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要讲价就有拉扯

“需要点什么?”

店主望着顾山进来,客气的面带微笑来到顾山的面前问道。

顾山回道:“我想看看马鞍!”

说的时候顾山抬头打量了一下铺子,铺子不大也不算小了,目视差不多一百来个平方,店里东西挺多,所以看起来有点拥挤。

货物的品种也多,门口挂着马鞭,顾山觉得怎么说也得有两三百条,大小长短不一,有些马鞭顾山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个正经的马鞭,一根直挺的棍子头上带着一块楔形的皮面。

“对马鞭也有兴趣?”店主并没有觉察出顾山现在脑子里有点不健康的想法,笑眯眯的问道。

顾山道:“嗯,也要来一条”。

“你是你还是让我给你介绍一下?”店主问道。

顾山道:“你帮我介绍一下吧,本地的鞍子就不必看了,主要看西部鞍”。

听到顾山这么说,店主就开始给顾山介绍了起来。

听着店主介绍了几个鞍子,顾山就听出一点名堂来了,因为店主这边给顾山介绍的都是很贵的鞍子,到现在五六个鞍子了,愣是没有一个下于三万块的。

顾山是菜鸟,但还没有菜到这种地步,连正常的马鞍是个什么价都不知道。

而且通过这一段,顾山也确定了,眼前这个老板一准儿汉族人无疑,因为这些日子,通过顾山自己对这边少数民族的汉子了解,他们做生意很多都很淡定。

什么叫淡定呢,就是他们不会上来冲着你就介绍他东西如何如何好,然后拉着你吐沫横飞的非要劝你买下。

他们卖东西有一种独特的佛系,就好像是说:我的东西就放在这里了,你要喜欢就出价,反正你不能指望我介绍什么。

就像是昨天,顾山买马也是如此,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努尔米热和马主还价的时候也没有几个词,就是先报个价,拍人家手心一下,然后就问人家可不可以,顺带着再拍一下,不可以的话,继续拍继续报个价,直到交易告吹,或者交易达成。

翻来覆去的就是那两三句,哪里像东部的推销员,好家伙,恨不得把你给侃晕了,那帮家伙你要是傻一点,他们都能忽悠你买艘航空母舰。

眼前的店主就是属于这种忽悠。

“老板,我就是买个日常用的鞍子,国产的两三千的,进口的万把左右的,你给我动不动就整个几万的,我是日常家里用不是显摆”顾山苦笑着说道。

“哎呀妈呀,你早说啊,来,来,兄弟看看这边的鞍子,一水儿国产货,都挺便宜的,你看这个三千多!”

“只有鞍子啊?”顾山问道。

眼前的鞍子是正儿八经的西部鞍,当然西部鞍也分很多种,主要是耐力鞍、截牛鞍、绕桶鞍、牧场鞍等。

眼前这个鞍就是西部的牧场鞍,座面是深座软座面的鞍子,这种鞍子坐着舒服包裹性好,其最大特点就是桩头很大,很粗实,这玩意是用来栓套绳索的,要是细一细的,就会被牛给拉断了。

“一套,国产的一套,你这个头这鞍子差不多正好。

咱老实说啊,别看那边进口的都是一万多往上的,其实大多数都是咱们国家产的,到外面贴个牌子再卖回来就算是进口的了,不实用!

这个,和国外名牌同一个厂子出来的,自主品牌,同样的质量愣是差了小一万块钱……”。

店主嘚嘚的又开始了。

顾山知道这情况,毕竟以前也是搅和过有钱人的时尚圈,装了几天洋逼的人,马术都学了,这点小贴式的知识点还能不知道么。

但顾山不太相信这老板的嘴,满嘴跑火车似的,越说顾山的心里就越绷不住。

不过好在顾山知道国产普通鞍的价格大致在什么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怎么说呢,算是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低于这个价格的东西,仔细一看就能看出来了。

正版的东西和拼西西版,分辨起来其实没什么大难度,只要看看走线,看到皮质就可以大致清楚了。

“给我找个两千多的,两千五左右的我看看”顾山说道。

“行!”

店主听后笑着应下来,带着顾山来到门口进来左手边上,这里往里的一个架子上摆着三副鞍子,一水儿褐色的鞍子,鞍子上面没有任何的装饰,一看就知道是日常用的鞍子,不是那种骑出来让人看的鞍子。

顾山看了看,重点放在边边角角,尤其是有线头的地方,一个充数的产品,肯定不会把心思用到这个上面的,如果真用到这上面,顾山这亏吃了也就认了。

没太深的道行扎进来被人骗了,也不好意思去怪别人。

“这个一千五!”

顾山指了一下自己相中的鞍子。

“鞍子一千五可以”店主道。

顾山摆了一下手:“什么鞍子,我说一套一千五,鞍子、水勒加上肚带,三角带……就要你刚才拿的那些个辔头缰绳,再搭个马鞭”。

“兄弟,没你这么侃价的,你这是抡脚面砍啊,我拿都拿不来这个价!”

店主一听立刻炸毛了,连连道不行,这价钱连拿都拿不来。

“你说多少?”

顾山反问道。

“最少两千四!”店主咬牙切齿的给降了一百,感觉再降的话就得吃速效救心丸了。

哎,这对味嘛!

顾山顿时觉得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买东西不讲价,讲价讲的不够味,以前顾山觉得太特么的麻烦了,但是到了这里之后,太直接反而不习惯了,居然开始有点怀念以前那种讲价的感觉了。

总之,这么说吧,每一个讲价讲的厉害的业务员,首先必需是个极好的演员!这么说吧,业务圈,尤其是精英业务圈的演技水平,顾山觉得吊打一众国内得奖的小花小草的演员,就这么自信!

不信,你看现在店主的表演,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把内心的挣扎、焦虑以及促成这笔生意的渴望全都表现出来了。

“一千六!”

两边开始磨牙,一个赌咒发誓,这钱根本拿不回来,另一个说价格给的差不多了,现在市场就这么个价,房子都降了,你一马鞍还不降,不科学!

哟,你今天还没开张,那正好算开张啊!

到了两千块,顾山是死活不肯再加了,店主这边也似乎觉得纠缠的也差不多了,这价格怎么说也都是赚了。

但两下还是要拉扯下去,最后顾山这边加了五十块钱,另让店主搭了一条汗垫,外送了一根马鞭。

店主这里一边装出肉痛,卖的这么便宜回家老被老婆打死的表情,一边赞着顾山真会还价。

其实一个心里明白,这钱肯定是被人赚了,另外一个也知道自己别纠缠了,再纠缠下去真有点吃不消了,见好就收,今天就少宰一点,晚上只加个鸡腿。

“你一个北方人,怎么做起了马鞍的生意?”

顾山把款子给结了,店主这边帮着顾山把鞍子取下来,仔细用布子擦拭干净。

听到顾山这么说,店主一脸奇怪的望着顾山:“你怎么知道我是北方人?”

呃!

顾山这才想起来,过了山海关后,这帮人对于自己的普通话超级自信,每一个都认为自己说的是正儿八经的普通话,估计有些更自信的,怕是会觉得除了每天七点钟出现在电视新闻中的两位,就他们的普通话标准了。

但其实,他们的口音真的一听就听出来了,不光是容易听出来,还容易把身边的人带歪,不论什么地方的人,扔到他们群里不出三月,全都被同化了,一张嘴全都是一股大茬粥的味儿。

“我的普通话不标准么?”

店主看到顾山无语还有点不死心,追着顾山问道。

顾山道:“你觉得我为什么听出来你是北方人?北三省的你们对于自己的口音真没数么?哦,忘了,你还不一定是北三省的,你还可能是内蒙北边的!”

来边彊之前,顾山觉得内蒙那边的人说话都带着腔,谁知道有一部分北面的内蒙人,一张口就和北三省一个调儿。

“我不是内蒙的”店主摇头。

“那你哪儿的?”顾山追问道。

“我是冰城的”店主说道。

顾山笑道:“那不结了”。

“真有口意么,我觉得我也没有口意哪!”店主还在那儿迷茫呢。

顾山差点被他给搞的不自信了,看了看他之后,又把目光转到了墙上马具上。

店主帮着顾山把东西搬到了皮卡的后斗里,顾山坐进了驾驶室,和老板告了别正准备发动车子呢。

透过按下的车窗,顾山还听到店主在自言自语的嘀咕:我一直觉得我的普通话贼标准呐~!

一边嘀咕一边还挠头,似乎是发现了什么让他不敢相信的事似的。

顾山那叫一个无语啊,油门一踩,直接差点就踩进油箱里去了,好在回过神来,要不然指不定能出个小车祸什么的。

在县城找了个地方吃了点饭,带着新买的鞍子回到家里,的确如周玉顺他们说的那样,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做好饭,祭好了自己的五脏庙,喂饱了狗也给马添上了料,顾山躺到床上没多久就呼呼睡着了。

只不过又没有睡多久,小金的闹腾再一次把顾山从床上给拉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