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乾坤十绝

金翅大鹏的战败很出乎闻仲的预料。

他真的没有想到沈进的修为进展居然如此迅速,竟然连金翅大鹏这等,从远古蛮荒时代走来的古老凶神都能击败。

不过,出乎闻仲预料的也只有金翅大鹏战败这件事。

至于帝辛派人讨伐沈进会无功而返这种事,可是完全在他意料之内的。

现在的大商,即使发招贤榜,也招不来能击溃沈进的人才。

而在知道帝辛招贤榜招来的人是金翅大鹏后,闻仲那本来就没抱希望的心就更不抱希望了。

金翅大鹏是个什么性格,现在的闻仲也好,过去的雷神也罢,都是非常清楚的。

凶蛮残忍,自高自大,但没有丝毫迎难而上的坚毅之心。

这样的家伙,只要稍稍遭遇一点困难,肯定就会打退堂鼓了。

而沈进,闻仲虽然没能预料到他的修为进展,但也从不觉得,他无法给金翅大鹏造成一点麻烦。

所以……

“朝歌那边的情报就先不要给我看了。”闻仲叹息道,“秦道友他们的阵法布置已到最紧要的关头,我需全力为他们护法,不能分心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是,师父!”闻仲的弟子吉立领命。

闻仲不再说什么,起身离开大帐,往他从金鳌岛请来的十位道友那边去了。

那十个人自然就是金鳌岛的十天君了。

在《封神演义》中,这十位仙家并没有太特别的身份,只是许许多多被卷入封神之劫的仙家中的一部分。

虽然他们出身截教,但并没有很受通天教主重视的表现,与万仙阵中那些被砍瓜切菜的截教仙人也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所立的十绝阵,虽然险恶,但也从没有什么洪荒几大绝阵之一的名头。

但在这里,一切似乎有所不同。

首先,或许是由于通天教主的形象就与《封神演义》中有了不同,在沈进的认知中,《封神演义》中的通天教主,大概杂糅了道教天尊、民俗教主,乃至儒门的元素,突出一个民间喜闻乐见的,有点本事的老糊涂反派(官老爷)的形象。

而在这里,按碧霄的说法,通天教主只是他行走三界的一个符号,根本不是他的本质。

在一切都不存在的混沌中就存在的大神通者,与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并称三友的大神通者,才是他的真实。

这样的通天教主,自然摘掉了反派的帽子。其传给弟子们的道,也就不可能再如《封神演义》中那样,充满了各种凶神恶煞,甚至血腥残忍的手段。

十绝阵,就是这种改变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沈进不得不这样慨叹。

嗯,他又跑出来了。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他有多爱跑出来玩。

因为爱玩而到处乱跑,那是碧霄的操作。

他只是被十绝阵的宏大而吸引出来的。

这个版本的十绝阵真是太厉害了。

沈进忍不住又感慨一番。

他以心意透视,将十绝阵内的景象收入眼底。

天绝阵,无光无暗,唯有清浊二气纠缠往复,凝聚成一个个奇妙的漩涡。漩涡的中心,是名为日月星辰的起始。

地烈阵,岩浆喷涌,生机尽绝。但灭绝的熔岩又化沃土,沃土生嘉禾,郁郁葱葱。但转眼,嘉禾又枯黄成尘,复归尘土。这般轮回,无休无止。

风吼阵,风卷尘沙,直上三十三天,搅得红日无光,星斗昏乱。撕开九幽,令黄泉彻底浑,森罗殿倒。人间万里山河,亦处处地裂山崩。

寒冰阵,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将万古的悲欢都封了进去,无论是万兽奔腾的蛮荒,还是渺小的冀州苏妲己的那一缕清魂。

金光阵,只二十一面宝镜,却射出了无量玄光。无论日光、月光,还是星光;无论目光、泪光,还是万家灯火光,都在阵中,大放光彩。

化血阵中,血海翻涌。天地万灵,无论天人神灵,还是山精鬼怪,都在其间,争斗不休。

烈焰阵中,烈火无穷。世界在烈火中诞生,又在烈火中陨灭。

落魂阵中,如梦似幻。最爱的,最渴望的,最不愿放手的,都在阵里,等待新的灵魂养料。

红水阵中,弱水三千。众生所沉溺的,也在其间,等待新的血肉养料。

最后的红砂阵,则是虚空崩塌,星辰湮灭,无数存在过的终究归寂,只余一粒粒残砂。

真是好十绝。沈进第三次感叹。

金鳌岛十天君怕是练不出这样的十绝阵吧?

不是瞧不起他们。

而是他们的实力真的不够。

若没有这些阵法,金鳌岛十天君,也就相当于十个王魔罢了。

虽然都得了仙道,但没有一个得了道果。

九龙岛四圣的水准,看来已经是大部分仙人的极限了。

那样的水准怎么可能悟得出这样的十绝阵呢?

眼前的这十绝阵,恐怕是通天教主的手笔吧。

就算不是通天教主精心创建的,也一定带着通天教主的理解。

这十绝阵所凝聚的,恐怕是通天教主所见的,这三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吧。

也只有这样的十绝阵才配得上玉虚十二仙倾巢而出吧。

毕竟在这个世界,玉虚十二仙是意外的厉害。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玉虚十二仙每一位都有这样的道果。

而达成这样道果的仙,按碧霄的说法,连混沌中的散仙都算上,也只有不足一百之数呢。

而且,还有燃灯。

那应该是燃灯吧。

沈进看着十绝阵的对面,立于十二道通天彻地的气机之前的,一盏充满了心意的灯,陷入沉思。

燃灯道人,是《封神演义》中一个地位特殊的人物。

对玉虚十二仙,他是老师。

对玉虚十二仙的老师元始天尊,他是弟子。

当然在道教中,弟子和老师本就颇多,比如在一些道教设定里,元始天尊就是灵宝道君的老师,而需要称他们为老师的仙人就更多了。

但对于燃灯道人,这个原型显然是佛门的燃灯上古佛的人物,用简单的老师和弟子的关系去考虑他,大概还真的过于简单了。

或许和金灵圣母之于碧游宫一样,燃灯道人之于玉虚宫,是带着合伙人的特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