,大量普通人逆袭万元户,外汇额度却没增加多少,这就让上面意识到需要管制,开始收缩入港证的申请条件,遏制住这股势头。
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富,但必须要创汇,如果通过黑市外汇来倒买倒卖变富,国家并不支持。
……
而在另一边。
湾厦村委会。
村委会主任陈波和任国非有过一定交集,在听完后者的来意后,陈波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显得有些犹豫:
“虽说你们给出的条件不差,初装费就便宜了500元,但你们也知道,湾厦村都是外来人口居多,有几个出得起这么多钱。”
“况且……”
他顿了顿,放下茶杯道:“况且还要买电话机,每个月交月租费,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听见这句话,任国非嘴角微微上扬,说道:“陈主任你看要不这样,固定电话机我这边免费赠送,虽说不是新的,但绝对可以用,还赠送半年保修服务。”
“还有我在湾厦村生活这么久,对这里也有感情,也想为湾厦村做点贡献,我也可以向陈主任你承诺,只要每有24人申报安装电话,并签订报装合同,我就向湾厦村捐200元,报答这片土地。”
这番话语气真诚,句句报答,不知道的还以为任国非真的对湾厦有特殊的感情。
然而实际是……
他想拉陈波上自己的船。
俗话说得好:有利益才有力气。
你连汤都不给别人喝,别人怎么帮你出力?
陈波下意识地舔了舔嘴唇,这个动作暴露了他已经心动,但他还想着讲讲价:
“24个人,一人1500块钱,那可就是36000啊,任总你看200块钱是不是少了点?”
任国非摇了摇头,笑着反驳他道:“这真不少了,我们是真把湾厦村当家,这才又送免费电话机,又捐钱的,陈主任你大可去湾厦电信局问问,除了我们兄弟俩,谁给你这个优惠啊。”
“这个…让我想想。”
陈波大脑飞速思考着。
在完整复盘下来,他觉得任国非说的是有道理的。
别看他是湾厦村的村委会主任,但他家里还没装有电话,原因就是因为动辄两千的初装费太贵了,还要自费买电话座机,并且每月还得交月租。
可要是1500包含初装费,又送免费电话座机,满24个安装用户任国非还捐200元给村委会,那这情况就不同了。
任国非和任安没有打扰,让陈波自己权衡利弊。
半晌过后。
陈波终于拍板道:“行吧,今晚槐树宗祠门口,我会带一批家底比较殷实的村民过去,能不能成还得靠你们推销。”
“没问题,希望我们能共赢,让湾厦村发展得更好。”
任国非面露喜色,张口闭口都是为了湾厦村发展。
“那是肯定的,发展湾厦村是我陈波的责任。”陈波也笑着接话,是不是真为湾厦村发展,那或许就只有天知道了。
一旁的任安见陈波上了“贼船”,同样露出抹微笑,他算是明白为什么任国非可以在八十年代脱颖而出了,这种“借力打力,左右逢源”的经商之道,是需要深厚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才能学会,这也是任国非拥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