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定性
- 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
- 白灼虾
- 2085字
- 2025-04-14 12:04:46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停止了流逝。
所有人都看向李正甫那具尚有温度的尸体,眸子里有错愕、不安以及惶恐等神色流露。
云国忠久久不语,只是发出轻声叹息。
便是连杨元录都呆滞了许久,最后默不作声摇头。
“正甫!!!”
宁王李宸灏大嚎了一声,扑到李正甫尸体上痛哭流涕。
在李宸灏心中,已完全把李正甫当成自己的孩子,而且还在李正甫身上寄予太多厚望,最终却落得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下场。
心中岂能不痛?
齐同心面色慌张:“陛下,这……”
饶是连这位见多大风大浪的大太监,都有些手足无措。
永泰帝在原地站了许久,最后在齐同心搀扶下一步步走到李正甫尸体旁边,顾不上还在嚎啕大哭的李宸灏,半蹲在尸体旁边看了许久。
啪!
天子一巴掌扇在李正甫脸颊上。
众人再次错愕。
啪啪啪!
接连几记耳光落下。
永泰帝愤怒咆哮:“逆子!你快给朕醒来!朕没让你死,你就不能死!!!”
“你快醒来!”
“朕再也不骂你了,求求你快醒来……”
满朝文武从未见过天子这般失态,仿佛第一天认识永泰帝。
李宸灏看不下去,一把推开永泰帝,苛责他就连李正甫了都不能让亡灵得以安息。
齐同心看见永泰帝跌坐在地,连忙招呼侍卫过来把李宸灏控制起来。
永泰帝有气无力摆了摆手:“朕没事,你们都退下。”
杨元录适时上前说道:“陛下节哀,上京的重建事宜就交给臣等,就用不着陛下来费心了。剩余的叛军残党该杀杀,该罚就罚,臣等若是拿不定主意再来请示陛下。”
永泰帝没有吱声,相当于默认了。
杨元录给满朝文武打了个眼色,众人心领神会准备离开。
“等一下!”永泰帝开口。
李九霄下意识回过头。
永泰帝指着跪地求饶的李献说道:“把这竖子拖下去砍了,再让人把琅琊王请入宫中。”
李献直接被吓傻了。
群臣也劝永泰帝不要冲动,永泰帝心中跟明镜似的,若没有李献明里暗里催促李正甫篡权夺位,父子二人岂会走到今日这步田地?
在众目睽睽之下,李献果真被人拖了出去砍头。
当李九霄离开午门的时候,地上的血液还没干涸,李献那颗人头仍然瞪大眼珠子巡视着过往人流。
云国忠叹了口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咎由自取罢了,没人能救得了他。”李九霄一点都同情不起来。
云国忠赞同这句话。
转头又问李九霄对当下局势的看法。
李九霄沉吟道:“按理说东宫之主该换人了,而且除了庆王之外没有别的合适人选,但我总觉得还会有波折。”
“不错,储君还没尘埃落定之前,肯定还会有风波。”云国忠点头。
李九霄突然想到了什么:“您老人家的意思是,天子可能会越过庆王,让琅琊王李广平当储君?”
刚刚永泰帝对李献以及李广平的态度截然不同,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云国忠:“皇太孙未尝不可!”
李九霄忽然笑道:“天子有这种想法,无非就是为了让天下人觉得他是一位好父亲,他若是尚有理性的话绝不会立琅琊王为皇太孙。”
云国忠心中一惊,下意识看向四周。
幸好没有人在周围,否则被别人听见李九霄这些话,只怕会掉脑袋。
“你可真是什么都敢说!”他苦笑。
李九霄:“实话实说罢了。”
云国忠没再纠结这个话题,拍了拍李九霄肩膀让他在京兆府尹这个位置上多待几年,等资历与人脉都积累足够深厚了再入三省六部,如此一来将来拜相的机会很大。
李九霄嘴上答应。
心里却在想将来他可是要当天子的,哪会瞧得上三省六部?
二人聊着聊着,很快就沉默了。
皇宫里面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上京城又能好到哪儿去?
有一部分叛军知道在劫难逃,于是临阵脱逃在上京城内烧杀抢掠,给上京百姓造成极大的损失,有些人至今还在逍遥法外。
上京城再也恢复不了往日的繁华。
在返回衙门路上,李九霄看见不少百姓拖家带口离开上京,大部分都是要往更富裕的江南地区迁徙。
百姓对上京城、对大乾已经彻底失望。
与其留下来等死,不如去富裕的江南地区避开乱世。
李九霄回到衙门第一件事,就是清点京兆府衙役的伤亡情况,向这部分衙役发放抚恤金并且亲自登门慰问,随后又重新招募衙役并且组织这部分人维护上京城的治安。
他甚至还下令,若能抓住烧杀抢掠的残余叛军,可当场将其斩杀。
乱世当用重典,才能震慑宵小。
过了几日。
朝廷对太子造反一案定性,对外宣称太子受妖人蛊惑才发动了叛乱,太子是无罪的,但太子心怀愧疚于是在太极殿内自尽谢罪。
除此之外,天子还册封太子的嫡长子李广平为鲁亲王。
至于宁王李宸灏则是因为教唆太子造反被诛杀于午门之外,宁王府剩余人得以幸免于难。
对这个处罚群臣三缄其口,没有发表任何评论。
谁都知道这个时候的天子喜怒无常,谁要是说错半个字,谁就会掉脑袋。
可偏偏还有人敢摸老虎屁股。
“李大人听说了么,今早有个监察御史上奏说太子是叛党,让陛下废黜太子这个名号。”徐腾远来到李九霄官廨内,提起今早朝廷里发生的事,李九霄头也不抬说道:“他人呢?被发配岭南了?”
徐腾远说话之前下意识张望四周,压低声音道:“不是。”
“嗯?”
李九霄抬头,略感诧异。
莫非经过儿子之死,永泰帝变得仁慈了?
“陛下果然英明,知道忠言逆耳。”他说。
徐腾远脸色讳莫如深,摇头说道:“就在刚刚,那位监察御史已经被满门抄斩,就在东市街口。”
李九霄:“……”
“陛下真是一点忠言都听不进去了,这可如何是好?”徐腾远急得不行,李九霄回过神后淡淡说道:“人老了,容易犯糊涂。再这样下去,我想大乾会从内部开始瓦解。”
“徐大人,我们是该为大乾做点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