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融资协议签订

不过李行远也不担心,对于正常的竞争,还是有充足信心应对的。

尤其是自家产品是后来者,产品的体验大幅优于竞争对手。

网址导航的战争只是开始,这些都不能阻止致远科技的融资,正在紧锣密鼓的布置中。

由于双方对融资都没有异议,在相关专业人士的参与下,融资协议以及致远科技的股权架构也都经历调整。

在这次是融资完成之后,致远科技的各种项目组和业务,都有对应的事业部或者子公司。

致远科技设立了董事会,采用股权AB股制度,李行远作为创始人兼大股东,获得特别选票,自身投票权一票顶五票。

经过本次融资调整,李行远在魔都致远科技实体中占股是47.27%,大师三人股权分别是10.91%(包含3.6%的锁定期权)。

剩下的20%由李行远在海外控制的两家风投机构北冰洋资产和环亚资本控制。

这两家风投也不是直接入股魔都致远科技。

而是通过投资位于开曼群岛的致远控股公司获得相关利益实体股权。

再由开曼群岛控股公司设立香江全资公司,作为中转实体。

香江公司可以利用中港税收协定降低股息预提税,获得税收优惠。

最终经历此次调整后,李行远实际控制致远科技67.27%的股权。

明面上在内地控制47.27%,通过海外全资机构控股20%。

这部分股权是不显示在大众视野中。

至于为啥要多此一举做这些自我融资,更多是前期致远科技的盈利模式不明显。

与其直接找风投融资,出让股权多了,不利于致远科技以后后续融资上市。

出让股权少了,致远科技获得发展资金又会不足,这些会影响致远科技下一步发展战略。

综合下来,李行远自己掏钱给致远科技做融资,反而是当前李行远的最优选择,既能给致远科技高估值打响名声。

又能进一步集中股权,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有了这次1千万美元的支持,致远科技的游戏业务,就能顺利启航,后续公司现金流就能持续改善。

以后公司再需要融资,李行远可以选择的余地也会大很多,和风投谈判的筹码也会更多。

随着致远科技海外机构的成立,致远科技的产品也可以开始谋划海外。

致远科技的香江公司也一道成立,李行远为海外准备的就是电商配套系统出海和游戏业务。

电商配套就是类似于Shopify独立站的建站工具,这东西就是帮助更多商家方便建站的电商系统。

这套系统工具在之前搞淘宝店时,就发现这些很多商家并不懂怎么新建个人电商站点,也不知道怎么装饰自己的店铺。

这也让李行远意识到可以通过开发出致远科技自己的Shopify个人站点系统;

之所以选择上线海外市场,只是因为海外市场付费能更强,需要建立个人站点的商家也更多,市场更广阔。

国内阿狸公司的特性,李行远还是懂得,更何况后世的微盟发展也不行。

游戏业务就是致远科技的第一批网页游戏,会同步尝试海外市场。

伴随着公司的融资,以及相关子公司和对应项目的调整。

现在的致远科技虽然人数没有明显增多,但业务和项目组需要更加明确分工。

致远科技有直属的游戏事业部和语音事业部,燧火科技对应的十倍财富社区,安全团队的业务对应的派无限科技,输入法团队对应的零一科技。

经过此次调整致远科技子公司分别是燧火科技做金融业务,零一科技负责工具类软件,比如输入法软件。

派无限科技是致远科技的技术担当,负责网络安全360电脑管家及杀毒软件团队。

致远科技直属有游戏事业部,歪歪语音,歪歪浏览器以及666导航,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和游戏内容相互关联的企业现金流业务。

经过这样的调整各条业务线分工明确清晰明了。

不过只是子公司和名称变了,但办公地点没变是原隶属关系没有变化。

就在致远科技融资进行如火如荼时,位于厦门的265公司,蔡文盛正在和员工开会。

会议内容自然是265的抽奖获客活动,265导航在一开始都没意识到666导航的崛起,就没有hao123的警觉性;

直到666导航和千度起冲突的新闻,265才开始着手应对。

这也和265导航的发展模式有关,265导航崛起使用的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在线下人力推广在网吧门口,挨个发放饮料向网民介绍265导航,换取绑定为浏览器主页,这使得265导航在短短2个月就发展出百万用户。

在线上则是选择自己开发插件捆绑插件,这种插件还和当时最流行的下载资源工具电驴合作,背靠电驴的。

并且蔡文盛本人又是华夏有名的网址域名商人,通过把自己手中知名域名跳转265网站,比如Chinese.com这种特殊词域名本身就是广告。

蔡文盛使用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使得265导航在一众导航网站中脱颖而出;

从2003年创建到现在,已经是国内第二大导航网站,仅次于老对手hao123导航。

由于蔡文胜长袖善舞的能力,还获得了IDG资本的百万美元融资。

这其中还有一些曲折故事,本来IDG资本想要投资李兴平的hao123;

由于李兴平本人不善言辞,被IDG资本投资人认为是不适合作为互联网公司管理者,这才找到网站导航第二名的265导航。

事实证明两个公司都是很好的投资目标,hao123卖给了千度,265导航则是被谷歌买下。

至于最后李兴平为什么卖掉hao123,不仅仅是因为千度出手阔绰,应该也和2004年的互联网上相关网络空间治理有关。

当时hao123的李兴平,没能力完全鉴别自己收录的网站具体情况,受到牵连hao123和265导航都因涉及其中,被停业整顿一段时间。

这也让李兴平察觉到了其中风险,正好千度这个大买家上门求购;

最后以1190万人民币加4万千度股票完成本次交易,直到千度上市后,这个收购规模也定格在上亿美元。

千度收购hao123很好理解,因为那时来自hao123的流量已经占据千度总流量的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