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电影双周刊》改版

两个多月前,《师弟出马》庆功宴上。

《电影双周刊》总编陈柏生想要采访陈家华,随后两人简单地交谈了一番。

在了解到这份专业的电影杂志当前比较困难之后,陈家华表达了收购《电影双周刊》的想法。

当时的陈柏生对这个提议也颇为心动。

不过杂志毕竟不是他一个人的,需要和《电影双周刊》的另一个创始人舒其商量这件事。

舒其稍显年轻气盛,想要再坚持一段时间。

杂志被人收购,肯定无法像现在这样保持创作自由。

理想丰满,现实却是残酷的。

尽管因为有陈家华的招呼,《电影双周刊》得到了程龙的专访。

那一期杂志销量一度有不小的起色。

但接下来一期销量又重新恢复之前半死不活的样子。

人在没有退路的时候,在面对困境凭借一股心气往往能坚持。

一旦有了退路,心气立马就会泄掉。

以前《电影双周刊》无人问津,陈柏生等人因为理想还是能勉力维持杂志的运营。

在有了被《新报》收购这一条退路之后,他们却再没心气去艰难经营杂志。

因此两人在坚持了两个月后,最终还是选择将《电影双周刊》卖给陈家华。

说实话,如果不是陈柏生再次找上他,他都快要忘记这件事了。

陈家华心里的确挺想要《电影双周刊》这份杂志,但不会追着人家出钱买。

当时将这件事情放在一边之后,陈家华马上忙于寰亚电影公司和股票的事情。

直到最近,陈柏生专门找到他,再谈起收购《电影双周刊》事宜。

陈家华对此当然乐见其成。

对于陈柏生提出的不能完全改变杂志专业性的风格,他也同意下来。

如果对方说完全不能插手《电影双周刊》的运营,他肯定不会同意。

他又不是脑子有坑,花钱请一堆大爷回来供着。

既然对方不是死抱着专业性不放,那就还有的谈。

陈家华也不愿意将杂志收购后,和陈柏生等人因为理念不合而将他们全逼走。

这些人还是挺有能力的,他们算是目前香江比较专业的一批影评人。

要想将《电影双周刊》办成一份在行业内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杂志,不专业、完全娱乐化肯定是无法实现的。

彼此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双方也算是达成了共识。

这两天将《电影双周刊》的价值评估完成之后,双方正式达成了交易。

陈家华以三十万的价格收购了《电影双周刊》杂志的全部股份。

说是收购价格,其实这三十万更多地还是员工的安家费。

因为杂志社根本不怎么值钱,一直亏损不说,也没有什么固定资产。

最值钱的就是他们这群人和目前杂志在业内的些许名气。

而有时候人和名气值不值钱,还是很主观的。

有人会认为一文不值,陈家华认为他们是重要资产,所以付出了三十万买下他们这些人和杂志的名气。

对此,杂志社的员工当然皆大欢喜。

今天正是双方签订合同的日子。

《电影双周刊》的确是挺苦逼的,十多个人就挤在工业大厦两间加起来不足四十平的办公室里。

“陈总编,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先搬家,新报那边给你们租了新的写字楼。”

听到陈家华这话,杂志社员工脸上顿时都露出笑容。

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固然欣喜,但他们也希望工作环境好一点呀。

“然后杂志肯定是要改版的。”

陈家华注意到一些员工顿时收起了笑容,接着说道:

“我知道你们的初衷,也明白你们的坚持,但理想化的东西肯定不能当饭吃。

《电影双周刊》的首要任务是先活下去,然后再谈其他。

我说的改版也不是说要完全否定杂志的所有内容,而是在保持专业性的情况下做一些改变。”

“陈生,需要做什么改变呢?”舒其开口问道。

其实陈家华和陈柏生以及舒其都沟通过一些想法,他们也都认可。

现在给他捧哏,是为了让陈家华这个新老板在所有员工面前把形象立住。

“首先一点,先把杂志改为彩色版,黑白版看起来太严肃,而且也很难吸引人。”

现在的香江杂志都是没有彩色的,就连不少报纸都还是黑白的。

看惯了后世精美杂志的陈家华,再看现在的杂志,简直土的掉渣,根本没有看下去的欲望。

“陈生,换成彩色版本的话,成本要高不少。”一位员工问道。

“不用担心成本问题,这点成本对于《新报》来说不值一提,而且对于提升杂志质量来说也不值一提。”

更何况羊毛出在羊身上,到时候把售价提高就行了。

“然后就是内容方面,你们之前专业评论和分析继续保留,但不要占据那么多的篇幅。

我们可以搞一个电影评分,对新上映的电影,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给电影打分,得出一部电影的综合评分。

这样观众就能明白哪部电影好,哪部电影不好。

当然前提是你们打分一定要公正客观,这样杂志给出的评分才有公信力。”

陈家华知道这一点肯定做不到百分百公正的。

不过他也不要求百分百公正,只要相对公正就行。

只要《电影双周刊》的电影评分能够做起来,到时候说不定能够成为金像奖的风向标。

陈家华见众人都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继续说道: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做几个榜单,比如年度票房排行榜,年度评分最高的十大电影等等,到时候你们可以自己去思考该怎么弄。

我们每期可以邀请一位当前热度比较高的电影人作为杂志的封面人物,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专访。

这样对于杂志的销量应该有不小的促进作用。”

“陈生,当红明星不好请。”

“这你不用担心,我在电影行业还是有些面子,我可以出面帮忙。

等我们的杂志销量好了有影响力了,都不用请,那些明星可能还会争抢着上我们的杂志封面。”

娱乐圈就是个名利场,明星追求的就是曝光度。

后世那些明星艺人为了能够上一些有影响力的杂志封面,争抢可谓是非常激烈。

在香江,也不会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