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打造华夏科幻Ip
- 华娱:从魔幻手机开始
- 路过无痕
- 2490字
- 2025-04-05 18:49:52
飞凡映像”的开业仪式搞完了。但真正的挑战,这才刚开始。
王飞站在办公室明亮的落地窗前。他看着楼下忙碌的城市。
他心里明白。
“飞凡映像”不能只满足于拍《人间死火》这种成功的现实片子。
那部电影确实给他赚足了名声和票房,给工作室打了个好底子。
但他的眼光,已经看向了更远的地方,更有挑战性的目标。
国内电影市场需要突破口。
需要一个真正能代表华夏文化、又能跟世界说上话的超级符号。
他仔细想了很久,还用了系统【行业洞察】反复推算。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里越来越清晰。
几天后,“飞凡映像”开了一次高层战略会。
会议室里气氛挺严肃。
核心团队的人都来了,杨蜜这个CEO也在。
王飞看了看大家,稳稳地开口。
“各位,‘飞凡映像’的开山作,我们大概有方向了。”
他稍微停了下,语气带着不容反驳的劲儿。
“我们要启动一部大制作的科幻电影。”
这话让在场不少人有点愣住。科幻片,特别是硬科幻,在国内电影市场一直花钱多、风险大、技术要求高。
成功的例子很少,失败的可太多了。
王飞好像料到大家的反应,接着说:“但这不是纯粹学好莱坞的那种科幻片。”
“它要深深地结合咱们华夏的传统文化。”
“我们的目标,是做咱们自己的,有明显东方特色、世界眼光的超级科幻IP。”
他暂时给这个项目起了个代号【项目A】。
这消息像往平静湖里扔了块大石头。
立刻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杨蜜看着王飞,眼睛里是理解和支持。
她知道,这才是王飞真正想干的事——不光是拍电影,是想开创一个时代。
【项目A】启动的消息,通过官方渠道正式对外发了。
一下子,国内国外的媒体都来报道,行内行外都在讨论。
“王飞拍现实片大成功后,居然要搞国产科幻?”
“传统文化加科幻?听着挺牛,但也太难了吧!”
“奥斯卡影帝亲自来弄,这野心真够大的!”
网上,影迷们更是吵翻天了。有人期待,觉得凭王飞的本事和眼光,说不定真能拍出一部了不起的华夏科幻大片。
也有人怀疑,担心步子太大扯着蛋,传统文化和科幻放一起容易搞得不三不四,最后成了笑话。
【我靠!王导玩这么大吗?直接上科幻?】
【支持!就该拍点有咱们自己文化根儿的东西!】
【有点担心啊,之前的国产科幻……唉,希望王导能打破魔咒吧。】
【传统文化加科幻?是修仙的开机甲,还是道士打外星人?】
【楼上的想象力可以啊,不过我更期待王导能拿出啥惊喜。】
【飞凡映像这是要下一盘大棋啊!】不管外面怎么吵吵,王飞都非常专注。他公开说,自己要亲自当【项目A】的导演和编剧。
这就意味着,他要从故事最开始,全程管着这部电影的创作。
“我知道这很难。”他在一次采访里坦白说,“但这正是我想要挑战的。”
“我会把我所有的心血都投进去,争取做一部真正能写进历史、有划时代意义的华夏科幻电影。”
他的话很有力,透着极大的自信和决心。
这不光是为了“飞凡映像”的发展,更是为了实现他心里那个把华夏电影推向世界的梦想。
之后,王飞带着“飞凡映像”的核心团队,一头扎进了【项目A】的深入研究和准备工作里。
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事。团队成员们埋头在非常多的古代书堆里。
从《山海经》到《淮南子》,从诸子百家到道家思想,想从里面找灵感,找传统文化和未来科技能接上的点。
他们得弄出一个既符合科学道理,又充满东方哲学思考的科幻世界观。美术部门开始画大量的概念设计图。琢磨怎么把青铜器的花纹、水墨画的感觉、古代建筑的味道,弄到未来都市的高楼大厦、星际战舰的内部设计里。特效团队则开始研究怎么用最新的技术,做出既和西方不一样,又充满想象力的视觉效果。
每个小地方,都要求做到最好。
王飞明确了【项目A】的故事背景。
那会是一个很远的未来世界。人类文明非常发达,脚步到了很多星球,但古老的东方智慧没消失,反而用一种新方式传下来并且在用。
故事的核心,会围绕一段失落的古代神话传说展开。
其中包含的道家思想,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会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和解决危机的关键。
他想做的,是一个既宏大又壮观,又充满东方神秘色彩和哲学思考的科幻宇宙。
这真的不容易。
为了保证剧本的科学性和思想深度,王飞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他亲自去找了国内最厉害的几位科幻作家,还有在物理学、天文学、人工智能领域很有成就的科学家,组成了一个超级厉害的顾问团队。
这些不同领域的专家会定期聚在一起,跟创作团队聊得很深。
科幻作家们负责出点子,想各种天马行空的故事,也要保证逻辑通顺。
科学家们就来把关科学设定,得让电影里的科学东西看着有那么点道理,不能有太明显的硬伤。
这种跨界合作在国内电影圈还是头一回。
这么一来,【项目A】剧本的专业性和可信度就提高了不少。
同时,“飞凡映像”在硬件上也舍得花钱。
杨蜜很会整合资源,她花大价钱从好莱坞弄来了当时最好的动作捕捉系统、虚拟拍摄设备,还有顶级的后期特效软件。
他们的目标很清楚。
【项目A】的视觉效果,一定要达到甚至超过国际一流水平。
钱得用在关键地方,花的每一分钱都要对最后的电影质量有帮助。
选演员的时候,王飞的想法又跟别人不太一样。
他没像很多大制作那样,先去想那些流量明星或者已经很有名的大腕。
他决定大胆用一批年轻演员,这些人有潜力,可能名气还没那么大,但适合演【项目A】的主角。
“我要的是最适合角色的演员,不是最贵的演员。”王飞是这么解释的。他觉得年轻演员更有活力,可塑性强,想法也多。
他们更能像一张白纸,全心投入到角色里去。
也更能接受和演好这种充满想象力的科幻设定。
当然,这也不是说完全不用实力派。
配角里还是会有经验丰富的老戏骨撑场面,保证表演的整体水平。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人,“飞凡映像”搞了一次很大的公开招募,面向全社会。
消息一放出去,马上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年轻演员来报名试镜。
这里面有不少是各大艺术院校的尖子生,还有一些在网剧或者小成本电影里刚露头角的新人。
竞争特别激烈。
试镜地点就设在“飞凡映像”公司里一个专门的排练厅。
王飞亲自坐镇,每一场重要的试镜他都参加了。
他看的不光是演员长得怎么样,基本功好不好。
他更看重演员眼睛里有没有光,看他们对剧本、对角色的理解有多深。
还有,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喜欢科幻这个题材。
他会跟演员反复聊,有时候还亲自上场演一段,带着他们进入角色状态。他想找的,是能跟他一起,把这个宏大的故事讲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