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最大功劳

他之所以先拿自己侄子的密报说事,是因为朱元璋从心里觉得向李平安这么一个十六岁的娃娃请教教育问题实在是不靠谱。

正好朱文正也是自己的至亲,就先拿他给李小子练练手。

如果李小子回答得好,那自己再说老四的事。

如果不行,自己回宫以后和秀英妹子那里也有个交代。

“哦?朱文正啊!原来的都督府大都督!”

听到老朱头提到朱文正,李平安恍然大悟,明白了他为啥这么愁眉苦脸了。

这是老朱头感觉兔死狐悲,鸟尽弓藏的节奏啊!

要知道这朱文正可不是一般人!

他是当今圣上的亲侄子,妥妥的皇亲国戚。

更关键的是,朱文正这个皇亲国戚可不是戏文里那些只会仗势欺人的酒囊饭袋,反而十分能打,非常有军事才华。

大元至正二十三年四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洪武大帝率领主力部队二十万去攻打宿敌张士诚的庐州(今安徽合肥)。

试图打通一条通往江浙等地的通道。

张士诚自然不愿坐以待毙,不仅派遣大军前往支援,还动员方圆五十里的民夫连夜加固城防。

这让本就固若金汤的庐州彻底成了一座碉堡般的坚城。

兵多将广再加上城防复杂,朱元璋的大军就被挡在庐州城下不得寸进。

双方大军纠缠在一起,谁都不敢妄动!

就在这个时候,占据长江上游的陈友谅也看准时机倾巢而下,试图一举端了朱元璋的老巢金陵!

可是途经洪都这个小城的时候,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却被挡下了。

镇守洪都的主将,就是大都督朱文正!

洪都城小墙破,不仅城防也都是些豆。腐。渣工程,就连守城的兵马也不过只有的两万老弱残兵。

陈友谅本来以为凭借自己三十倍与对方的人马和精良的攻城器械,可以轻松踏平洪都,然后顺流而下席卷金陵。

没想到朱文正凭借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率领两万残兵,在洪都足足抵御了陈友谅大军八十五天的疯狂进攻!

熬到了朱元璋击败张士诚后率军支援。

士气低落的陈友谅大军退守鄱阳湖,凭借强大的水师和朱元璋隔湖对峙。

这一次又是朱文正挺身而出,率领轻骑绕到陈友谅大军之后,一把火烧了他们的粮仓,致使陈友谅兵败。

洪都一战要是没有朱文正,朱元璋别说击败两大宿敌成为江南之主了,恐怕直接就被陈友大军谅攻破金陵老巢,腹背受敌了。

凭借洪都之战,朱文正力压徐达、常遇春这些军中大将,成为大明第一个大都督,权倾天下。

不过朱文正这个人本事不小,脾气也很大。

不仅纵容部下杀俘,还公开 diss朱元璋,说洪武大帝亏待自己。

一系列作死下来,终于成功地惹怒了明太祖,被一撸到底,圈禁在凤阳高墙闭门思过。

这本来都是老黄历了,今天老朱头特意提起来,看来锦衣卫又在太。祖皇帝那里嚼舌头了。

这可是个大好事!

这说明老朱头已经深刻体验到最是无情帝王家,开始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再添一把火,恐怕费不了多大工夫,老朱头就会和自己一起跑路。

不过这个念头只是在李平安脑子里转了转,根本没放到心上。

谎言终究是谎言。

自己现在将老朱头骗得跑了路,那么一旦他得知真相,自己必然会失去老朱头的信任。

跑路之后,面对南洋那些土人部落,自己和老朱头必须通力合作才能确保他们的生存和壮大。

所以欺骗自己人的事情李平安是不会干的。

想要劝老朱头跑路,机会多得是,没必要因小失大。

“没事儿!当今圣上不仅不会拿朱大都督怎么样,反而还会将他无罪释放。说不定还能混个王爷当当。”

“老朱头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好了。”

李平安拍着朱元璋的肩膀安慰道。

“不可能吧?”

“朱大都督可是当众诋毁圣上,这陛下还能放得过他?”

这下朱元璋大吃一惊。

李小子居然会判断自己会放过朱文正,还封他一个王?

想啥呢这是?

“怎么你不相信?”

李平安看着朱元璋的样子反问道。

“那是自然啊!”

“这可是涉及到天家私事,你叫老汉怎么相信你?”

朱元璋摇了摇头。

这小子就是吹牛呢!

自己都还没考虑放了朱文正,他都替自己做主了?

笑话!

看着朱元璋的表情,李平安微微一笑,伸出两根手指:

“我判断陛下之所以会放过朱大都督,还封他为王,是因为两个原因。”

“李小子,啥原因,你倒是给俺老蓝说说。”

蓝玉在一旁催促道。

他和朱文正关系也很好,自然不希望他受到陛下的责罚。“第一个原因是人之常情。”

李平安曲下一根手指说道:“陛下不满朱大都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纵容手下虐杀俘虏,二是诋毁圣上。”

“其实按我的看法,这完全是陛下有错在先。朱大都督所作所为不过是一个人的正常反应而已。”

李平安微笑着说道。

“嘶……”

话一出口,蓝玉不敢接话了。

李小子简直是太敢说了!

像徐大哥和傅大哥他们给朱大都督说好话,也不过是是希望陛下念在大都督往日的功绩上放他一马。

可从来没有人一上来就说是陛下错了的。

李小子就不怕陛下一怒之下把大都督咔嚓了?

“李小子,咱老汉倒要听你说说,为啥朱大都督犯错是人之常情。陛下处罚他就成了有错在先了。”

听到李平安一耙子打到自己身上,朱元璋顿时不服了!

凭啥我侄子犯了错,罪魁祸首是咱老汉?

这不公平啊!

“好!那我就给你们说道说道。”

李平安知道又到了自己的装逼时刻,果断拉过一把椅子,神色轻松地坐在朱元璋面前:“老朱头我问你,朱大都督的功劳大不大?”

“自然大了!如果不大,陛下能封他为大都督?”

朱元璋一副看白痴的样子看着李平安。

这个问题简直莫名其妙。

朱文正之所以能成为大明第一任大都督,是沾了皇亲国戚的光没错,但关键是功劳可实打实在那摆着呢!

况且就是以军事才能来论,朱文正这小子也能排到大明第五,仅次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和冯胜!

就连开国六公爵里的邓愈都比不过朱文正这小子。

这是公认的事实,李小子这说的简直就是废话!