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来自东宫的反击计划

  • 明代风云
  • 勤蚁
  • 2425字
  • 2025-04-13 00:52:44

这位身着紫衣老妇,赫然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恭章皇后孙氏。

——明宣宗朱瞻基的继后,明英宗朱祁镇的生母,沂王朱见深的嫡亲祖母,如今的孙太皇太后!

回溯当年土木堡之变,英宗被瓦剌俘虏的危急时刻,这位太皇太后为保大明江山,毅然与于谦等重臣联手,将留守监国的郕王朱祁钰扶上帝位(即景泰帝)。

在那段风雨飘摇的岁月,她以非凡的智慧凝聚朝野之力,上下一心抵御蒙古铁骑,其威望之隆,堪称“垂帘而治天下安”。

然而自英宗南归后,这位曾经睿智的老太后却渐渐变了。

权力的甜头与血脉的执念,让她疯狂深陷其中,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在朝堂上培植党羽,在后宫中安插眼线,甚至暗中操控廷议。

这一切不过只为达成一个目的:让被幽禁南宫的英宗重登大宝,让年幼的沂王取代现太子朱见济。

即便明知英宗昏聩无能,这位曾经以社稷为重的太皇太后,如今眼中只剩下了“孙氏血脉永续帝位”的执念。

文华殿,景泰帝一行已经走远,董平连忙上前搀扶仍俯卧在地上的朱齐。

小朱同学毕竟脸皮厚,稍微整理了一下方才窘迫的心态,站到文华殿台阶之上。

他强行恢复往日神色,指着这帮人咬牙恨恨道:“都下去歇着吧!今日之事,不得外传……嘶!如有谁胆敢对外说出一个字,孤决不轻饶……嘶!”

阶下宫人侍卫虽只受了轻杖,却也个个疼痛难当。

此刻见太子如此作态,心中自是清楚——这位主子不过是要个台阶下罢了。

大家纷纷叩首应道:“奴婢(属下)谨遵殿下钧旨!若有半字泄露,甘愿领死!”

时已夜深,由于明日还要早朝,朱齐在董平搀扶下,一步一顿地向寝殿挪去。

太子寝殿位于后殿的主敬殿内,不过数十步之遥。

考虑到大家上下忙碌了一天,还都挨了顿打,待伺候着他换上宽松的睡衣后,朱齐便挥手将董平和其余宫女都屏退了。

趴在床上的他侧首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地方,果真与脑海中先前那粗糙视频所示一模一样。

只不过现下心态已经与当初看戏的心态截然不同,朱齐暗自叹道:“年老不知画中意,相逢已是画中人”。

感叹归感叹,自己现在这个境遇已经是既定事实,他需要认真思索一下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

今日这番遭遇让他明白,脑中那视频预警只会在生死关头才会出现,给他展示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

像今日这般虽疼痛难忍却无性命之忧的笞刑,视频便毫无反应。

有了这份依仗,倒是让朱齐对自己的生命安危多了几分把握。

对于今日行凶的侍卫,朱齐后来从江昊口中已经得知其姓名曰钱勇,乃至埋藏在暗处未能得逞的宦官张喜,这些人定然是受敌方势力安排,否则不可能贸然行凶。

他仔细思索着脑中资料,自己这具身躯:怀献太子,无论是世子时期还是册立东宫之后,行事向来循规蹈矩,绝无出格之举。

如此看来,连绵不绝的刺杀绝非私怨所致,必是牵涉皇储之争。

夜深人静之下,朱齐的思维更加的敏锐了。

白天时候由于情况危急,他只能做到提防眼前最危险的人。

但是,从全局来看的话,能将手伸进东宫的,不外乎三方势力:孙太皇太后、幽居南宫的英宗、沂王朱见深。

英宗现在还在被景泰帝软禁在皇城外的南宫里,而沂王朱见深年岁尚小,尽管这两位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执行力极低。

同时具备影响力、执行力的就只剩下最后一人:当今太皇太后。

朱齐不是傻子,虽然没有直接证据所指,但是真相也差不多呼之欲出。

想到敌人三番五次欲置自己于死地——后世年少得志、心高气傲的他哪里受过这等委屈。

凝视着视频中自己曾经倒下的位置,朱齐眼神逐渐变得凌厉无比:好一个先下手为强!那就别怪我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他脑海中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下毒!

得益于后世生物化学的专业积累,他记忆深处储存着不下十种剧毒配方:蓖麻毒素、河豚毒素、氰化物...

每一种都能让银针检测方法失效,且致死量极低,个个见血封喉。

光是想到这些,他就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但转念一想,现实条件实在棘手。

虽说原料可以想办法搞到,但那些精密的萃取工艺,在这个连玻璃器皿都稀缺的时代,简直难如登天。

更何况,就算真能制出这些剧毒,以他现在在东宫的处境——既无得力手下,又无可靠渠道,想要投毒谈何容易?

“要不然...试试有毒气体?”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否决了。

且不说制备过程的危险性和原材料的难搞,单是在没有防护装备的情况下操作,搞不好自己就先中招了,而且还可能会伤及大量无辜,这也他决计不能接受的。

想到可能出现的惨状,朱齐不由得摇了摇头。

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是高能物理学以及核物理,但是看起来对当前的局面并没有什么用处。

凭自己一己之力研究核武器?这种念头连想都不用想,先不说那天文级别的计算量以及大量现代化的设备设施,个人连制作最基础的一级起爆药都费不少劲。

原子弹可不是简单掌握原理记住公式就行的,后世祖国能够迅速研制成功,那也是凝聚了大量优秀科学家们的心血和生命。

倒是早前因为兴趣所查阅的中外图书馆,不少基础的研究发明还能派上用场。

在明朝,黑火药的研发虽已臻至相当成熟的水平,但其本质上仍属于快速燃烧反应,远未达到后世高能炸药那种剧烈的爆轰效果。

朱齐的思绪在火药与炸药的利弊间反复权衡,最终不得不将TNT这个选项也排除在外。

尽管硝石这类基础原料在明代并不罕见,但要提纯出符合要求的硝化物,不仅需要复杂的化学工艺,更面临着一个引爆技术的致命缺陷。

由于这种后世常见的军用炸药也太过于稳定,即便用明火直接灼烧,也不会引发爆炸,必须依赖专业的起爆装置——L管之类的,才能发挥作用。

就在此时,只见他灵光一现,顿时计上心来。

稍后思考了良久,才确定是个可行之计。

也许是白天太累的缘故,朱齐在思考过程中竟不知不觉睡过去。

这一觉睡得异常深沉,以至于董平在榻前呼唤了许久才将他惊醒。

“几时了?”朱齐猛地坐起,不知道是不是是穿越带来的特殊体质,他不仅精神焕发,连昨日受刑的伤痛也消失无踪。

“回殿下,丑时钟鼓已经响过!梳洗还得用些时间,陛下有旨今日您需参朝!”董平焦急道。

“丑时?!”朱齐顿时睡意全消,按要求,他至少要在寅时结束前抵达太和殿。

虽说东宫与太和殿相距不远,但若不能抢在景泰帝之前到场,后果可想而知!

他可不想在全部朝臣面前再丢一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