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模板

玖昀轻声为我解释:“第二笔识者,旧书裁道失效后,被立于归烬支系。他从不书写,只归落笔之笔。”

我盯着他,想从这模糊的梦中找出他与我之间的因果。

“赵磊,”归沉忽然开口,语气似咒似预言,“你执的那笔,本不属于你。”

“可现在,它选择了你。”

他伸出手,一指点在我魂识之上,低声道:“你以为你还在命轨之中?”

“错了。”

“五日前,你就已被判定为‘不归者’。”

我仍记得归沉将指尖点入我魂识的那一刻,那不是单纯的触碰,而是一种“宣判”。仿佛命轨从此为我关闭,万书齐卷,一笔不落。

五日前,我便已不属命书之中。

梦中,我几度试图挣脱那被裁定的现实,可魂识仿佛被浓墨覆面,动弹不得,思绪也像被翻页时压住的那一角,再也无法翻转。

直到一道刺骨的寒意自胸口传来——火痕。

它不再静默,那灼热并非温暖,而是焦灼,是燃尽之焰的临终回光。我意识尚未完全归位,便被一道剧烈的撕裂感拉回现世。

我猛然睁眼,已身处弃笔界段的残页阵中心,璃瑜与苏雁正环绕布咒,魂火照得周围惨白如骨。四野无声,唯余我急促的喘息,和胸口归裁印微弱的脉动。

“赵磊,你终于醒了。”璃瑜收回魂钉,神情仍带余惊,“你刚才的魂识,几乎与火痕脱离了。”

“你梦见了什么?”苏雁问,声音低沉,像压着什么。

我摇头:“归沉,他告诉我……我已经是‘不归者’。”

话音一落,气氛骤然凝结,连远处漂浮的残页也仿佛静止了。璃瑜沉默片刻,缓缓点头:“那就必须去——‘无归塔’。”

那名字一出,四周的咒风仿佛微动了下。

我没多问,只知,那是我此刻唯一可去之地。

……

我们花了整整两个时辰,才从弃笔界段边缘的断轨通道脱离。灰页层层交错,像古籍中从未书写完的剧本,我们跋涉其中,如同行走在被遗弃的词语之间。

待踏出废轨,一座巨塔赫然出现在前方天际。

那是一根直刺灰穹的黑色骨塔,通体无窗无光,高约九十咒丈,塔身布满裂痕,裂中仍有炽焰残存,像未曾熄灭的咒火之眼,在窥视每一个靠近者的魂核。

塔周围,是一片“燃灰人”的墓场。

他们披着烧焦的咒袍,眼窝空洞,魂骨裸露,仿佛曾是执笔之人,却在某次写错命句后被咒火吞噬,仅剩灰壳般的外躯,游走在这片封禁的边陲。

我站在塔外,看着那些人影在断咒残页之间徘徊,忽而停步,忽而回望,却从不发声。他们像是一种“悔意”的载体,将命书体系中每一次错裁错判所遗留下来的咒语,反复刻录在自身的骨壳之上。

“他们……还活着吗?”我问。

璃瑜盯着塔门,目光深远:“不,他们只是‘燃意’未绝。是书界流放出的自我意识碎片,被困于残咒循环中。魂已散,只剩执念在咒火中燃烧。”

我点点头,走近那扇如墨雕般的塔门。

门上布满封咒,其形古奥,线条如缠绕骨藤,一眼望去,竟隐约能看见咒文中一位女子的魂影在翻阅命书。那影模糊不清,却气息熟悉。

璃瑜凝神一看,喃喃开口:“这是……玖昀的手笔。”

我猛地回头:“你确定?”

“当年她亲自制下‘焚录咒印’,只用于封禁一人。”璃瑜咬牙,“那个曾背叛整个命书体系的‘原录笔者’。”

“他是谁?”

“没人知道。”璃瑜目光沉冷,“只有一个字名——‘漠章’。”

我闻言,背脊泛寒。命书旧典中曾提过此人,却只字未提其真容与笔迹,只说其曾试图将书魂化为具象咒神,操控命轨重写全界,最终被书后亲裁,魂骨永囚无归塔底。

苏雁没再迟疑,祭起“书灰之印”,将魂识与灰页链接,只见那印浮于空中,微光如焰,引得塔门咒阵发出尖锐鸣响,仿若塔魂在哀嚎。

“退后!”她低喝一声,将书灰之印猛地按入塔门核心。

砰——!

塔门剧震,漫天灰屑扑面而来。咒火顺着门缝喷涌而出,如万千断句在呻吟。我与璃瑜退至一旁,只见苏雁硬生生以魂力撕裂了咒封。

“进去。”她气息微乱,额角渗出冷汗。

塔内一片死寂,似乎连时光也在这里停止了流动。

石阶沿着塔壁盘旋而下,咒火在地缝中轻颤,照得塔心处影影绰绰,像无数断章在黑暗中低语。我们一路深入,只觉得脚步踩在某种难以言明的重量上,不是实物,而是“被放弃的意志”。

当我们抵达塔底石殿时,那场景令人心悸。

正中央,一具坐化姿态的魂骨静静端坐于残火之上,骨骼晶透,如同被咒焰灼化的水晶,骨缝间仍有细小火丝游走,似随时都可能重新点燃。

“漠章……”璃瑜吐出这个名字时,声音带着一丝颤意。

苏雁蹲下查看:“这魂骨还在微燃,识火未灭。”

我蹲身贴近那具魂骨,忽地,归裁印在我胸口猛烈一震。

我猛然转头,目光落在石殿尽头——那里,有一道狭窄的火脉缝隙,似乎通向更深处。

火痕,如有意识般,剧烈跳动。

“它在那里面。”我低声说。

璃瑜脸色大变:“你是说,火痕本体在塔心?”

“不,是它正在被……重构。”

火脉缝隙后的气息,不属于任何一类咒文。我站在缝口前,归裁印在胸口几乎是以灼烧的方式提醒着我:火痕,就在前方。

我深吸一口气,咬牙踏入缝隙,石壁上密布着灰红咒纹,如腐烂经书上斑驳的墨痕,纹路间还流淌着微弱的火丝,仿佛咒火在骨中呼吸。

走了不过十丈,面前豁然开朗。

那是一间封闭石室,顶部凹陷如盏,中央立着一座古式魂鼎,鼎中火焰苍灰交错,燃烧着的不是木,不是咒油,而是一张张泛黄的空页残卷。而在魂鼎正上方,火痕悬浮于空,宛如一滴燃烧的笔血,周围咒文环绕,呈六芒镇魂构,密布连缀,似锁非锁,似写非写。

我立刻意识到——这是“未写命书模板”的魂识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