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赶赴冬宰大集

刚准备好,屋里的锅炉烧起来没几天,气温就开始降了下来,冷空气来了,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一下子就有了寒风刺骨的感觉。

生活在南方的顾山已经习惯了南方的冷,冷中带着潮湿有点浸骨刮缝的感觉,这边的冷就是那种直接的冷,如果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这边的冷就是单纯的物理攻击,风刮到脸上就像有人揪着你的脖子抽你的脸似的。

住在城里可能要好上一些,不过顾山住这地方,旷野,还是一望无垠的旷野,平常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现在从塑料棚子里走出来,顿时觉得小风吹到脸上都有点刺人。

屋外是寒风刺骨,但是屋里那真是温暖如春,小锅炉子一烧,直接把屋里的温度干到了让人舒服的二十七八度,身上一件薄薄的小毛衣一点问题也没有。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这里的天气真的太干了,对于南方来的顾山来说,一天不喝四五杯水,或者不来点多汁的水果,估计鼻血就能涌的跟喷泉似的。

蔡瀚文和顾山一个样,倒是雷磊人家一点毛病也没有,每天钻进实验室一呆就是一天,不见喝什么水也不见吃什么水果,但人家就愣是没事。

这让顾山和蔡瀚文不得不感慨一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今天早上,顾山和蔡瀚文八点多钟的时候都从床上爬了起来,没办法,一来是冬天的觉好睡,二来是雷磊是个勤快人,起的早顺手就把小金从马厩里放出去,几只羊也赶出去,这样的话顾山和蔡瀚文都轻省不少,可以睡到自然醒。

至于吃饭,一天改成两顿,十一点多钟一顿,晚上七八点钟一顿,别的时间谁要是饿的话,直接在暖气片上烤上馕或者馒头什么的。

今儿起的早,那是因为今天是赶大集的日子。

气温一降下来,顾山和蔡瀚文这才明白,这边的冬天并不是他们以前过冬天,仅仅是温度降一降就算了的事,这边冬天到了,整个人的生活都跟着气候改变了。

不说别的,有的店直接就关门了,等到来年开春的时候才会再开,你说这让顾山和蔡瀚文哪里能想的到。

还有就是冬宰,气温一降,普遍的都开始把冬天要吃的牲口给宰了。

因为这时候的牲口油脂是厚丰厚的,如果一直养着,那么接下来的日子牲口是肯定会掉膘的,所以这时候把牲口宰了,既省了养牲口的料,又能吃到油脂最好的肉,可算是一举两得。

至于为什么顾山和蔡瀚文还要养着羊,那原因很简单,这两家伙喜欢吃新鲜的,南方人嘛不管什么食材除了香菇这样的干货,一般新鲜都是第一要素,至于油脂什么的,两人倒真并不是太讲究。

其实像是周玉顺这些人也不太讲究油脂,甚至更喜欢瘦一些的牛羊,不像是这边的牧民比较喜欢油脂丰厚的肉类。

冬宰并不是说哪一天,各家挑日子,你觉得什么时候合适就什么时候宰,所以今天的大集上注定各类牲口唱主角。

而这样的大集,这边都叫冬宰大集。主要交易的就是各类过冬的牲口,无论是你家里要吃马肉还是牛羊肉,大集上鲜肉待宰的活牲口都能提供。

蔡瀚文和顾山收拾了一下,问一下雷磊要不要去,被拒绝之后,两人开着皮卡奔着大集的方向急驰而去。

这次大集的地方到四方村就不顺路了,所以两人直接去大集,并没有和周玉顺等人凑在一起。

到了大集,已经是十一点多钟了,这时候集上已经可以说是人山人海了,热闹嘈杂,伴着牲口的嘶鸣声,那烟火气叫一个足呀。

热闹归热闹,不过场面明显比以前小了,原本很常见的汉族面孔也明显少了。

原因也很简单,在这边包田种地的人家,很多人都选择回老家过春节去了,现在地里已经没活给他们干了,他们在这里耗着,还不如回气候温暖一些的老家,在老家或者去别的地方挣点钱,毕竟这边冬天好几个月,最少也得要三月底四月初,气温才会上来,土地才能耕种。

一闲几个月,并不是人人都是顾山蔡瀚文这样兜里有三瓜两枣的人家。

顾山和蔡瀚文到了集上,那首要任务自然是吃,吃饱喝足了才是采购时间。

上次在周玉顺提醒之下买的水果原本觉得非常多,但现在明显不够了,要补充一些。

而且没几天蔡瀚文的朋友就要过来了,以已推人,要是没有两三百斤的水果打底,估计他们是抗不过这里的干燥气候+暖气考验的。

到了大集上买东西那肯定是不急的,急的是自家的五脏庙!都是饿着肚子过来的,这时候早就抗不住了,尤其是嗅着这一路的肉香味,要是不好好吃上一顿,也对不住这鬼天气啊。

附近的大集,几乎都是熟面孔,顾山和蔡瀚文这边也算是老客了,大致哪家的摊子东西合味口,哪家的摊子不合味口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

“嗳~~!好久没有看到你们俩个了,今天吃点什么?”

两人刚凑到了馕摊子上,摊主便冲着顾山蔡瀚文两人热情的用浓馕腔调和两人打起了招呼。

“我还是老样子,来个咸孜冬味的,另外,再给我做十五外孜然味的馕带走”。

说罢,顾山看了一眼旁边的蔡瀚文。

蔡瀚文道:“我要羊肉的,打包……算了,这几个每样来个十个,到时候一起打包!”

这边的气候干燥,馕可以保存的很久,所以顾山会买上不少带回去放着,想吃的时候就放到暖气片上烤一烤,要不然烧点汤,就算是简单的紫菜蛋汤,也可以泡着馕混个肚儿饱。

总之,这玩意百搭。

“好的!”

摊主笑着说道。

顾山让摊主算了一张账,扫了过去之后,拿起旁边的塑料袋自己装了一个馕,一边咬着一边在大集上找自己常吃的那家摊子。

蔡瀚文和顾山的造型一样,塑料袋裹在手上抓着一个肉馕,一边啃着一边眼睛向着两边瞄,找两人喜欢的那个摊子。

很好找,卖东西的就一条街,很快两人就发现了自己要找的摊子。

“阿达西,你们吃点什么?”

摊主是个维族大叔,五十来岁,胖胖的戴着一个黑羊皮的帽子,看到两人笑呵呵的打起了招呼。

不知道姓名,但是脸混熟了,直接一个阿达西便代表了太多东西。

“我来个缸子肉,要羊排的,肚包肉给我来一个,两个吧,先就这些了,皮牙子正常放吧”顾山说道。

蔡瀚文这时候则是奔着一锅子羊头羊蹄去了,看了一看张口就要了两个羊蹄还有半个羊头。

点了东西,顾山和蔡瀚文两人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可能是天气冷,也可能是顾山两人来的不是点儿,今天大叔的摊子人没有往常那么多,两人坐来扭头就能看到不远处的空地上,一群人骑着马,似乎正在热身。

肯定不是卖马的,原因很简单,卖马的话,不会选择在这个风向上,上风头搞个牲口市场,那小吃的地方还能吃的下东西么。

别的不说,光说骆驼身上那味道就能把人熏个四脚朝天,更别说加上牛羊马的屎尿味了。

看到顾山和蔡瀚文好奇,不忙碌的维族大叔冲着两人说道:“叼羊的选手,他们马上就要比赛了”。

“哦!”

顾山这才想起来,周玉顺说今天这大集上有叼羊比赛的事。

大集上的叼羊比赛,显然并不是什么太专业的比赛,队伍自然也不是什么专业的队伍,就是这边的牧民少数民族的日常娱乐项目。

当然小奖励肯定是有的,不过以荣誉为主。

顾山和蔡瀚文两人是纯属凑这份热闹,两人虽然会骑马,但是以两人在骑术想胜过这些叼羊手,那还是算了吧。

这么说吧,这些叼羊手几乎个个都是在马背上长起来的,顾山哪里和人家比去。

叼羊比赛是人、马,人与马的全方位较量,不光是考究马更是考究人与马的配合,骑术不好的冲进去,这么说吧就相当于在鬼门关上跳踢踏舞,踩着红线得瑟。

等着两人要的东西上来,顾山和蔡瀚文一边吃着一边看着热身的叼羊手们展示自己的骑术。

很快,顾山在这些叼羊手中发现了老熟人。

谁啊,

哈萨烈!

这小子今天穿着灰色的羊皮袍子,戴着柯尔克孜族标志性的白毡帽,只不过和暖和天的时候相比,檐口换成了黑绒的。

“嘿,哈萨烈这小子的马真好!”

蔡瀚文也看到了,他立刻被哈萨烈跨下的骏马吸引。

哈萨烈这小子骑的是一匹叼羊马。

叼羊马并不是一个品种,而是为叼羊比赛调教出来用的马,当然了,这只是笼统的叫法,不是说这马只能叼羊什么的,那肯定是不对的,别的也可以,像是这边,叫这匹马叼羊马,意味着这马好,调教的也好。

当然,叼羊马都不便宜,因为这种马都是叼羊手的宝贝,这边的马是多,但是你要让叼羊手割爱那就非得大价钱才可以。

还有一点,那就是像是哈萨烈这样的牧民,有钱人是很多的。

像是哈萨烈骑的这一匹马,顾山估计最少也得十万往上走,虽然顾山是个半调子,但在这边混了这么久,一匹好马还算是能看出个七七八八的。

大多数出色的马,看体格看精气神就可以看的出来。

一般的马就像是一般的人,藏在马群中直接就湮灭其中,毫不显眼,但是出色的马就如同鹤立鸡群一样,就算是不太懂马的人,也能看出个一二三出来。

这会功夫,哈萨烈也看到了顾山和蔡瀚文这两人,于是骑着马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