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发赏(求追读)

经过老赵和小宋一番和睦谈话,双方充分沟通,解开了误会,进一步加深合作。

但当赵怀安亲自将宋文通送到寨门时,看着踉踉跄跄离开的宋文通,赵大还是忍不住担心起来。

这次是不是吓惨了这个宋文通?

想到这里,赵怀安忍不住又瞪了一眼赵六。

赵六看到了,努了努嘴,在心里腹诽:

“这赵大现在咋那么爱瞪眼?哎,赵大官做得大了,但兄弟感情是淡了啊!想当日,不是咱老六,赵大能……,哎,不提了,感情淡了啊。”

赵怀安要是知道赵六这想法,非得再捶他一顿不可。

不过虽然觉得有点对不住人宋文通,但赵怀安并不觉得那最后的小插曲能影响到这场交易。

说白了,相比于那些首级,宋文通的个人荣辱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

……

而果然,当宋文通回去后,那些神策军也没什么幺蛾子,倒真的老老实实跟赵怀安做买卖了。

其他人也就罢了,像陈法海就是老神策军,见这些神策军那么守规矩,简直是惊掉了下巴。

他们神策军能抢钱就不会去挣钱?作为长安最大的暴力集团,上面又有中尉老公们罩着,简直是吞金蛤蟆,坐地虎。

长安最富裕不过两市,但他们神策军就能自己去市场上征收各种杂税。

你以为你小商人,不去长安卖东西不就免于盘剥了?但对不起,逃过长安的刀,还有畿内各神策军镇的刀。

随便一个路口桥津,这些神策军就敢设卡,人走要给钱,货过要抽份,甚至连只猪过去了,都要留一条腿下来。

他们神策军就是这样的底色。

所以当陈法海看到外头那些神策军这么老老实实做生意,还明显是亏本做生意,他才吃惊。

那一刻,赵怀安在陈法海心中,有三层高楼那么高,这背后关系得上天啊。

但陈法海哪里知道,那些神策军之所以老实合作,除了那位监军使周从寓的确对他们严格,另外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赵怀安现在的威名,比保义都这些人以为的都要大。

这些人这些日一直在金马寨坚守作战,所以不清楚现在双流的风评。

现在军中提到赵大赵怀安,除了那句“呼保义”之外,心里更多的是一份复杂和佩服。

当时情况多么危急,南诏军浩荡东进,而双流城内藩内外诸将哪个不是武名卓著的悍将?但就是没一个敢出城守寨的。

但人赵怀安不仅主动领了这样的任务,还打得真的好。

他们在双流城内的时候,城内也组织过几波陷阵队出城袭扰南诏军,但战果都不大。

然后第二天这些人就看到什么?

看到西面出现了敌军溃兵,逶迤溃进了城外大营,然后这些人就被赶到城外壕沟砍了头,血流了一地。

最后呢,就是数百根竹竿顶着首级,一支南诏军就急匆匆地杀往了西边。

此时,城上的人哪里还不知道人家赵大肯定是在外面打胜仗了。

即便再瞧不上赵怀安土鳖身份的藩外武士们,也不得不感叹一句:

“赵大不愧是我淮西豪杰,非是蜀中人物。”

你看,这会赵大又成自己人了。

一个人的威望有时候就很直接,就看你能不能成事,能不能为他人所不能。

一旦一个人在别人的心中总是那种,临危受命,挽狂澜于既倒的。平时可能还看不出,可一旦危难,大伙下意识就会指着这人拿主意。

如此,权力自然向这样的人靠拢,这番道理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而现在赵怀安就有点这个味道,前后两次大战,这赵大都为他人所不能,行他人不敢为之事,端是一豪杰好汉。

对于军中的这些风评,那些神策军如何不知?他们本来随监军使到各个藩镇,就是要采访藩镇风评,好及时传回长安。

这也是中晚唐后,外放的监军使和神策军的固定任务了,真当他们来就来捞钱的呀。

当然,出差的时候谋点福利,这点人之常情,纵然是圣天子都能体恤的。

所以,这些神策军们很容易就判断,这赵大用不了多久就能在成都混出来,到时候上头有背景,下面有一帮能打的部队撑着,在成都也是个人物了。

而他们神策军要发财,就要和这些地方人物关系搞搞好,毕竟他们基本盘在京畿。

对于其他地方,人家要是卖天子几分面子,他们神策军还能狐假虎威一下,要是当你天子是个屁,那他们也是屁都不如。

所以,当赵怀安看到宋文通的时候,觉得奇货可居要小小投资一下,那这些神策军同样如此,看到赵大这样的扎势人物,也决定小小的投资一下。

是的,几千匹布的大钱,在他们这些神策军眼里就是小小的投资。

毫不夸张的说,就这会在金马寨外头吹风的这些个神策军,哪个不是分分钟上万绢布的大生意?

他们是真心投资赵怀安。

这人扎势得很。

所以这笔生意,他们神策军投了!

当然,有一个不是太正经的消息也在军中有流传,说这赵大壮阔长大,宋使君素爱之,所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嘘寒问暖,给衣赐金,宠爱尤慎。

虽然他们这些神策军不太觉得赵大这样的昂臧汉子会做这等卖沟子的事,但万一呢?

反正不管怎么说,这赵怀安奇货可居!

……

可惜啊,赵怀安并不知道自己在军中复杂的风评,也不知道自己刚刚放走了一群天使投资人。

此刻,他目送着这些豪爽走人的神策军傻钱,捏着手里的四张钱契,心里大爽。

他赵怀安来了大唐快三个月,靠着自己的努力,终于成有钱人了。

他现在手里的四张钱契,每张都是成都大慈寺画押的五百贯钱契,

大慈寺赵怀安听鲜于岳说过,是成都最大的寺庙,占了成都东城的快一半的面积,平日僧众万余,放在天下都是一等一的大庙祖庭。

赵怀安知道这会的寺庙不纯粹是念经,什么买卖土地,公证,放钱,典押,只要能挣钱的生意都做。

这倒是和那帮神策军挺像的,除了不修善,其他都干。

而赵怀安手里的四张钱契就是二千贯,这四张麻纸是多大的钱呢?

光成都的大宅就能买十套,去养门客武士,能养一百人一年。

可以说,赵怀安前后两辈子都没挣过这么大的钱。

此刻,赵怀安再无法按捺住激动,扭头对赵六等人道:

“将兄弟们都喊到大营,我赵大要给弟兄们发赏!”

是的,他赵大前脚挣到钱,后脚就和兄弟们分,就是这么大气!

赵六他们高兴大吼,纷纷簇拥着赵怀安登上了点兵台。

而各队将把头也纷纷把麾下吏士们喊了过去,七百多号人都挤在营内,各个把脖子伸得老长,脸上是化不开的兴奋。

都将要给大伙发赏啦!

他们可太喜欢这位都将了,跟着赵大走,有酒有肉不说,还时不时来几次团建,甚至还动不动给你发奖金。

这样的领导,你受得了?

……

赵怀安意气风发,看着自己拉起的队伍,豪迈大喊:

“兄弟们,咱们话不多说,发钱!”

说着赵怀安就让背嵬他们将后头的竹筐都抬了出来,数十筐里面装了一千多贯铜钱,除了这段时间上头发下来的饷,还有之前溃退路上“捡”到的八百贯钱。

满满当当、金灿灿的铜钱充斥在眼前,一众武夫吏士们鼻息粗重,心情摇曳。

相比于抽象的数字,还是这些东西最有画面冲突。

赵怀安开始发布犒赏条件:

“俘斩贼都头,赏绢百匹,钱百贯;俘斩贼将头者,赏绢五十匹,钱五十贯;俘斩贼府兵、长行,赏绢十匹,钱十贯。不在此列者,亦有出战赏,人皆获绢两匹,钱一贯。”

此言一出,众吏士欢声雷动,只因为这份赏赐太丰厚了。

目前绢布这些需要到了成都后才能兑换,所以赵怀安决定先给各有功的先赏钱。

于是就发生了这样一幕。

各军士跑回帐幕中,从包裹、竹筐里面抱出一节节首级,这是他们之前几次出战斩下的,现在要作为报功的标准。

这些人按照各队序列站在营地内,王铎则带着几个书手开始勘验首级。

别觉得他们都是和南诏军作战,这些首级就没问题了。

要是不检点清楚,这帮杀胚能从战死的同袍那里,取下首级充作军功,你信不信。

王铎在军中多年,武夫们什么品行,他还不清楚?

果然,这边刚勘验到一半,王铎旁边的一个书手就发现问题了,此人拿着毛笔,对着一个黑黝黝的大汉,摇头:

“你说你斩了十三人?但你这边只有两颗首级,其中一颗还是被砍得分辨不清,这如何能信?”

说着,这刀笔书手就要给这军汉记功一首级,但这却惹恼了对面。

这黑粗汉也是个强人,一拳就顶在了那人心窝,大骂:

“吃屎不你,乃公在战场手杀十数人,要受你这刀笔羞辱?”

说着,这人就要再打这书手。

很快这边的混乱就引起了点兵台上赵大的注意,他皱眉,将胡弘略喊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