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赴洛阳

商谈完后,计瑞丝毫不作耽搁立刻就去整点兵马,粮草。

计萧步出营帐,见闾承已在前头稳步而行,他赶忙加快脚步,上前追去。

“先生!”计萧赶上闾承,神色间满是疑惑,“为何定要我去救驾?”

尽管计瑞最终同意让计萧带兵前往,可他心底对闾承这一主张的缘由仍不明白。

闾承抓着计萧的胳膊,看了一下周围,确认没人在旁后,才徐徐说道:

“因为这是天赐的机会,当下天河的土地、兵马,还是声望,样样都比不上其他诸侯,若想后来居上,就得行常人所不敢行之事,为常人所不能为之举,天河不过几千兵马,折了也就折了,之后再重新招揽便是,若是能救驾成功,则一举成名,天下皆知,忠烈侯府更可借此功更进一步,揽下一州之地,你父亲便能跻身诸侯之列。”

闾承稍作停顿,又补充道:

“若事不可为,那就去潼关,潼关守将与你乃是亲人,洛阳一失,潼关腹背受敌,势必难以坚守,届时您可劝说你的舅舅带领潼关守军撤回荆州,这也是一大收获,总之,万不可让你父亲去。”

“……”

计萧点了点头,深感受教。

若非闾承所说,他还真想不到这么多。

“对了,泽乡之战既然大胜,不知斩获如何?”闾承又问道,因为刚刚计萧回来并未详细汇报战果。

听到这话,计萧立刻到:

“自是斩获颇丰,俘虏两千余人,战马四百多匹,粮草、军械亦是数目可观,若是能将那两千降卒并入,加上蓝子和麾下的人马,我天河兵力很快便能破万!”

“如此甚好!”

闾承听闻,顿时面露喜色。

“这般看来,此次救驾胜算又添几分,以当下荆州局势,天河不需留太多兵马驻守,小侯爷可率两千人马前往,令再从蓝子和将军那里择两千精锐一同,先派骑兵火速进发,步兵随后紧跟,当下天河收到的消息,已是八九日前的消息,形势刻不容缓,必须尽快赶赴京城。”

“明白,我父亲已经在整点兵马,明日便可出发,随后去往泽乡,不等他们先来天河,直接让他们与我一同前往。”

与闾承商议妥当后,计萧即刻去找计瑞,一同着手整顿兵马。

此前追随计萧的士兵尚未得到充分休整,便又要踏上征程,可即便如此,众人毫无怨言,反倒个个斗志昂扬,踊跃备战。

这些时日,天河兵力持续扩充,得知柳林山已死的消息后,计瑞迅速分派几支队伍,前往收复先前被占的几座县城。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计瑞便已点齐两千兵马,浩浩荡荡从城门出发,闾承也一同随行。

闾承年事已高,计萧本不愿让他一同涉险,但闾承态度坚决,执意跟随。

考虑到后续行军作战诸多谋划还需仰仗闾承,计萧便不再坚持。

计萧亲率四百骑兵作为先锋,先行开拔,步兵则携带辎重,随后跟进。

因要前往泽乡通知蓝子和,势必会耽搁些时间,故而采用步骑分离的行军策略。

虽说这般行军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但在如今的荆州一带,计萧不相信还有人敢触自己的霉头。

又是两日急行,计萧一行抵达泽乡。

蓝子和对计萧邀他一同前往救驾的提议,欣然接受,当即点齐麾下两千人马跟随计萧出发,自己留下不到两千人搬运物资、看管降卒,并将其送往天河。

与蓝子和会合后,计萧所率军队已达四千之众,其中骑兵更是增至八百,天河与泽乡的精锐骑兵尽皆在此。

北方地势开阔平坦,骑兵在这样的地形下,所能发挥的作用远比在南方更为显著。

随着队伍离洛阳越来越近,流民的身影愈发常见。

沿途荒道之上,随处可见流民的踪迹,他们大多来自更北的地方,为躲避战乱,拖家带口,一路南下。

一路上,饿殍横陈于道,那景象触目惊心,这般凄惨场景,在天河是从未见过的,计萧也是生平首次目睹如此惨烈之状。

几个月前,他前往华阴时见识过北方的萧条与荒凉,本以为那便是极致,却未曾想,如今的境况竟更为恶劣。

当生存都成了奢望,人群陷入绝境,往昔的秩序瞬间崩塌,人性的丑恶在此时暴露无遗。

计萧策马前行,不经意间看向路边支起的铁锅,锅里竟漂浮着人的脑袋,皮肉在沸水中微微翻卷,那场景令人作呕。

随着队伍继续前行,这样的惨象愈发频繁地映入眼帘。

有瘦骨嶙峋的孩子趴在饿死的母亲身旁,无声哭泣,有流民为了争抢一块发臭的面饼,拳脚相向。

身旁的士兵们也都面露惊惶与不忍,队伍的行进速度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都别停下!加快行军!”计萧大声喝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沙哑与愤怒,

一幕幕如此惊心,计萧心中暗暗发誓,决不让这般景象出现在天河。

急行军一直持续到距离洛阳两百多里外才停下,因为此刻洛阳已经被叛军团团围困。

据探子回报,距离洛阳百里外都能听见喊杀声,显然叛军正在强攻洛阳。

而此刻,计萧身边只有八百骑,其余步卒还需至少六天才能跟上。

八百骑,冲杀二十万军阵,即便计萧对自己的武力再自信,也不敢这般作为。

“先生,现在我等该如何作为?”

计萧转头看向闾承,现在只能听听他的意见如何了。

“不急,先等等派往许昌、中牟等地探子回报,看看有无援军。”闾承神色凝重,微微叹了口气,语气沉稳却又透着几分无奈。

计萧摇了摇头,只感到有些悲观:

“我估计他们都只会作壁上观吧,那两位王爷巴不得洛阳陷落,如此他们便可名正言顺擎起大旗,只能期盼另外几位地方大员会来了。”

“或许吧,但凭我们的兵力,肯定是不能贸然行动的,静观其变吧。”

没多久,几个探子便骑着快马匆匆赶回:

“报!鲁王率军四日前抵达新乡,这几日与叛军多次交锋,然而均被叛军击退,损失惨重。”

“报!据许昌附近百姓所言,扬州牧蔡曼和淮南王的大军已在原地驻扎两日,毫无动静,始终未见出兵迹象。”

“报!徐州刺史朱辰昨日已率军赶至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