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收购《喜报》的时机已到

继首日拿下八十二万港币票房之后,《新难兄难弟》开始了其票房收割之旅。

上映次日,电影直接轰下103万港币票房,成为香江第二部单日票房破百万的电影。

随后连续三天,电影单日票房都超过百万港币。

上映首周,《新难兄难弟》狂揽六百五十万港币,打破了《师弟出马》创造的六百一十万的首周票房记录。

时隔近二十年,香江再次掀起“难兄难弟”的热潮。

至此,再没人怀疑电影最终票房能否突破千万港币。

《新难兄难弟》现在的势头,比年初《师弟出马》的还要猛。

不少媒体都在预测,或许电影的最终票房能够超越《师弟出马》。

其中收获最大的当属邵氏了,原本有些低迷的邵氏影业仿佛直接焕发了第二春。

前有《邪斗邪》票房可观,现在《新难兄难弟》票房大爆,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原本有些过气的谢贤再次翻红。

而且正好此时狄波啦给他生下了个儿子,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双喜临门。

大手大脚的他,或者说豪气的他,直接在半岛酒店摆了三十多桌,大宴宾客,给儿子庆祝三朝(zhao)。

作为导演的吴雨声在业内同样变得炙手可热。

邹文淮对此越发气恼邵大亨将他从嘉禾挖走。

而新一城这边,原本被吴雨声拒绝邀请的麦迦等人,在得到了雷觉坤更大的支持后,给他开出了更大的支票。

《新难兄难弟》证明,编剧陈家华加导演吴雨声,等于电影票房破千万。

他们不知道《滑稽时代》是否也能像《新难兄难弟》这样大爆,但是他们相信玄学。

香江人普遍相信风水玄学。

因此他们觉得两人的组合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吴雨声在新一城的金钱攻势下最终还是妥协了,答应担任《滑稽时代》的导演。

和历史上一样,为了不让邵氏发现,化名吴尚飞。

除了谢贤和吴雨声,陈家华也获益匪浅。

作为电影编剧,观众或许不是很在意,但是圈内人可是知道地一清二楚。

从年初《师弟出马》的一千两百万票房,再到前两天刚下画的《鬼打鬼》的五百七十万票房。

最后到现在的《新难兄难弟》眼瞅着票房也能再次突破千万。

这三部电影已经成为今年香江电影票房榜前三。

而这三部电影都是陈家华编剧的。

以前从没有哪位编剧能够像他这样犀利。

这让众多电影公司老板都向陈家华邀约剧本,价格甚至都开到了二十万。

邵大亨和邹文淮也明里暗里想要再次和他合作。

不过陈家华都一一拒绝了。

就连自家公司,寰亚的副总经理梁普志想让他写个剧本,他也都拒绝了。

陈家华感觉自己现在有些太扎眼。

等《摩登保镖》上映之后,再次打破票房记录,那他还不得被捧上天。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说不定就会惹来邵大亨、邹文淮以及雷觉坤的忌惮。

毕竟陈家华手里还有一家电影公司。

既然他能够创造出如此大的价值,这三家巨头肯定是想将之收入麾下。

到时候别想像现在这样如鱼得水,说不定会迎来三家巨头的默契联合打压。

现在的电影格局就是如此,你想在香江电影行业搵饭吃,就绕不开这三家巨头。

除非你投靠左派院线,这样的话,弯弯甚至南洋的票房就别想要了。

所以现在还不是跳脱的时候。

在寰亚能够自主掌握命运之前,还是应该先蛰伏。

陈家华准备今后两年都不再写剧本。

就连答应给程龙的《A计划》,他也决定推迟一段时间给他。

反正这部电影历史上是在八三年上映的。

那时候寰亚应该也不是现在的寰亚了,到时候可以和嘉禾合作启动这个项目而不用担心被拿捏。

现在寰亚已经走上正轨,不需要他太操心。

陈家华决定最近一两年将自己的重心从电影行业挪开。

在《新难兄难弟》上映地如火如荼的时候,陈家华的注意力其实放到了他另一个目标上。

《新难兄难弟》的大卖,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

原时空这部电影在八二年可是取得了一千六百多万的票房。

就算提前了两年上映,或许因为票价等方面的因素无法达到如此高的票房,但是突破千万没有任何问题。

显然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爱比陈家华想象的还要深,电影票房或许能够超越《师弟出马》。

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程龙大概率是要丢掉今年的票房冠军了。

不过这是小事,票房冠军什么的对他也没有多少影响。

陈家华微微惊讶了一番《新难兄难弟》的势头就没再多关注,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喜报》。

这段时间电影行业热热闹闹,漫画行业同样热热闹闹。

自从五月一日港府对《不良刊物法案》进行了补充,对漫画报纸也纳入管控范围之后。

对《喜报》和《生报》这两份主要的漫画报纸管理地越来越严格。

这不怪人家没事找事,而是这两份报纸都很擦边。

但内容不擦边的话,报纸根本卖不动。

所以他们对漫画内容的整改有限。

港府相关部门见状,在六月初,《电影双周刊》浴火重生之际,对《喜报》和《生报》进行了查封。

后续的情况却有些让陈家华大开眼界。

黄玉朗的《生报》没两天就解封,而《喜报》到现在快半个月了,依然没有解封。

这段时间《生报》一直在蚕食《喜报》的市场,而且还发动舆论攻势,对《喜报》落井下石。

陈家华不得不佩服黄玉朗的高明。

果然能够混出头的都不是个简单人物。

黄玉朗或许和港府的相关部门早有勾结,又或者他背后的关系比较强大,有信心自己的报纸很快解封。

所以一直让报纸搞擦边,然后上官小宝则不得不跟上。

最后落入黄玉朗的圈套,弄成现在这个局面。

陈家华大概也能猜出黄玉朗的下一步动作,应该就是准备去收编上官小宝和《喜报》。

历史上上官小宝应该是硬抗了半年,直到八一年初才加入玉朗国际。

而对于陈家华来说,他觉得不用等到明年,收购《喜报》的机会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