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下墓

摇了摇头,江一暂时将这些想法抛去,目光转移,他看向物业经理:“这段监控视频的本地文件在哪?我需要拷贝一份带回去。”

“在这儿。”

物业上的人,虽然对宋全有阿谀奉承,但是单独面对穿着蓝衬衣的警察,还是很配合的,没有跟宋全有那样的表现。

“宋全有的文物,平常都是从哪收来的?你们知不知道?”拷贝完了视频资料,江一好奇的问了一句。

有些时候,线索就是藏在这些随口一问当中。

“警官,我们是物业,只是收房租、收水电费、垃圾处理费,其他别的,我们不管。”物业经理道。

“没事,不知道就算了。”

江一拉着庞虎从物业办公室出来了,隔壁就有一家烟酒店,江一进去买了两瓶凉茶。

从店内出来,江一给庞虎递了一瓶凉茶:“消消气,别跟他一般见识。”

江一还担心庞虎因为这事儿钻牛角尖,结果庞虎却看得很开,他拿过凉茶喝了一口。

“没事,咱不怕事也不惹事,要是真因为这事儿把我革职了,我也认了。”

“应该不至于,这人说话确实不对劲,他对我们警察有特别明显的抵触,第一次去他家问询的时候,表现的还不算特别明显,但是这一次,我感觉他就差指着鼻子骂我们了。”

“还能为啥,他肯定是觉得他爹被我们警察队伍送到了监狱,还判了20年刑期,然后就看我们所有警察不顺眼呗。”

“这确实是一个比较明显的原因,但是我还是觉得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

“他说自己盘点仓库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文物,那如果小偷都进入了他的仓库,为啥就单独偷一个?是觉得东西太多比较显眼?还是说担心拿的太多担心被抓后量刑提高?”

“都偷千万级别的东西了,应该不会是担心量刑标准提高,都到这个级别了,多偷一个100万的文物,少拿一个200万的文物,量刑基本不会差别太大,而且这种敢偷这种价值的贼,在动手之前肯定会做好充分的打算,不可能说动手之前就想着自己有一天被抓、落网的事儿。”

庞虎摇头道。

“那第一种可能性你怎么想的?”

“第一种么......有可能,但是不大。”庞虎仔细思考之后分析道:“要是拿一二十个文物出门,那肯定太扎眼,而且也不方便拿,比较惹眼,容易引起怀疑,但要是拿个一两个,三四个,这又是文物市场,再正常不过了。”

庞虎虽然有些气,但并不觉得宋全有有其他别的嫌疑。

“那是我多想了??”

“应该是你想多了。”庞虎道:“我想给杨队打个电话,汇报下情况。”

“好。”

“喂,杨队,我们这边在文玩店查过了,锁定了那两名双胞胎,就是照片不太清楚,我们一会儿再顺着街道的监控摸排,看看能不能锁定他们最终的去向。”

“跟宋全有核对过了吗?”杨伟伦比较慎重,又一遍确认道:”是同一对双胞胎?”

“核对过了,是同一对。”

“好,辛苦了。”

“还有个情况。”

“你说。”

“这个宋全有现在还是坚定的认为盗窃案、盗墓案,是同一伙人所为,说这一切,是什么调虎离山,还说这对双胞胎兄弟,去他店里咨询是假,踩点是真,之所以去盗墓,只是为了引开我们警察的视线。”

电话那端的杨伟伦沉默了半晌:“口说无凭,他有直接的证据吗?”

“那对双胞胎我们调了调物业上的监控,显示双胞胎兄弟足足在宋全有的文玩店内待了11分钟。”

“11分钟?宋全有不是说双胞胎只是咨询了他一些明时期文物价值的问题吗?”

“对,就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宋全有才坚定的认为,那对双胞胎兄弟在他店里待那么久的时间,肯定是在踩点。”

“如果照这么说,确实有这个可能性。”

杨伟伦本来觉得两个案子是同一伙人所为不太可能。

毕竟人就是有再大的精力,也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先是在三井镇的国道旁边的庄稼地里盗了个墓,然后又风尘仆仆的跑到市区,去文玩市场进行盗窃。

世界上没有完美犯罪的案例,他们如果去进行盗墓,就算再小心谨慎,势必会留下一些线索。

这边盗墓完刚刚不小心留下了线索,可能本来还不算致命,就算是警方再怎么神速,但肯定一天两天的时间内是根本排查不到他们的。

结果倒好,又连夜跑去市区再次作案,这特么是嫌自己等人线索留的不够多,担心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因此即便是刚开始得知了有这种可能性,杨伟伦依然觉得不可能是同一伙人。

直到此刻听到了这个答案。

杨伟伦才发现自己疏忽了多么大一个问题!

调虎离山。

除了会留下只多不少的线索之外,确实没有人可能有那么大的精力同时办两起案子。

但如果他们办的只是一个案子!

那就解释的通了。

盗墓贼闹很大的阵势,让人误以为他们是去盗墓的。

但是他们其实根本就没有去盗墓!

他们从始至终的目标,就是宋全有的文玩店!

就是那个价值800万的鎏璃瓷花瓶!

想法推到这里,杨伟伦深呼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尽可能的平复下来心情。

此时此刻,摆在杨伟伦面前有两个选择。

第一,不为所动,继续耐心的勘察封土堆,继续搜查毛发、脚印、指纹等证据!

但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如果真是同一伙人所为,两个案件无法及时并案,就会拖延案情,给犯罪嫌疑人增加逃跑的时间和机会!

第二,快速勘察,不再一寸一寸的进行挖地式的勘察,然后开始下墓!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如果不是一伙人所为,封土堆的线索,就有可能遗失、无法搜集到了。

犹豫只会败北,短短半分钟时间,杨伟伦已经做好了决定:“行,那就先这样,你们顺着街道监控继续摸排双胞胎,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我们这边要加快速度了,不能这么拖时间了,加速勘察,准备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