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卢植:没想到大汉竟有如此奇才!

“赵将军。”

正当魏宏、赵风低声商议时,甄尧兴冲冲疾步上前,拱手抱拳,脸上遮掩不住的笑意:

“末将已经派人打扫战场,清点俘虏,咱们接下来,应当如何?”

望着满脸兴奋的甄尧,赵风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

“今日天色已晚,咱们在安林休息一夜,明日再走。

你乃是甄家三公子,时常行商,对地形熟悉,此事便交由你来安排。”

“诺。”

甄尧欠身拱手,铿锵应命:

“末将必不负魏相、赵将军信任。”

“很好。”

赵风摆了摆手,示意其可以离开:

“快去安排吧。”

甄尧前脚方才离开,赵风随即扭头瞥向魏宏:

“魏相,瞧见了吗?如此这般,咱们能舍下他们,独自离开吗?”

“呃......”

甄尧满脸兴奋的模样,萦绕在魏宏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虽然他骨子里,还是想要离开,但沉吟良久,话到嘴边,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你是联军主将,如何作战,我听你的,但我丑话说在前头,一切当以大局为重。”

“魏相放心。”

当下,赵风拍着胸脯保证道:

“元氏有舍弟阿云,还有赵氏族人,末将身为族长,岂能置他们的性命于不顾。

如果局势发展当真超过了末将的预料,末将定会调整战略,确保元氏不失。”

呼~~~

魏宏长舒口气,这才放下心来:

“这才是我认识的子逸,那便依你所言。”

赵风揖了一揖,发自肺腑地感叹道:

“多谢魏相,能在您手下做事,末将三生有幸。”

魏宏瞥了赵风一眼,不屑地轻哼一声:

“你小子什么时候也学会拍马屁了。”

“哪里。”

赵风飞快摇头,眼神如炬,语声坚定:

“此乃末将肺腑之言,绝无半点奉承之意。”

能够全权相信下属的领导,即便赵风两世为人,也是掰着手指头都数不着的。

尤其现在,赵风心里非常清楚,魏宏担忧元氏安危,生怕来之不易的战果灰飞烟灭。

但他却仍旧能够克制内心的冲动,选择相信赵风,支持赵风,实属不易。

魏宏吐口气,摆了摆手,轻声道:

“不管怎样,尽快派人联系大王,让他们早些准备。”

赵风颔首,揖了一揖:

“诺。”

*****

元氏。

常山王府。

常山王刘暠背着手,皱着眉,正在殿中左右来回踱步,不时抬头望向殿门,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消息。

“报—!”

“捷报—!”

忽然,殿外响起一声急促的传报。

刘暠猛地驻足,扭头望向殿门。

但见......

侍从阿才疾步闯入大殿,满面堆笑,目光兴奋:

“大......大......大王......”

“别着急,喘口气,再说不迟。”

刘暠摆了摆手,示意身旁侍从递上茶水。

咕噜!

咕噜!

待阿才豪饮一盏茶后,刘暠迫不及待:

“赵家坞堡的战况如何?”

“大王放心。”

阿才极其肯定地点点头,拍着胸脯保证道:

“小人已经反复确定过了,是捷报!

赵云率领本部精锐,与赵家乡勇里应外合,大获全胜。

不仅斩杀了黄巾的先锋大将张牛角,而且俘虏了数千名黄巾。

目前赵云将军正在赶回元氏的路上,最晚两日,便可抵达。”

“彩!”

刘暠闻言欣喜,为赵云大声喝彩:

“赵云此子果然没让我失望,他与赵风一样,皆是我常山英才。

现在只要等赵风返回常山,便可放手与张宝决战。

哼!

黄巾这帮杂碎,居然还想颠覆我大汉的统治,简直痴心妄想。

只要能诛杀张宝,便可尽起大军,杀奔魏郡,与朝廷联合作战。

如此一来,黄巾必能铲平,冀州必然大鼎。”

阿才立刻拱手抱拳,躬身行礼: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阿才。”

刘暠招呼一声。

“在。”

阿才揖了一揖。

“你立刻派人前往中山,如果猜的不错,应该很快可以碰到赵风的队伍,让他们速速返回常山,不得有误。”

“诺。”

“且慢。”

“大王还有何吩咐?”

“另外告诉赵云,让他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元氏联军大营,我怕时间长了,会露馅儿,张宝已经加快了行军速度。”

“诺,大王放心,此事易耳,交给小人即可。”

“嗯,去吧。”

*****

魏郡,邺城。

城外广袤的旷野上,官兵大营延绵数里,层层叠叠,旌旗遍布,遮天蔽日。

大营正中,一顶庞大的青色军帐耸立,外面披坚执锐的士卒严阵以待,丝毫不敢松懈。

“报—!”

忽然,辕门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放眼望去。

汉军斥候高举令旗飞驰而来,辕门驻守的士卒立刻挪开拒马,放斥候快速进入营地。

斥候飞马直奔中军,于阶前飞身而下,高举着信筒大声呼喊:

“报—!”

“急报—!”

中军门口的侍卫掀开帘帐,放斥候进入。

斥候疾步闯入大帐,单膝跪地,双手奉上信筒,大声喊道:

“据小人查探,从魏郡离开的张梁,已经被常山国内的义军剿灭。”

“哦?”

正在观察地图的卢植听到汇报,猛地扭过头来,一脸不敢置信地望向斥候:

“你说什么?常山国内的义军竟歼灭了张梁?”

“没错。”

斥候极其肯定地点点头,语声坚定:

“正是如此,小人已经反复确认过了消息。

在常山相魏宏的领导下,常山组建了联军,统兵将军乃是常山真定人赵风。

他们共计兵力约莫八千,仅靠一战,便全歼了张梁四万余人。

而且常山境内有谶言,苍天未死,黄天难立,秋冬之际,天罚必至。

因此,常山境内的百姓对太平道的信仰动摇,反而开始支持朝廷义军。”

“快,呈上来。”

卢植闻言,沉寂已久的心竟忽然热血沸腾起来:

“好个魏宏,我倒要瞧瞧,他是如何将常山局势扭转的。”

“诺。”

副将宗员横出一步,接过信筒,拆开,取出信笺:

“将军请过目。”

“嗯。”

卢植接过信笺,哗啦一声,展开浏览。

他眼珠子上下一翻滚,扑面而来的文字顿时惊爆他的眼球:

“哈哈!好啊,好个魏宏,好个赵风,没想到大汉竟有如此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