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寻亲与错过
- 重生火红年代,从养鸭开始
- 一指禅码字
- 2045字
- 2025-04-19 18:07:35
“莫师父找到小日子进城时那生死不知的大哥了,还活着,一路沿着江水游到了我们青石镇那边。
夏同志,你得帮忙赶紧开一个路条。
我得陪同莫师父过去认亲。”周远相当坦然,原来想好的那些借口,现在是完全用不上了。
一开始想借口,是担心莫老头这边不能确认老倔头就是他哥。
但现在很明显,看着莫老头这个反应,已然是确认无误了。
那么就什么借口也是不用了。
要是夏同志这个事情上敢阻拦老莫,那估计他这个领导,也算是当到头了。
虽然夏同志对老莫一直态度不好,但对周远还是不错的。
周远也犯不着给他挖坑。
真要周远含糊的说上一句,夏同志再来一句不许老莫去找,那就有点反人性了。
“真的确认了?”夏同志又追问了一句。
“你看莫师父那个样子,要是不确定,他会那样激动么?”周远轻笑一声,也是肯定的答道。
……
林家,林秀秀又把一张信纸揉搓成团,丢在了地上,信纸上也只有八个大字~“周家哥哥,见字如晤···”
但接下去,林秀秀真不知道怎么写了。
她想着跟周远认真的聊一聊,谈谈她人生的改变。
但却是不知道为什么,有些话,她就是写不下去。
小丫头以前信件倒是收过不少。
大多数是通过私下偷偷传递的。
但那些都是描写友谊与爱情的,歌颂未来与自由的,跟林秀秀想要写的这封信完全不同。
当然,小丫头想着要模仿给亲人的口吻写这封信,也是不行,感觉别扭。
一时之间,有国中学识水平的小丫头,竟然被一封信给为难住了。
一切都很顺利,前几天没收鸡蛋,外加这几天炕房里出壳的。
剩下孵到一半的鸡蛋也就二三十只,这点损失应该说,是最小的了。
莫老头从他屋里挖出一个坛子,拿了二十几个大洋,交到了工作组。
委托工作组在他出去寻亲的这段时间,帮他把房顶修缮一下。
并且莫老头跟工作组保证,等他回来,就大批量孵化雏鸡。
这应该说,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前一段时间,本地工作组对莫老头产生意见,也就是莫老头干活上面,一直就是无所谓的一个态度。
本来莫家有好几间炕房,一起使用起来的话,可以孵化上千只。
结果莫老头就是只使用一间炕房,每次孵化百只数量。
对以前的莫老头来说,有点活干干,能维持生活就足够了。
就连工作组愿意给他提供帮工,只要莫老头技术指导,莫老头都没肯。
不论这个年头的工作组,会不会有私心。
但有一点不能否认,这年头进去里面的那些人,都是很有激情的。
他们看不上莫老头这种有力不愿使的性格,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再加上周边村民,有些人眼红莫家的房子跟产业,在工作组面前闲话不少,这才让工作组对莫老头一直没好看法。
至于那些说闲话的人什么心思,也是很明眼的事。
莫老头在那些人眼里,也就跟一块大肥肉差不多了。
不过真遇到事了,特别在周远把事情跟姓夏的工作人员说开以后,这边工作组还是相当支持的。
很快就同意了老莫同志的访亲之旅。
莫老头在周远的劝说下,去镇上好好的把自己收拾了一下。
理发,刮胡子,又换了一身新衣服。
现在才有点中年小作坊主的气势出来。
周远斜眼偷瞥着身边这个圆脸中年男,忍不住好笑。
莫老头,应该说莫有福,身着一件土黄色的棉袄,裤腿也是扎了起来。
手里拎着个布包裹,应该是很不习惯穿这身衣服,双手就像个大虾一样,却是张得开开的。
莫有福也注意到了周远的偷瞥,却是老脸微红,不好意思的低声说道:“这名字又不是我取的,是我爹取的。
我大哥叫莫有财,
按照我爹的说法,只要我们平平安安就足够了。
人活在世上,有财有福那都是上等人。
咱们这些人,嘿嘿,就是吃苦受累的命。”
周远摇摇头笑道:“不是,我是发现师父你收拾收拾还是挺年轻的。
真要把老倔爷找回来,再找个媳妇,还能生几个娃,把你们老莫家的香火传下去。”
莫老头没收拾的时候,看上去像六十。
收拾过后,也就有了这个年头四十来岁中年男人的样子了。
周远面对莫老头的时候,不说师徒关系,就是年龄上,都是把这个人当成了爷爷辈。
但现在一收拾,比周老四看上去还皮肤白皙一些。
妥妥的正青春啊。
周远与莫老头说话,很难以同龄人相待。
但与莫有福说话,却是自然了许多。
听到周远略带调侃的话语,莫老头老脸羞红。
却是低着头,看着自己脚上的新棉鞋,好半晌才冒出一句说道:“要是我哥同意,我也是那样想的。”
江水滔滔,一切该过去的都会过去,
人活着,总归还是有希望。
两人现在是在码头,莫老头等不及去青石镇的运货船了。
所以现在准备领着周远坐江轮去吉祥县城,从县城再找艘小船去青石镇。
青石镇也就在吉祥县下辖区域内。
而现在,林秀秀写给周远的信,才投递进邮筒当中。
林秀秀在信里,除了跟周远干巴巴的问好之外,也是说了几句她自己的改变。
更多的,是描述了她的好朋友董白秋义无反顾去半岛打洋鬼子的事儿。
当然,末尾肯定有一句,让周远如果有空的话,可以去林府做客。
里面还附赠了两张五万(块)面值的钱钞,这是目前的最大金额了。
但这封信,是注定到不了周远手上了。
这没办法,谁让小丫头一封信恨不得写一礼拜呢。
周远两辈子还是第一次坐这种邮轮,双层,长约四十米,小十米的宽度。
船身深灰,上面就是浅灰,关键是一个黝黑的大烟囱竖在船尾。
一万(一块)的散客船票也是不亏。
长条板凳,并排排,就跟改开前后的电影院一样。
关键是里面竟然有买吃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