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出版合作敲定
- 1979:从香江文豪开始
- 河西村人
- 2041字
- 2025-03-17 11:55:44
陈家华当初创作《终结者》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赚钱。
当然他也希望这部小说能够被改编成电影。
这倒不是为了那点改编版权费,而是因为小说改编成电影之后能够刺激小说的销量。
《终结者》的电影项目,陈家华很难插得上手。
就算能插上手,份额也不会太多。
对于他来说,与其贪心于电影的利润,还不如安心拿版税的收益。
只要《终结者》电影全球大卖,小说自然也能跟着大卖。
因此对于陈家华来说,选择出版公司的标准很简单。
一是公司规模必须要大,不然等到电影大卖,出版公司渠道跟不上,那就白瞎了。
第二则是公司最好能够和好莱坞有一定联系。
在好莱坞,改编电影一直都很普遍。
诸多电影公司,尤其是好莱坞八大,一般都和几家固定的出版公司有一定的合作。
一般有新书上市,电影公司都会先浏览一遍,看是否有改编成电影的价值。
当然,除此之外,他们也会一直关注着《纽约时报》的销量排行榜。
这个榜单中的书,如果没有被人捷足先登,那就要靠拼财力了。
而挑选上市新书,则属于提前下注,代价会更小一些。
因此对于和好莱坞几乎没什么联系的出版公司,就算条件再好,陈家华也不会合作。
如果小说无法被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注意到然后改编成电影,以陈家华一个东方人的身份,小说销量很难高到哪里去。
作为一个新人,出版公司也不可能给予太好的推广资源。
再者说,陈家华也不希望《终结者》这部电影因为他造成的蝴蝶效应给扇没了。
这段时间,在陈家华的精心挑选下选定了三家出版公司,都是比较符合他标准的。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以及企鹅出版集团。
在后世,欧美出版行业有所谓的Big Five的说法,也就是实力最强的五家商业出版集团。
以上三家都是后世Big Five中的三家,只不过企鹅出版集团是和兰登书屋合并之后占据一个席位。
但就算单独将企鹅出版集团拎出来,实力也是业内前十的存在。
这三家公司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英国公司,总部却都在纽约。
英国大部分行业的巨头公司一般都会在香江有分公司。
美国除了金融行业,其他行业的大公司对香江的关注度则比较小,他们的重心一般放在日本。
因此对《终结者》比较看好的大都是英国出版公司。
美国和英国都是穿一条裤子,这方面不会有什么影响。
就像以上三家大公司,注册地虽在英国,却将总部放在美国,显然市场重心也是在美国。
随后近一周的时间,陈家华都是在和这三家出版公司接触。
或许是他们觉得陈家华年轻好忽悠,不约而同地表示想要买断《终结者》的全版权。
直接拿一笔钱,然后这部小说就和自己无关了。
陈家华傻了才会答应他们这个条件,而且钱也不多,不过二三十万美元。
他们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刚开始一直咬紧这个条件不松口。
陈家华当然不会搭理他们,立马去和其他公司接触。
双方拉锯了几天之后,他们明白自己并不是那么好忽悠,也不是非他们不可,这才松口。
如果条件不是太苛刻,陈家华也更愿意和他们合作。
但如果对方把自己当傻子,他理都不想理。
在他们三家松口愿意以分成的模式合作之后,陈家华也重新恢复和他们的接触。
他倒不会因为之前的事情而不和这三家公司合作。
说到底这也是正常的商业操作。
做生意任何人任何一家公司都希望利润最大化。
走分成模式,三家公司给的条件都大差不差,公司实力也差不多。
不过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香江负责人肯尼.米勒的一句话,瞬间让陈家华做出了决定。
“艾伦,我之前在环球工作过,我看得出《终结者》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
如果你答应和我们麦克米伦合作,我可以为你这本书推荐给环球或者其他好莱坞电影公司。”
“肯尼,合作愉快!”
反正三家公司的条件都差不多,既然麦克米伦愿意帮自己的小说推荐给好莱坞电影公司。
那陈家华也没什么好犹豫的。
“我果然没有猜错,你的目的真是电影改编。”
“不,我的目的一直都是出版,电影改编能刺激销量而已。”
“都差不多,很多新人作者对电影改编怀有巨大憧憬。”
陈家华不再多说什么,随后双方开始商谈合作细节。
花了三天时间,确定没问题之后,陈家华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首印三万册,版税百分之六!
三万册看似很多,但分散到全球的话,连水花都没有。
不过这就是新人的待遇,如果销量不错,出版公司还会继续印刷以及增加推广资源。
百分之六的版税也没什么好说的,新人一般都是百分之五或者百分之六,百分之五还更普遍一些。
肯尼.米勒看陈家华在香江有些名气,才给了百分之六的版税。
陈家华对此倒有心理准备。
《终结者》是为了打响自己知名度的,版税多少他没刻意去争取。
等《终结者》大卖之后,才是他争取更高待遇的时候。
同时也是为他后续小说做铺垫。
其实就算百分之六的版税,每本书陈家华能分到的钱,也不比香江这边的低。
在西方,知识是很贵的。
随便一本书都要六七美元,一些科学期刊甚至要十几二十美元一本。
那些专业著作就更贵了,大都几十美元一本,甚至上百美元也很常见。
就算《终结者》的售价定的最低的六美元,折合港币也差不多五十块。
“艾伦,我觉得我们现在需要喝杯香槟。”
“等小说大卖的时候我们再喝吧,《终结者》大概什么时候上市?”
“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吧,后续需要翻译、校准以及排版,要做的事情不少。”
“三个月就三个月,我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